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看着面前这封从来没有见过的密信,魏朝有些眼。他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他看不懂,大字不识一个的魏忠贤就更看不懂了。不过没有关系,在一旁小太监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两个人渐渐地只觉得头⽪有些发⿇。这样的密信,这样的奏疏,不论放到谁的手里,只要是他会识字能读,就都会生出一种眼前豁然开朗一切尽皆明了的感觉,密信里好像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可你就是找不到证据,朱一刀到底说什么了?
魏忠贤这会儿对朱一刀不再是感恩的心思,取而代之的却是恐惧,一种本无法了解无法解释的恐惧。人在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时,往往最直观的反应就是恐惧,就仿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一般,他也是一样,在司礼监他能把魏朝的心思给得一清二楚,魏朝抬起他就知道要拉什么屎,如果以后能服侍皇,自己也能保证把喜怒无常的天子心理也给出个不离十。但是对于朱一刀,魏忠贤却怎么也看不透这个人,他的全⾝仿佛笼罩着一层黑雾,让人怎么也看不清楚,怎么也不透。这大明朝下,恐怕除了朱千户没人能写出这样的密信。
“陈大人说的是理也是势,”罗金文接着说道“医重病当用猛药,治世当用重典,当初定这个国策就是为了缓解危势。浙江的桑田只能让那些丝绸大户们去改,才可能一年多几百万两银子的进项。改桑的田,百姓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不然,织造局那边三十万匹丝绸的生意就完不成。那个时候魏公公不会担担子,皇那一关我们今年就过不去。”
赵志⾼又沉默了,支楞着脑袋看着门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璧和罗金文也不再说话,定定地看着他。
许久,赵志⾼摇了摇有些昏沉的头,转⾝拿起案几的奏疏晃了晃:“这个雷我们不能再顶着,陈大人,你就拿着这封奏疏去张位府,想办法递给魏公公。请魏公公无论如何要当着张位的面呈给皇,让皇当时就给旨意。”
陈⽟璧接过奏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是看着赵志⾼。
罗金文抚掌笑道:“首辅大人这个主意⾼,当着张位,不管皇给什么旨意,咱们今后都没有隐患,此其一。张位要是有其他念头,想让马全等人掣肘,这时没说,往后也不敢再说,此其二。大人,不知属下
猜的可对?”
赵志⾼终于笑着点了点头:“知大势者,罗金文也。”
万历最近很开心,因为毕飞翼的制造已经被提到了⽇程,目前又造出了几十架出来,有了经验,进度已经快了许多。狼群一下子就有了⾜够的装备,在京师卫所的一对一帮教下,很快就完成了训练任务,只是跟京师卫所一样,缺乏实战的经验。这京师庙大神多,万历也不想这么个宝贝这么快就,更不希望在⾼強度的训练中损失什么。狼群是我大明的精英,是朕的精锐!除非是到了危急的关头,不然决不能轻易地使用。
于是他就下达了“全安⾼于一切”的最⾼圣旨,训练的強度也大幅度地降低下来,每⽇狼群们依然进行着最基础的训练。江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真正的铁军都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只有那些在战火中活着走下来,并且拥有极度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们,才能称之为精锐。朱一刀在的时候最強调的就是这个,只是他不是朱一刀,他不能向皇。在江飞的心里,狼群现在还不能背负这么沉重的名誉,因为它本输不起!
万历在众人⾼声的称颂中,満意地看完了狼群的又一次演练,得意洋洋的走出训练场,就看到了一直在外面等候的魏朝和张位。心情大好的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魏朝说道:“今年浙江的丝绸多了,赏三万匹到沈慧的家里。”
魏朝赶紧跪下道:“是。”
万历摆了摆手道:“不用谢恩了!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朱家的媳妇儿,不是那么好当的!”魏朝赶紧应声,他头汗珠子都快下来了。俗语说伴君如伴虎,此言一点不假,喜怒无常的皇,谁又能透他的心思?刚才脸还云密布,一会儿的时间就又天⾼云淡,这活还真不好⼲!
不过他抓住这个机会,在皇耳边说道:“大喜的⽇子奴婢再给皇报个小喜,江南织造局这回跟西洋的商人一次就谈好了三十万匹丝绸的生意!”
万历哈哈大笑:“此事朕已知晓!李化龙在奏疏里不是说的清清楚楚嘛!这确实是个好事情!钱宁⼲的也不错!只是浙江的丝,不知道能不能跟啊!”魏朝故意沉昑不语,并未接口。
万历眼睛一挑,瞅了瞅他:“嗯?你这个奴婢,在朕的面前还想玩什么鬼把戏?”他难得⾼兴一回,不自觉地就把在朱一刀面前的那做派挪到了魏朝的⾝。可魏朝毕竟不是朱一刀,吓得是赶紧跪到了地:“钱宁…有个奏疏,奴婢本想…本想回宮了再给主子万岁爷看的…”
万历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是不是也来向朕诉苦啊?”
魏朝哪里还敢隐瞒:“圣明无过主子!”万历把手背到⾝后,又转过头去看了看训练场里的狼群们:“诉苦的朕就不看了!让他有苦,往內阁诉去!”
“是!”他大声地应道,顺便有意无意地瞅了张位一眼。张位似有所思。
几支手臂耝的大巨火烛把大堂照的通明,奋兴的陈⽟璧走来走去,在急切地想着什么,罗金文坐在案前,手里提着笔,満脸凝素地望着他。
“何进贤的信你来写!让他不要在乎李化龙跟钱宁,放开手去⼲!死活也就暴雨倾盆这么一个机会了!先把那九个县给淹了,然后让那些丝绸大户准备去买田。买完田立刻种桑苗,这都十月中旬了,今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蚕丝?国库如此空虚,那些百姓…没关系,只要我大明強盛了,还怕他们没有住的地方?”
金文刚准备下笔,又抬起了头“那钱宁的奏疏该怎么批?”
“不用你管,他的奏疏我亲自来批!得让他明⽩,他的头只有一片天,那就是赵志⾼赵大人跟我陈⽟璧!跟着李化龙走他不会有任何好下场!那个朱一刀本就不用去管他!一个武夫而已,能成什么气候!”陈⽟璧急切地着手掌,咬牙切齿地道。
钱宁的那张脸更加显得憔悴了。他坐在签押房的大案前,案头静静地摆放着那封已经批了红的奏疏。
“听说奏疏批回了?!”李化龙一进门就大声地喊道,⾝后跟着表情同样奋兴的朱一刀。
钱宁仍然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只是抬了抬手指:“来了?都坐!”
李化龙跟老朱互望了一眼,坐下沉默片刻,他开口道:“面给我来了信,京师里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他们对你有了意见,你想知道吗?”没想到钱宁的回答却极其简单:“不想知道。”李化龙不由得一怔。
钱宁站起⾝来,把案几防着的纱帽戴在头,又仔仔细细地把⾝穿着的官服辗平,那一丝不苟的神情仿佛是在做着什么神圣的事情。做完了这些,他才面对着李化龙肃容道:“我想,浙江你就不用呆了,这段时间就多往播州跑跑!毕竟这边的事了了,你还是要回去的。”
李化龙倏地站了起来!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皇钦派的监察御史,改稻为桑一天不进行到底,我就一天不离开!如今大雨依然下个不停,现在这种时刻你让我离开,浙江下会怎么看我?內阁会怎么看我?皇会怎么看我?临阵脫逃,这不是我李化龙的格!”他有些动,说话的声调也有些⾼。
钱宁摆摆手让他把声音放小一点,示意下人去把房门关,然后才低沉着声音说道:“可我是浙江的布政使!浙江下几百万人的命都在我的手里!改稻为桑是必须要进行到底的,但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死在这个面!云亮兄李化龙的字,我看的出来,你和那些只知道⾼谈阔论的言官们不一样,你不光是有一腔热⾎而已,还是能做实事,会做实事的。改稻为桑这件事,既然有人会凭借此往⾼升,就必定要有人为此牺牲!”
“我已经老了,今年虚岁都快六十了。当年考中进士,是陈⽟璧陈大人一力的提拔才让我到了浙江;是赵志⾼赵大人的強力推荐,我才能当这封疆大吏!可是我都做了些什么?什么也没有,每天只是和那些人虚以委蛇,弄些不该弄的银子。朱千户,我记得你当年在朝廷大堂之对申时行说的话很有意思:做事情,不问值不值得,但问应不应该!这几天才真正明⽩,要想做到何其艰难!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多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