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晨央之变(一)
起源历6696年,4月7。
晨央星域,光晕星座,晨央星系,晨央星,晨央共和国首都。
如今的晨央共和国,似乎已经被世界所遗忘,从天心军团击败了晨央军政府,说服了枫区自治政府,实质控制了晨央星域五分之三的疆域之后,在段家掌控之下的原晨央共和国便宣布了闭关锁国,派军队封住了所有边境地点。
只允许滞留境内的外国人士自行离去,不允许非本国国民再入境内,并且强行中断了和外界的一切商业往来。
这样的政策,自然引起了国民的极大愤慨,可惜,有着段家力量撑,整体上,竟是没能掀起什么风,零星的进者也迅速被打。
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种奇怪而又压抑的气氛之中,首都星上,曾经被肖成所惊叹的繁华商业圈,也变得死气沉沉,街道上空空,人量少了九成以上,商铺也几乎关门了六七成,萧条至极。
民众的脸上再没有肖成当年来到此地时,所洋溢的那种自信、忙碌、悠闲,在如今政府的高政策外加高强度的民间巡查监视之下,大多数人对外人都是一种警惕和冷漠之,让人极为不舒服。
三月的晨央星首都圈,是细雨淋漓的季节,在往年里,整个三月,都是在雨中渡过的,今年也没有例外,阴沉的天空,淅淅沥沥似乎没有尽头的细雨让首都圈似乎都陷入了沉寂。
在首都圈南方郊外,那条著名的共和国大道,有一道人影沉默地伫立在泥泞之中,透明无形的力场将雨水隔开,没有一滴落在他的身上。
在他的身前,是一柄斜斜入路面的巨剑,裂的细纹四散而开,刚好蔓延在他的脚边,连的雨水已经填了这些裂痕,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从这些裂痕中生出,沉默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洗礼。
男人脚边有一块青石板,高出地面30公分,长不过100公分,宽50公分,平平整整,上面摆了被雨水打的白菊。
在这柄巨剑的不远处,共和国大道两侧,不计其数的机甲残骸糟糟被堆放在树林边缘,这些都曾经是那场震惊全国的“叛”之战留下的痕迹。
那一战,驻守首都圈的军人七成以上被卷入了政变,九成以上的军官参与了政变或者平叛行动,一万多人战死,八万多人投降。
参与政变的,中将4人,少将11人,大校47人,其他中级军官共有578人,基层军官3127人。
军神陈无冬在平叛之战中被当作叛军头目在战场被斩杀。
至此,晨央共和国由盛转衰。
甚至于,这场战斗之后的残骸,都无人去打扫,无数机甲残骸就这样堆砌在郊外,默默注视着国家的命运变化。
这个人默默注视着面前的巨剑,一动不动,大道上,偶尔急驰而过的悬浮车,都要在巨剑不远处减下速来,缓缓而过,也有人落下车窗,好奇地看了几眼这个站在雨中奇怪的男人,随后匆匆而过。
这柄巨剑,便是晨央共和国“军神”唯一一位大元帅,陈无冬座驾——重型战斗机甲“血心”的双手武器。
它的剑刃下,饮敌寇之血“血心”之名,响彻十八座星域。
它的主人,戎马一生,遍生死,未尝一败。
只可惜,一年前,军中四位将领悍然发动了政变,连累了他,他成了众矢之的,成了某些人口中的叛徒、叛国者。
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仍不愿同室戈,选择死在了籍籍无名的一名普通军人的手上。
血心机甲被重创,陈无冬的尸体被不明人士当众劫走,至今杳无音信,机甲当作罪证被政府运走,不知道为什么,却偏偏将这柄巨剑留了下来。
大概过了十分钟,一辆纯黑色的悬浮车自城外缓缓行驶而来,停在了大道之外,一名同样身着黑色正装,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走了下来,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巨剑跟前,和那名男子并肩而立。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朵白菊,深深鞠躬后,将白菊郑重地放到了青石板上,那厚厚的白菊之上。
沉默了片刻,他打破了僵局:“已经一年了。”
“嗯。”身旁的男人应了一声,因为长时间没有说话,声音稍稍有些沙哑“一切准备都好了?”
“都准备好了…只是恐怕他们早就知道我们的行动。”
“无所谓,我们瞒不过去的,但既然置之不理,也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
“若失败,元帅留下的最后的底子也要代在这里。”
空气更加沉重了一些。
“…没有革命不需要血的,就算失败,也要让他们明白,我们晨央人不会轻易屈服。”
“我们都留下了遗书,但没有见到你的。”
“我不需要留下遗书,我是罪人,若当初没有那么冲动,也许,元帅还是元帅,共和国也还是共和国。”
说到最后,男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他转过身,面容悲戚,但却十分坚毅。
他是黄靖,去年发动政变的四名将领之一。
政变失败后,其中一名将领战死,他和另外两人被捕,可惜还没有等到军事法庭宣判,新任国防部长苏蓉对天心军团战事失利,国内局势为之混乱起来。
关押他们的军事监狱发生了暴动,和两位伙伴逃了出来,他选择了隐姓埋名留在首都星,另外两人离开了这里,和其他军中的将领公然反叛,成了晨央军政府,誓要将段家赶出晨央,并重组共和国政府。
只可惜,新成立的军政府内外困,被天心军团击败,连带着枫区飞地,都落入了天心军团囊中,两位伙伴也在战争中先后阵亡。
当初的四人组,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刚刚到来的男人是程霜中将。
晨央共和国威名赫赫的重型战斗机甲“霜雪”驾驶员,在那一场平叛战斗中,他被大总统李元豪派去参与了抓捕陈无冬的行动。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