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乱明 > 第二百一十章 南下途中

第二百一十章 南下途中

目录

  崇祯八年正月二十rì,林纯鸿携三千多人马,四百多船只,在荆州码头起程,正式赴广东上任。除了龙虎营千余人马,林纯鸿将邦泰內部闽粤籍属下菗调一空,还携带六百余jīng于铸炮、造船的工匠,浩浩往广东而去。

  船队连绵数里,极为壮观,用最为直接的方式告诉世人,谁才是⽔道上的主人。龙虎营上下将士,皆善舟楫,倒省了艄公。林纯鸿一路顺流而下至岳州,然后穿越洞庭湖,进⼊湘江。

  冬季西北风盛行,船借风势,行进甚快,四rì之后,离长沙不过三十余里。

  舟行湘江,除了有点yīn冷cháo,无劳累之苦,林纯鸿甚为享受这段旅程,每rì不是筹划方略,就是欣赏沿岸风光,与或和崔⽟儿‮存温‬,rì子相当惬意。

  周凤由于⾝怀六甲,将三一社之事全部予崔⽟儿,留在了荆州修养,发誓要为林纯鸿生个带把的。林纯鸿只好携崔⽟南下,力图将三一社生意拓展至广袤大海。

  “三一社的未来在海洋!”这是林纯鸿为‮险保‬生意定的基本方略。毕竟,在邦泰的武力保护下,邦泰境內船主在內河航行的风险甚低,他们看在林纯鸿的面子上,勉強缴纳‮险保‬费,积极xìng远远说不上⾼。

  不过,‮险保‬构想放在海洋上,其效果非同一般。这个时代的海洋远远谈不上‮全安‬,由于海盗横行、导航定位方式原始、天气预测不准等因素,远洋航行时,损失率超过三成。要是能够在沿海推广‮险保‬,将有效地平摊风险,提⾼海商出海的积极xìng,对海洋事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所以,崔⽟儿这次南下可谓肩负重任。不过,这是林纯鸿的想法,此举放在酸儒眼中,则是林纯鸿不务正业、骄奢yín*逸的直接证据。

  况且,大明‮员官‬武将上任,不允许携带家眷,林纯鸿对此点呲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他相信,朱由检、温体仁听闻他携妾南下后,说不定会弹冠相庆,甚至恨不得林纯鸿rì御百女,就此纵yù而亡。

  崔⽟儿如一条懒猫一般,偎依在林纯鸿怀中,⽩如羊脂的⽟手拿起一细竹签,戳了一块苹果,喂⼊林纯鸿口中“三哥哥,快到长沙了,要不要停?”

  “唔…”林纯鸿大嚼口中的苹果,嘴里发出吱唔声“长沙有谁?嗯,倒有故人,⾼斗枢!应该还有一人,叫杨什么来着?”

  “杨一仁!盐课提举。”

  “嗯,应该和杨一仁打个招呼!要说,这杨一仁倒是个人才…”

  林纯鸿将崔⽟儿横抱着,放在旁边的软榻上,站起⾝来,大喊道:“张杰夫…”

  张杰夫就在舱外,听见喊声,立即钻进来“将军有何吩咐?”

  “你把乌副叫来,我有事吩咐!”

  …

  不到一刻钟,乌天海就出现在林纯鸿眼前。

  乌天海原为福建漳州人,流落到洞庭湖,跟随张兆被杨一仁摆了一道,后来又跟随李蒙申在长江上劫掠,担任旗舰冲锋队长一职。现在又被林纯鸿招⼊龙虎营,成了海军陆战营的营副。

  林纯鸿的吩咐非常简单:“你去给杨一仁打个招呼,就说张兆是我的人,让他看着办!”

  说完,林纯鸿又下令在长沙停船,歇息‮夜一‬,待明rì再走。

  待夜幕降临,林纯鸿却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杨一仁。

  林纯鸿刮目相看,杨一仁孤⾝一人,也未携带任何金银之物,其胆识、其对人心的把握非同一般。林纯鸿有心试探一番,说道:“杨公深夜至此,难道不怕林某人拿你人头给属下一个代?”

  杨一仁淡淡一笑,道:“如果拿去杨某的人头,对总兵大人有利,杨某人当不惜头颅!”

  这下倒把林纯鸿给呛住了,怔怔地盯着杨一仁,忽然大笑起来:“杨公真乃利索之人,林某人佩服!还请上座。”

  这杨一仁不仅自信,而且对利益的把握非常到位,又能急流勇退,实乃大明官僚中一等一的人物。也是,作为贪官,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岂能全⾝而退?林纯鸿起了招揽之意,随口问道:“不知杨公还乡之后,所为何事?”

  “无非就是喝点总兵大人留下的汤汤⽔⽔,不⾜道也!”

  “汤汤⽔⽔?”

  杨一仁笑道:“总兵大人在广州、扬州、荆州、夔州等地做票据生意,实乃一本万利的妙招,杨某人见世人愚昧,不肯信任票据这张纸,就承接了一些银两运输生意,运输一两银子获利八分,这些年也算赚得锑钵満盆。”

  林纯鸿大吃一惊,这杨一仁的眼光也太狠辣了吧?巧妙利用世人不信任票据的心理,转手就能获取大量利润,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比如:杨一仁从广州接了将十万两银子输送到扬州的单,只需要将银子存⼊广州钱庄,然后在扬州钱庄取出来即可,扣除百分之二的手续费,获得纯利润八千两!

  林纯鸿赞道:“杨公眼光,无人能及。”

  杨一仁笑道:“总兵大人赚大钱,咱们就跟在后面赚点小钱,何⾜挂齿?倒是总兵大人在荆州做出偌大事业,令杨某人佩服不已!”

  “什么偌大事业,不过勉強度rì罢了,邦泰表面看起来光鲜,实际上早已经⼊不敷出了!”林纯鸿此话倒不是虚言,虽然崇祯七年接管了大片地盘,并收取了几百万石粮食,但大肆扩军、大规模整治⽔道、兴建⽔利耗费了大量银子,目前邦泰确实处于⾚字状态。

  “总兵大人在江南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能算勉強度rì?那里的粮商都快被死了!”

  林纯鸿与杨一仁哈哈大笑,相携着坐下,关系拉近了不少。

  所谓在江南弄出偌大的动静,即十艘三桅大帆船运送粮食抵达扬州一事。林纯鸿对江南地区对邦泰的限制越来越不耐烦,此次行动不仅大张旗鼓,还扬言邦泰手中掌握粮食千万石,江南粮价应声下降,致使当地大粮商损失惨重。这算得上对江南士绅、官僚和豪商的一次jǐng告,或者说是林纯鸿准备控制江南地区粮食市场的一次预演。

  杨一仁还乡之后,凭借手中大量的现银,依托着邦泰,迅速聚敛了可观财富,成为长沙首屈一指的豪富。然而,财富迅速遭到了当地官绅和土匪的觊觎,尤其是⾼斗枢,更是把目光瞄准了杨一仁。据杨一仁所知,⾼斗枢正在暗中调查杨一仁在任贪*腐一事,试图借此筹集银子招募弓兵,复制荆州的奇迹。

  ⾼斗枢还有一个⾝份,就是湖广按察副使,调查杨一仁可谓言正名顺。感觉到威胁的杨一仁见到乌天海后,兴起了投奔林纯鸿的念头。不过杨一仁进士出⾝,又做过从五品的盐课提举,颇有点心⾼气傲,力图在邦泰內部取得一定地位,当即拿自己的生意说事,目的就在于得到林纯鸿的看重。

  不过这还不够,生意上会算计,充其量仅相当于菲利斯之流,杨一仁如何看得上眼,于是杨一仁力图展示才华,问道:“杨某见总兵大人欣然南下,可有与郑芝龙一较长短之意?”

  “正有此意,不知杨公有何教我?”林纯鸿点头道。对付郑芝龙可谓细枝末节,林纯鸿的打算可不仅止于此,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南洋,南洋乃大明之后花园,岂能容欧洲人肆意妄为?不过,林纯鸿与杨一仁初次见面,还不打算浅言深。

  杨一仁滔滔不绝道:“杨某闲居长沙后,倒也琢磨过大明两百多年来海上之事。杨某发现,自隆万年间始,闽人始终执四海之牛耳,粤人、江浙人、山东人无不避其锋芒。就拿当今刘香覆灭在即一事来看,也可以归结为闽人战胜了粤人。杨某觉得此事绝不是偶然,细细一思,还真有所得。广东、江浙、山东等地土地肥沃,而闽地境內多山,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在出海谋生一事上,其他地区的人远不如闽人多!闽人除了找四海谋生路,别无他途!”

  林纯鸿悚然而惊,觉得此话有点似曾相识!这岂不是海权要素中的地理形态构成、人口因素?

  林纯鸿出自內心发自肺腑地起⾝而躬,道:“杨公大才,林某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恕罪!”对于认真思考海洋的进士,林纯鸿可不想放过,一定要招为己用!

  杨一仁受宠若惊,同时又有点疑惑,自己刚起了个头,这林纯鸿为何反应如此強烈?

  杨一仁起⾝避开林纯鸿一躬,接着说道:“总兵大人谬赞了,杨某胡言语,当不得大人此言。”

  两人重新坐下,杨一仁接着说道:“闽人虽然纵横四海,但面临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粮食。郑芝龙在投降朝廷后,迅速超过其他势力,独霸海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朝廷的粮食资助,可以大肆扩充人员,刘香之辈哪能与之相抗?杨某听闻将军手中掌握粮食千万石,何不拿着粮食扼住郑芝龙的咽喉?”

  林纯鸿对付郑芝龙早有一套计划,杨一仁算是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两人彻夜长谈,互相引为知己。

  最终,林纯鸿道:“杨公大才,眼下我这里正好缺一居中谋划之人,杨公何不屈居?”

  杨一仁大喜,刚进⼊邦泰,就伴随林纯鸿左右,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当即道:“总兵大人有所命,敢不应从?待杨某收拾一番,立即前赴广东!”

  长沙停泊一晚,对林纯鸿来说,简直太值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