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姜还是老的辣
我将心中的疑惑都告诉了我父亲,听父亲说他也知道。我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笑了笑,说:“我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件事,只是事情发展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哦?”我无比惊讶地看着父亲。
“你想啊,平时我和你爷爷最近,有什么事他能不跟我说?”我父亲自豪地说“只是那时候我太小,他跟我说的事情,我完全不懂。”
父亲说到这里,脸上竟然出了孩子般的童真,像是回到了童年般的美好。他接着说:“那时候,白天我就跟着你爷爷一起跑船。可能是环境所造就,也可能是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世界观。反正,我对文化什么的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我喜欢在船上,喜欢捉鱼;喜欢蓝天白云,喜欢青山绿水。更喜欢那种在水面上‘飞翔’的感觉!
你爷爷就常常笑着对着我叹气,说将来肯定没有什么大出息。倒是你姑妈,从小表现出很好的文学天赋。喜欢读书,喜欢历史,喜欢研究这研究那的。你爷爷当然是又惊又喜,所以,他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是有趣的就会和她说。
可是,我和你姑妈本来就是兄妹,自小就亲密无间。她有什么事都会和我说,我当然知道。”
听父亲这么说,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
父亲又说:“当时,你爷爷和你姑妈说的那些事情,基本上她都会和我说。可是。我当时玩心太重,根本就对这些不感兴趣。也就是听一半,剩一半,基本没过脑子。等到稍微大了点,基本都忘光了。
至于那几张图,你姑妈曾经问过你爷爷。看他经常看来看去的,难道很值钱吗?你爷爷就笑着告诉你姑妈,说这东西可比钱贵重多了。于是,在你爷爷离开的时候,你姑妈就一直将这几张羊皮地图带着。”
“那怎么又会到我爷爷的墓碑下的?我爷爷不是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吗?难道是后来找到了爷爷(尸体)?”我好奇地问。心中充疑惑。
父亲笑了笑。说:“那倒不是,其实你爷爷坟墓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他生前穿过的几件衣服和平时常用的物品。但是人死后不能没有排位,如果没有的话。就会成为孤魂野鬼的。传说坟墓是死者灵魂的家。而这石碑就相当于大门牌匾。于是。后来就给他的墓前立了一块石碑。
这石碑不是随便立的,必须是人死后达到一定的年限才能够立碑,或者是受死者年龄的限制的。有的人家则是选择先立碑。但是不刻字。只有等到了一定的年限,才会在上面刻字。”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这才明白。脑海中想起以前扫墓的时候,经常会看见不立碑或者是无字碑的坟墓。当时觉得非常好奇,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此看来,中国红白喜事的风俗传统,都是大有学问啊。
“后来立碑的时候,你姑妈曾经问过我意见,说是这图该怎么处理?要不要将它们一起埋在墓里?或者是让我保管也行。”父亲喝了一口茶,又递了一支烟给我,说:“我是个人,也不想去倒腾这些事。但最主要的是,怕被这些你姑妈看来很重要的羊皮图给丢了。我们跑船的,居无定所,丢点东西那是常有的事。”
我听到这里,觉得有些可惜,就问他:“那你就没有想过要去调查调查吗?既然是藏宝图,不能说肯定吧,但没准里面有宝藏呢?”
“当然想过!有财气谁不想要?”父亲说“但是条件…不,应该说是时机不合适吧。一来,这些图基本画的都是在国外,我没有时间去。而且,撇下你们不管,去找那不知道有没有的东西,我觉得不值!我这一辈子,为的是什么呀?
这二来,你姑妈不是识字吗?她刚好又在国外,由她去调查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我也早就已经和她打好招呼了。只要有用的到我的地方,我随时过去。”
听父亲这么说,我心里非常高兴。至少,在他的心里,我们才是最重要的。感动之余,我以茶代酒,敬我父亲一杯。但是心中又浮起疑问:“既然姑妈去调查,为什么不将图带去美国?”
父亲摇了摇头,说:“这样明目张胆的带过去,搁谁都会上眼的。后来你姑妈想要回国来取图,可是时机一直不合适,就一直没能来取。到后来,她好像是发现了点什么。但同时,发现了身边有人别有用心,她怀疑是他丈夫。于是,告诉我千万要多加小心,并且让我一定要看好那几张图,千万不能落入他人之手。实在不行,就直接毁掉。”
听父亲这么说,我才恍然大悟,但同时也想到一件事:那就是说,我去爷爷坟前挖图的那个晚上,他是知道的!我将心中所想,合盘告诉了父亲。
他见我这么问,立刻哈哈大笑,说:“当然!小兔崽子,你肚里有几花花肠子,我还不知道?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的一言一行,我还能不了解?”
我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地说:“既然您知道了,为什么没有阻止我?”
“一来,我是怕我突然出现会把你吓着;二来,你姑妈这样安排,肯定是有她的道理。”父亲说“你姑妈的做事风格,我是非常清楚的,她从小就谨小慎微的。她这么安排,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由你去做,我也就比较放心。你小子,还是有那么几分细致的。”
听父亲这么说,我心里浮出几分自豪。试探地问他道:“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父亲说:“你无缘无故突然回来,第二天说走就走,行匆匆的。又不是回来见女朋友,还能是干嘛的?”
我惭愧的点了点头,父亲分析的很到位,一针见血。
“可后来还是出事了,但我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而且,一去就是十年。”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