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我不许你们存在下去(一)
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为长期霸占山东省,继续向大清帝国腹地扩展影响,开始重点建设位于胶州湾的青岛市,作为其继续在远东地区开辟新殖民地国策的重要依托。
因此,青岛市在港口、道路、火车站、发电厂、水厂、医院、教堂、气象台以及各类工厂、市政设施等硬件建设方面的标准相当高,与德国国内的港口城市处于同一水平,相当精细而完备,也使青岛成为了大清帝国境内第一个达到当代欧洲强国标准的港口城市。
而其做为德国远东舰队的大本营,修建有完备的军用码头、海军船厂、海岸炮台、碉堡、军营、军需仓库等防御设施,驻扎守备兵力2千多人。其远东舰队所属舰只经常在大清帝国的长江和沿海各处游弋,以显示武力,保护本国政府以及侨民在大清帝国的利益。
以青岛为依托,德国在山东各地大规模建设铁路和开采矿产,以达到控制山东和掠夺山东丰富自然资源的目的,胶济铁路的建成通车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山东的形势很复杂,因为英国还租借着山东的威海卫军港。
威海卫军港曾经是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驻地,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处于黄海海域,北隔渤海海峡与盛京省辽东半岛上的旅顺口军港形成一南一北两个拱卫渤海出入口的海上门户。
目前,旅顺口军港已经成为北宁海军的重要基地,北宁军方也就掌控了进出渤海的北口。如果想彻底控制渤海,就必须掌控进出渤海的南口,也就是要夺回威海卫军港。
因此,北宁政府不但要从德国人手中夺回山东,还得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威海卫,又要同时面对两个强敌!
但随着晋军令西方列强难以置信地将俄、两军同时击败后,新成立的北宁政府就被西方列强刮目相看了,德国和英国也跟其他各国一样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尽管英、德两国都拥有强大的海军,但在陆地上,两国还完全不具备抗衡在晋军的基础上扩编而成的北宁陆军的实力。所以,两国都在战与不战之间犹豫着,寄希望于北宁政府也会像软弱的大清政府那样容忍他们存在的侥幸心理。
然而,这可能么?!
宣统皇帝继位后,康凡以巩固京津要害地区的海上防御为由上奏大清朝廷要求将山东省也划入北宁辖区,大清朝廷被迫宣布同意。康凡随即便名正言顺地照会英、德两国大使,向两国明确表明了拒绝承认德国政府与大清政府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和英国政府与大清政府签订的《订租威海卫专条》的立场,并向两国提出无条件将山东由北宁政府管辖的要求。三方为此而展开了漫长而烈的谈判,但一直谈到1910年的下半年却还是毫无进展。
这样一来,康凡就准备用武力夺回山东,而他这次选择的对手是德国。
跟英、法这两个欧洲老牌强国比起来,德国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其寻求海外殖民地的历史也只是从19世纪后期才开始的,跟荷兰、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等这些欧洲二国家都无法相提并论。1871年,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从而结束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也就是当代的德国。
自此之后,德国才开始崛起为欧洲强国,随即就迈开了自己在欧洲和欧洲以外的拓疆步伐。胶州湾以及山东是其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在亚洲的殖民地,远离其欧洲本土万里之遥,一旦爆发战争,山东的德国驻军根本得不到外来支援,只能束手待毙。
至于从表面上看起来其相比于亚洲各国已经算是十分强大的远东舰队,在康凡眼里却只是一堆古董而已,北宁海军先进的飞机和潜艇可以轻易消灭它们,更何况新生的德国海军远比英国海军弱小,即便是从本土再派舰队进攻大清帝国,结果也是一样。
综合各方面情况考虑,康凡就决定开打。
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到西方列强瓜分大清帝国的行列中,依然奉行和平的“门户开放”政策,所以也就不会被康凡列入“逐一加以惩治”的黑名单里。因此,朱迪这个为美国的利益辛苦奔波的外官仍是个局外人,也就使她能以一个“事不关己”的平和心态去面对此时正“意气风发”的康凡,所以就对康凡的这个决定没有提出异议。
“我会尽可能的帮你,争取为你的北宁政府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朱迪说道。
康凡笑道:“你帮我把你们国家的那些进的政客稳住就行了,其他的事我来办。”
朱迪心事重重地看了看康凡,换了一副极其庄重的表情问道:“康凡,如果有朝一我的祖国也对你的祖国做了象德国、英国、法国等等这些国家做的事,你一定也会跟我的祖国开战的对吧?”
康凡愣了,没说话。
朱迪叹了口气,语气沉重的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会的,因为你热爱你的祖国,就像我热爱我的祖国一样。你要保卫你的祖国,你没有错…可如果你的祖国跟我的祖国真的成为了敌人,那你又会怎么对我呢?”
康凡搜肠刮肚地想了好一阵子也不知该说什么。
“可我…我还会帮你。”朱迪语气坚定却也很为难的说道。
康凡一阵感动,紧抱了朱迪。但在这时他却想起了《三国演义》里曹麾下大将徐晃与关羽对阵时说的那句慷慨昂的话:“今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1910年10月1,北宁政府向德国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限其在当年12月25前将山东与北宁政府管辖,否则,不惜一战。但德国政府并没有回应北宁政府,而是将远东舰队最强大的两艘装甲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从太平洋的德属加罗林群岛调回青岛,意图震慑北宁政府,同时加强青岛的防御实力。
“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装甲巡洋舰同属“沙恩霍斯特”级。“沙恩霍斯特”级载排水量1万3千吨,舰体装甲最厚处达到150毫米,装备8门口径为210毫米的主炮和6门口径为150毫米的副炮,蒸汽机3轴推进,航速23节。是德国远东舰队新服役不久的最强大的一级战舰,也是德国海军的骄傲,被国际军界公认为当代最优秀的装甲巡洋舰。要是换做从前的大清政府的话,这两艘威武的钢铁战舰足以起到“非常完美”的震慑作用,但这次德国人搞错了年代也搞错了对手,注定要倒霉。
这两艘堪称“明星”的德国战舰的行踪当然逃不出北宁军方的视线,从大清帝国近海直到由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南华岛等岛屿构成的第一岛链海域内都有北宁海警和海军的舰艇在注意着这两艘德舰,安全局的情报人员更是大批渗透到青岛,通过各种手段探听关于这两艘德舰的消息。而德国方面意在向北宁政府炫耀武力,并没有做真正的战争准备,因此连最基本的保密工作都没有做,所有远东舰队舰艇的活动都是公开而明朗化的。
1910年10月21,从旅顺海军基地出发的4个每个由3艘“蛟龙”级潜艇组成的编队正分别在大清帝国黄海、东海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下午13时34分,303编队中的HQ011号潜艇的搜索雷达在山东半岛东南3百多公里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船队,随即下潜到潜望镜深度,抵近侦察,确认是德国远东舰队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以及1艘负责燃料补给的运煤船,立即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通知了在附近海域的301编队,两个编队的6艘潜艇全部下潜到潜望镜深度,机动占据有利阵位,展开战术队形,做好了攻击准备。
14时04分,德舰编队驶入攻击范围。
14时14分,6艘“蛟龙”级潜艇在潜望镜深度实施了一次隐蔽的鱼雷齐,36枚“鱼叉”鱼雷在海面下3米深处以40节的高速分别从不同方向组成一个攻击扇面扑向目标。
14时17分34秒,第一声爆炸被301编队的HQ017号潜艇的声纳捕捉到,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第十三声,总共有13枚鱼雷击中目标,攻击成功!
做为德国远东舰队旗舰的“沙恩霍斯特”号得到北宁海军的“重点照顾”共被击中8枚鱼雷,连续的剧烈爆炸让这艘万吨级巨舰立刻断为两截,5分钟内就带着它的7百多名舰员一同沉入了海底。
而“格奈森诺”号稍好,只被3枚鱼雷击中,虽不至于立即沉没,但燃起熊熊大火,根本无法扑灭,接下来的结果肯定就是引爆一炮未发的本舰弹药的弹药库了,毁灭的爆炸将会随时发生,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十几分钟。
随行的那艘运煤船被2枚鱼雷击中,在“沙恩霍斯特”号沉没十几分钟后也沉入了海底。但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却为两舰上幸存的德国舰员和船员们提供了宝贵的逃生机会,失魂落魄的德国舰员和船员们纷纷爬上救生艇或是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扑向大海的怀抱。
6艘“蛟龙”级潜艇上浮到海面,丢下6只载食物、药品和饮用水的充气救生筏后排成一字纵队撤离了战场。在他们身后,熊熊燃烧的“格奈森诺”号出的黑色烟柱逐渐变远、变细,而山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却接二连三地追了上来…
北宁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委托北宁外事部将这两艘德舰被击沉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了青岛德国远东舰队指挥部,好让德方能够及时的展开救援工作。同时,北宁陆军和海军同时出动,向山东各地的德军实施迫,最终将所有德军压缩至以胶州湾为中心的狭小地域内,完整无损地接管了胶济铁路以及山东境内的德国人的厂矿,静待德方的下一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