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军事 > 变天 > 第六章 考察

第六章 考察

目录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13年的春天。3g华夏

  一辆悬挂着中国国旗的专列,在欧洲大陆的原野上疾驰,出了德国边境后,进去了法国的国境。

  火车上载着中国共和国友好军官团的一百多名成员,从中国的上海乘轮船出发,抵达欧洲,与德、法、英、奥等欧洲国家进行“友好”交流活动,顺便考察欧洲军事现状。

  杨志和沈一自打哈鲁宾一战后,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俄之战后都被调进了卫戍军区,继续搭档至今。如今杨志已经是卫戍第一师少将师长,沈一同为少将参谋长。

  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杨志懒洋洋的伸了个懒,扫了一眼对面捧着一本书在看的沈一道:“建功兄,这次考察团不让带夫人,出来一个月了,可把人憋坏了。德国人太刻板了,行程安排的死死的,法国女人就不一样了,晚上到了巴黎,我们好好找个地方乐呵乐呵。”

  沈一听了不由一阵苦笑,放下手上的书对杨志道:“楚名兄,军区派我们出来,是来进行考察的,不是出来玩的。你忘记临出发前总统大人的训示了?”

  杨志撇了撇嘴巴,看着窗外远处掠过的一队法国士兵,口中不由轻声嗤笑道:“要说考察,我们见识了当今的德军,实际上已经了解了当今欧洲最强陆军的风采,法国陆军有什么值得我们效仿学习的?再说,这些年我们和法国地关系。可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好几次不都是英国在其中斡旋的话,中法两军在越南早打起来了。”

  杨志说地都是实话。一眨眼8年的时间过去了,1912年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五位,如今的中国对外公布的数据,陆军常备军80万,海军20万,总吨位百万吨,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强国之一了。前几年中法在越南摩擦不断,差点就大打出手,要不是英国出面斡旋,法国人又碍于德奥联盟巨大的压力。被迫作出了一些让步,放弃了越南铁路的权益。结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以杨志和沈一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将官们。都是经历过俄战争洗礼的好战分子,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德国学习过军事地,基本上都有点亲德的现象。这两年欧洲局势越发地紧张了。3g华夏德国政府多次派大员前往中国,私下里提出结盟地请求,沈从云在这个问题上一直表现的非常含糊,去年和德国签署了《军事友好合作协议》,年初又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友好密约》。这次代表团来巡游考察欧洲。据说也要和法国搞什么友好合作交流。

  杨志对法军的不屑明白地写在脸上。冷笑两声后对沈一道:“建功兄,法国陆军自从普法战争后。已经沦为二军队了,他们的军队可没有巴黎的际花声名显赫。既然到了巴黎,自然要见识一下了。”

  沈一听了又是一阵苦笑道:“楚名兄,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眼下我国政府虽然还没有偏向欧洲的任何一方,你不觉得一旦我国政府倒向了其中一方,我们这一次考察欧洲将获得第一手的情报么?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就目前地局势而言,都很可能是我们将来地对手。”

  杨志笑道:“这倒是真的,出发前总统大人训示,未来一至两年内,欧洲列强必将会爆发一场大战。让我们到了欧洲后,好好地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多多的收集地图。我看总统大人十有八九已经做了决定了,只是现在趁着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在拉拢中国的时候,趁机坐地起价。”

  沈一点头笑道:“那是自然的,临出发前,我请侍从室的李主任喝酒,听他提到两件事情,第一件是中法之间正在秘密谈判,法国人很可能以放弃越南的利益,换取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第二件事情,中英之间正在就海关问题进行磋商,清朝年间失去的海关权利,恐怕这一次要收回来了。”

  杨志摇头道:“不好说,英国人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眼下谈这个还为时过早。照我看,我国就应该加入同盟国一方。”

  沈一道:“何以见得?”

  杨志道:“你看啊,要说我国与英法之间可谓新仇旧恨,老子就更别说了,占了我们多少领土。总统大人真的要和德国结盟了,到时候一旦开打,我北方军区三十万大军,正好捅俄国人的腚眼。”

  沈一听了微微的沉道:“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该心的,军政分家的体制,决定了我们军人就只管服从命令打仗。3g华夏走,包厢里太闷了,去活动室里坐一坐。”

  两人说着出了包厢,来到单独一节车厢的活动室。

  刚进活动室,就看见一群军官围在一张桌子前窃窃私语,打眼看过去,都是卫戍军第一师的一干旅级军官。沈一心里也奇怪,为啥这次军官考察团,来的全是卫戍军和第一军的主要军事主官。

  桌子前围的人分别是几个旅长,其中有蔡锷、唐继尧、冯玉祥、李烈钧等这些人都是卫戍军中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也是一群火箭式提拔起来的军官。这四个人都是杨志和沈一手下第一旅的军官,其中蔡锷是第一旅旅长、冯玉祥是副旅长、唐、李分别为正副参谋长。由于第一旅存在一个军官普遍年轻的现象,沈从云亲自授命“青年近卫旅。”

  虽然说这些年轻人都非常的有才华,可是杨志和沈一,心里都有点纳闷,沈从云为啥这么看重这些年轻人,德国留学三年后回国。没几年就快挂上将星了。事实上杨志和沈一也就大这群人两三岁的样子,不过杨志和沈一是经历过俄战争的铁与血地考验的,很自然的对这群从没经历过战争地年轻军官们。多少有点不太信任。

  要放在别的部队,这些人想升的那么快,几乎是不可能的。各军区的主官,谁会放着大把经历过战争的军官不用,用这些年轻人。也只有在直属与沈从云的卫戍军,才会有这种大面积的破格提拔的事情发生。

  杨志和沈一,放在真实的历史上,那才叫籍籍无名呢,比起这几位那可没法比。沈从云是穿越回来地,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才干。假如把第一旅地全体军官花名册放在一个喜欢历史地现代人来看。那才叫震惊呢。第一旅里头太多熟悉的名字了,李宗仁、白崇禧、薛岳等等。可谓将星云集。(注。本来还想抓几个我我军著名将领进来了,想想还是算了,怕被河蟹。)

  杨志和沈一对视了一眼。悄悄地走了过去,只见桌子上摆着一张地图,几个人正在地图上指来指去的,小声地议论着什么。

  “你们在讨论什么?”沈一笑眯眯的上前问话,低着脑袋在议论的四个人。一抬头看见是两位师长官。同时站起立正敬礼。

  “报告长官,我们在德国观看德军的演习后。曾与德军的一些军官私下交流过,他们自信地认为,一旦欧洲爆发战争,德军最多用两个月,就能击溃法军,迫使法国投降。这一点和政训部整理下发地《现代战争可能出现的模式》一书中阐述地观点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刚才对着地图谈论这个可能。”蔡锷大声回答。

  手下的军官如此钻研业务,沈一和杨志也颇为满意,于是互相看看,各自拖把椅子坐下,杨志道:“一起谈一谈吧,说一说你们谈论的结果。”

  见四人依然站着,沈一抬手笑道:“都坐下说吧。”

  蔡锷等人互相看看,最后还是蔡锷开口道:“两位长官,我们对照了一下《现代战争可能出现的模式》一书,发现德军目前存在一种盲目乐观的可能。”

  “哦,说的具体一点。”杨志笑道。

  “我们以为当今的欧洲已经和十年前不一样了,速炮和自动武器的大量装备,堑壕战的产生,从军事角度上来说速战速决的可能已经很小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同盟体系的建立,一个国家遭到重创,他的盟友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会出兵援助。这样一分析,欧战一旦爆发,结果只能是一场旷持久的战争。”

  蔡锷的这个分析结果,很大程度上受了《现在战争可能出现的模式》一书的影响,这本书是沈从云亲自监督并撰写了一部分稿子,由政训部出面,结合俄战争的一些战例编写而成,然后下发到部队的各级军官手里。

  沈从云凭着对历史的超前理解,对未来的战争模式可以说了如指掌。拿出来的观点自然是很有说服力的。当然了,这些观点也就是中国军队的军官们能接受,在他们看来沈从云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所以沈从云亲自监督编撰的书,其中的观点对军官们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德军方面因为中国军队中大量德国军人的存在,这本书也是能看的到的,看到并不等于就能接受不是?普法战争将法国人踩在脚底下的德军,哪里会把法军当盘菜?心理上的巨大优势,自然对沈从云提出的观点有所保留了。

  “我们在德国的时候,也和一些德国军官争论过这个话题,他们一致认为,法国陆军只是二军队,英国、俄国的陆军,只能算是三军队,一旦遭遇德军必将遭遇惨败。所以,他们非常有信心打赢战争。”冯玉祥了一句,李烈钧也忍不住接过话道:“德国军队中存在一个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俄军连中国军队这个德国的学生都打不过,实际上可能连三的军队都算不上。”

  杨志和沈一听的也来了兴趣,属下能有这种态度,心里都非常的高兴,不由的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讨论很快就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北京,总统官邸内。

  唐绍仪皱着眉头坐在沈从云的对面,两人正在就中英、中法之间的谈判交流意见。

  “大人,法国人一再强调要我们先加入协约国,然后再退出西贡,英国人也是这个意思才肯还海关的控制权。”唐绍仪脸色阴沉的说着,最近的谈判可真的不怎么顺利。

  沈从云面无表情的呜了一声,没有马上表态。唐绍仪只好继续说道:“我的意思很明确,我国最多保持中立。俄国公使最近又在抗议,说我们北方军区的部队,又增加了一个军,这是对俄帝国的挑衅。”

  “抗议?好啊!我就是要俄国人紧张。俄国人呢紧张了,法国人和英国人才会紧张。谈判条件绝对不能有任何松动,谈不拢就给他们拖着,看是他们着急还是我们着急。北方军区最近要搞一次声势浩大的演戏,就是为了配合你们在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俄、奥两国的手都想往巴尔干地区伸,哼哼,狗咬狗一嘴,让他们掐去好了,我们之答应保持中立。”

  “这些年欧洲局势一天紧似一天,美国人也把陆军规模增加到16万人了。您觉得美国人打的是什么算盘?”唐绍仪小心的问了一句。

  沈从云不屑的笑道:“美国陆军完全可以无视,美国的国家体制,决定了他们只有在看清楚战争的走向后,才会手欧洲战争。一旦战争爆发,战争的初期,美国人肯定是保持中立以便坐收渔利。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该怎么做,这一点早在年初的会议上,我已经一再阐明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