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明末风暴 > 二五、夜祸

二五、夜祸

目录

  一席酒过,徐佛善解人意,将方才自己的猜测当成趣事说了出来。

  徐佛原本以为俞国振是南京来的锦衣卫,不过出于谨慎,所以特意向与她素来相识的张溥询问是否知道庐州有个俞国振,如果不是这样,张溥也不会突然来相见了。

  “佛儿千万别小看俞贤弟,卧子你是知道的,生高傲,看不起多少人,可他谈起俞贤弟时却是极为佩服,俞贤弟在实学这一块上,已经是当世数得着的人物,如果进了京城,徐学士见了一定会欢喜无比!”

  “徐学士?”

  “当朝礼部尚书,徐公讳光启,也是卧子与我的恩师。”张溥肃然拱手。

  徐光启!

  俞国振心中猛地跳了一下,他对于这段时间的历史不算很熟悉,但方以智、张溥、陈子龙等人的名字还是知道,而这位徐光启,那就更不用说了!

  十七世纪便睁眼看世界,精通西学,翻译了大量传教士带来的西学著作,擅于历法,同时还撰写了一部《农政全书》,懂得练兵,还会设计制造新式火器…

  俞国振最佩服的,还是这位当代大学者研究学问的态度,他著作农书,自己在天津便亲自耕种!

  “原来是玄扈先生!”俞国振也肃然拱手:“我极为敬佩徐先生,只恨没有机缘能拜见他,聆听他的教诲!”

  “哈哈,国振贤弟也不必急,卧子与密之将你的一些说法观点整理出来,准备托人带到京师去,请恩师他老人家点评,反正我们几个才疏学浅,是没办法与你切磋辨析的了。”

  张溥对于实学也有兴趣,但他更感兴趣的还是政治,他屡人慷慨昂,好为壮语,两人谈了一会儿,张溥就将话语引到了时政上。

  “时局如此,国振贤弟可有良方?我看国振贤弟研究实学,显然也是有入世之意的,不知可否教我?”

  俞国振微笑着摇头,他的政治主张,如果说给这个时候的张溥听,那就是“大逆不道”没准立刻张溥就要和他翻脸,说他是祸国殃民的了。

  “说啊,说啊,国振不要藏私!”张溥向着徐佛使了一个眼色道。

  “对,难道俞公子以为佛儿出身卑,听不得这男儿的抱负?”徐佛眼波转,立刻目中就闪动着盈盈的光芒。

  俞国振当然不为所动,不过他也明白张溥追问底的用意。张溥这个人组织复社,对于当朝时政都是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其实是个政治活动家,因此在择友时政治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只要合乎他的政治理念,那便是他的朋友,否则,便是他的敌人。

  “我未曾读过圣贤之书,因此不知道什么大道理。”略一沉,他终于开口:“我只知道做好眼前之事,便是有益于天下了。”

  张溥愣了一下,觉得这话语与自己心中所想的有些不对,因此脸上的笑容就少了些:“俞贤弟言下之意?”

  “我以为士农工商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那么自然就政通人和了。”

  在张溥看来,俞国振的这个观点实在乏善可陈,但好歹与他的理念并不冲突,他心中对俞国振不免有些轻视,哈哈笑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好生教一些圣贤道理,正要开口,突然间又有丫环来道:“妈妈,故相家中使人来见。”

  “故相?”张溥听了之后注意力立刻转移了:“周道登?佛儿与这庸碌之辈也有往来?”

  “他家中在奴这买过使女…莫非又要买了?”徐佛笑着道:“张先生,俞公子,奴先去将那庸碌之辈打发了,再来聆听二位高论。”

  “俞贤弟,现今天下不安,东虏西贼内有,愚兄与志同道合之辈共建复社,俞贤弟何不也加入复社,这样便可以结更多友人。”

  张溥说到这,有些迫切地盯着俞国振,虽然俞国振的政治态度他不是很满意,但仔细想过后,他觉得这是难免的事情,俞国振毕竟只有十五六岁,又没有读多少圣贤之书,难免眼前一片茫然。,

  既然如此,就让他这个复社领袖清议巨子,来将这个少年引入正途吧。

  俞国振缓缓抬起眼,看着张溥,慢慢笑了起来。方以智也和他谈起过复社,屡次想将他拉入这个组织,但俞国振知道,和东林一样,复社鱼龙混杂,虽然比起东林那群骗廷杖的要更讲究实际一些,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可以利用复社,帮助自己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加入复社之后成为张溥等人用来遥控朝廷的资本,这就俞国振所不愿意的。

  “密之兄也对我说过此事,我年幼,知道复社之中都是当今贤达,又有西铭先生这样的领袖,心中非常向往。但我这人鄙无文,就算是加入复社,也没有什么用处。若是西铭先生不弃,等我多学上几年,再考虑入社之事吧。”

  他拒绝得非常委婉,张溥愣了一下,然后哈哈笑着转移了话题。两人聊了会儿农学上的事情,特别是有关蕃薯的产量,没有说几句,徐佛又转了回来。

  “真是…”

  见到二人,徐佛抿着嘴微笑着摇头,张溥有些好奇:“佛儿,那位故相有什么事情?”

  “前年前我收了一个女童,后来给周阁老买去,说是服侍老夫人用,可如今却来跟我说,要纳那女童为小妾…故相已经年过花甲,可那女童却只有十四岁!”徐佛眼中媚波转看了张溥一眼。

  “一枝梨花海棠,这也是雅事,哈哈,不过那位吴江故相今后见了佛儿,只怕要以泰水相称了。”张溥打趣道。

  徐佛虽然在背后腹诽周道登这把年纪还娶豆蔻年华的小妾,但实际上这种事情她是见惯了,而张溥对此就更不以为意。俞国振听了这件事情,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想起家中的莲儿。

  十四岁的少女,只比家中的莲儿略大一些,和方以智的妹妹方子仪年纪相当,而周道登已经六十多岁,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风烛残年没有多少时好活的了。

  这大把年纪,还去娶可以当自己孙女儿的小姑娘…如果孩子生得早,甚至可以当他的曾孙女了!

  他们又谈了一会儿,话题终于回到俞国振身上,得知俞国振是来雇请几个制造织机的工匠,张溥哑然失笑,在他看来这点丝微小事,打发个仆人来就是了,哪里用得着亲自出马。

  倒是徐佛,很热心地介绍了盛泽哪位匠人能制上好的织机,她对这个倒是不陌生。俞国振干脆将事情也拜托给她,然后起身告辞:“西铭先生,佛儿姐姐,天色渐晚,我还得找个宿处,就先行告退了。”

  张溥和徐佛对望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这里可是归家院,归家归家,到了归家院还怕没有宿处?”

  在归家院为俞国振主仆安排好了宿处,张溥与徐佛自然是有风花雪月要谈的,徐佛还要安排人侍候俞国振,被俞国振婉拒了。这个时候花柳病可是不治之症,俞国振才不希望沾染上这样的毛病!

  夜深之后,归家院正是灯红酒绿生意繁忙,俞国振与高二柱却悄无声息地翻出了归家院的围墙。他有两套完整的飞抓挠钩工具,这三年来又勤于训练,因此翻墙逾院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周道登这个时候还没有歇息,明天就要小登科,因此他这一晚难得没有宿在小妾之所,而是独处养蓄锐。为了排遣长夜,他翻了一本如今最流行的《绣像足本金瓶梅》,反复推敲其中深奥无比的学问,看得兴致大起,正要想着是不是今夜就提前小登科时,突然间听到了脚步声。

  此时天气正开始变炎热,因此周道登没有关着书房门,他原本以为是家中僮仆,抬起头来正要喝走,然后就看到两个锦衣蒙面之人走了进来。

  “来…”

  周道登反应有些慢,他正要大喊,一个牌子就已经出现在他面前。当过一任阁老,他当然知道这牌子意味着什么:“锦衣卫!”

  “奉皇命来问你一些事。”两人中为首的冷冷道:“你且看这个。”

  一张绢布摆在了他的面前,周道登逐字看了下来,当发现那上面写的竟然是他谪居致仕心怀怨愤,屡次口出大逆不道之语,还说要去投东虏与贼时,他手中的《金瓶梅》便掉落在地上,当看到那上面还有他评论当今天子“为人刚愎,无魏武之才器,有阿瞒之多疑”、“嫉贤妒能,颇类隋炀;亲佞陷忠,几比宋高”周道登浑身虚汗直冒,扑嗵一声就跌跪在地上。

  “再看!”俞国振一把揪着他的衣襟,将他拖了起来:“看这告发之人,你可认识!”

  周道登又看到那告发人的名字,那签名画押他认得出来,正是他的族侄周通贵!

  “这…这…”俞国振森森地道:“你只需要说,这个自称是你侄儿的人,是不是真的就行了。”

  周道登愣愣地看着那张绢帛,看着那血红的手印,他哪里能否认,哪里敢否认!

  这上面的这几句话,他可以肯定自己没有说过,致仕这些年来,他一直沉湎于酒,一方面确实只能以此娱乐晚年,另一方面也是自污,避免那位至尊的猜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