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210章 谁来阻挡他

第210章 谁来阻挡他

目录

  闵、刘二人这一消停,刘府的花厅里反而冷了场,静默下来。

  今天大伙儿来这里,安慰刘大夏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其实是如何应对如今的局势。见没人开口,谢迁只好又道:“诸位大人都是朝廷栋梁,值此风雨际会之时,各位还应多多出力才是,咱们还是议一议,商量个章程出来罢。”

  尽管谢迁两次提议,可在座的众人却都沉昑着不肯开口。

  倒不是众人突然发觉了谢宏的好处想要和解,又或真的没有办法。能出现在这里的,都是混迹官场的老官僚了,经验阅历都是不少,若是按照官场上的路数来,每个人都能想出几十种办法对付谢宏。

  可仔细思量了一番之后,他们发现,谢宏与他们以往遇见的对手全然不同。虽然这少年行事很有些七八糟,可偏偏就是这样的行事风格让人无从下手应对,俗语说的拳打死老师傅,大概就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了。

  对方不跟你按官场的套路来,招数再多再好也不管用啊

  言官弹劾,是朝争中用的最多的招数了,可结果如何?科道言官尽数上阵,却被狠狠摆了一道。事情过了快两个月,左都御使张大人还是没打起精神来呢,现在人虽在这里,可眼神却很空洞。

  那天之后的弹劾也颇不少,言官都是大能,弹劾奏疏写的天花坠,可皇上就是不受理,弹劾又能如何?

  士林清议也是朝争经常用到的利器,堪称无往不利,寻常时候,就算言官不出场,只要朝野间的舆论一起,成为目标的人肯定是要灰头土脸的。

  当然,这招也没用,谢宏本就不是士人,最⾼的功名不过是个秀才,和士林什么的本不沾边。而且他虽是年方弱冠,心却好,或者说脸⽪很厚,就算被千夫所指,也是一样的巍然不动。

  直接用权力定罪是最方便的,大家都知道,用权力杀人,既方便又快捷,在座的十二个人加起来,这个招数用了不知凡几,当然不会想不到。

  可他们权力再大,就算大过了皇帝,可那都是潜规则的权力,只能在背地里说。若是比较明面上的权力,自然还是正德比较大。今天兵部不就栽在权力上了么?被谢宏拿一堆圣旨砸了个稀里哗啦。

  能在这上面庒制正德人也有,可是张太后却是个恬淡的子,不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怕是请不动这位娘娘的。

  谢宏这招倒是不难应付,只要朝议上以此为由,继续限制皇帝的中旨就可以了,可现在却没法拿这个事情去找太后了。没有太后的懿旨,谁又能在明面的权力上庒倒正德?

  反复思量,也没有一个合适恰当的办法,众人更加不敢贸然开口了。那个谢宏就是个疯子,还是个属刺猬的,下手打他,一旦做不到一举建功,就会遭到反击,而且反击的方式也是七八糟的不循常理,却是犀利非常…

  比如可怜的刘尚书,一辈子的名声就毁于一旦了,石文义和孙松更是在精神和**都受到了摧残,众人心里都有明确的判断:没有十⾜的把握,还是不要跟那个谢宏面对面比较好。

  正常的方法肯定都不行,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正德和谢宏的关系:想要对付谢宏就得让正德低头;可有了谢宏的辅助,正德的态度却是強硬得很。

  如此一来,事情就难办了…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最先沉不住气的又是刘大夏,上次大朝会和今⽇之事,给这位兵部尚书刺很大。此时见无人应声,他一拍桌案,怒道:“今上昏庸,又有奷佞在侧,如果得三位阁老首肯,本官愿意做个马前卒,听候调遣”

  他并未明言其事,可他的意思在座众人却是全都听懂了,不光是听懂,其实众人也都想到了此节。可这话却不能明说,也只有刘大夏这样号称莽撞的人敢于点出来了,因为这话说出来,就已经离谋逆不远了。

  这是最⼲脆的一个办法:兴义兵,清君侧強行调兵

  军队乃是军国之器,轻易不能调动,京营虽说掌握在文臣手中,可要是未得圣旨就擅自调动,任他是谁,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所以,尽管被谢宏闹得头疼,可之前和今天,都没人提起调动京营,围剿南镇抚司的提议。原因很简单,正德不会答应,皇上不答应,擅自调兵就是谋逆。

  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说景泰年间的夺门之变用強势得皇帝低头的办法不是没人用过,杆子里出‮权政‬的道理,也同样不是后人发明的;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历史,这个道理处处体现,大明的內阁和九卿自然也明⽩其中的道理。

  只不过,如果真的要发动清君侧的行动,那善后就⿇烦了。要么事后等着皇帝报复;要么就换个皇帝,只有这两条路可走。

  当然,皇帝报复也不会见人就杀,一般都是挑带头的收拾,所以说刘大夏只是看着莽撞,实则精细。他做了提议,却只说自己效马前之力,而让三位大学士挑头,事后倒霉的自然也不是他,倒是打得如意算盘。

  “今上年纪尚幼,浮躁跳脫也是寻常,如何能谈得上昏庸?刘尚书失言了,这话不要再提”谁也不傻,首辅刘健更是人精,哪里肯接刘大夏的话,出这种头?

  其余众人也都是冷笑,一笑刘大夏的教唆太过肤浅;再笑刘大学士的虚伪,这个时候,他倒记起皇上年幼了,可平时教导的时候,要求那叫一个严格,态度那叫一个严厉,以为旁人不知道么?

  众人都在冷笑,因此谁也没注意到,一直表情木讷的曾鉴,这时却也是冷笑着,而且还笑得意味深长。

  其实清君侧的行动中带头,也不是全都是坏处,因为清完了君侧,还可以顺便换个人坐龙椅,这样就有了拥立的大功,那可是相当于擎天保驾的功劳,最是显赫当年的夺门之变不就是么?

  若是有选择,刘健会推却么?若是存在这样的风险,曾鉴会不提醒谢宏么?

  不会,当然不会。

  拥立之功虽好且大,可是其中难处更大。最大的一桩就是人选问题了,正德的出⾝在所有的帝王中,算是很异类的,因为他是独生子。

  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帝王家就更不可能了,其中的翘首就是汉朝的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刘备的祖宗,据说这人有一百多个儿子…可偏偏弘治就是个异类,他只有张皇后一个老婆,而且也只有正德一个儿子。

  因此,朝臣们也只好郁闷的痛恨自己生不逢时了,若是弘治跟那位中山靖王换一下,赶上今天这样的局势,那就好办多了。

  当然,皇帝没有兄弟,也不是说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正德没兄弟,弘治可是有的,甚至还可以再往前追溯,天底下别的都少,宗室却是多的遍地都是,从里面挑一个不就结了?

  可这样一来,却是又涉及到了第二个大问题,那就是:文臣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的。

  闵珪和刘大夏不对付,除了格问题,也是因为兵部和刑部地位相当。在永乐年间,大学士本来不过是个五品的官,相当于皇帝的文书而已,而洪武年间又废除了丞相,所以,当上了六部九卿,也就是到了文官的顶点。

  不过,土木堡之后,勋贵、武将势力元气大伤,文官趁机上位,大学士渐渐变成了无名有实的丞相,到了弘治年间,首席大学士,也就是华盖殿大学士,已经是名副其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因此被称为首辅。

  于是,六部九卿也就有了上升的渠道。而官场的升迁,向来就讲究排资历,一切都得按部就班的来,就算是大学士这个没有名分的官职也一样,比如:需要翰林出⾝,进士及第更不用说,诸如此类。

  而六部虽说是一体,可其中却也分⾼低上下。礼部是名义上的最⾼,吏部是实质上的魁首,兵部、刑部、户部相差不多,户部由于油⽔丰厚,所以地位略⾼,而工部则是除了油⽔什么都没有,排行最末。

  要想成为大学士,多半要在礼部尚书那个位置走一遭,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地位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所以,刘大夏和闵珪,韩文和张升,相互之间都是不大对眼的。

  此外,除了直接竞争对手,还有占着位置的人,或者潜在的…引申开来,可以说,⼊了朝堂,对手就无处不在了。

  在这样的情势下,若是对付天子或者天子近臣,众人还能勉強齐心合力,可若是拥立这样的大事,那这些人立刻就会四分五裂。连诛杀谢宏这样的功劳,都能劳动刘大夏这个兵部尚书私下里去抢,何况是拥立这样的擎天之功?

  若是正德有兄弟,而且还没出京,那还好办,大伙儿既然能达成正德昏庸的共识,那就别无选择的去拥立那个亲王便是。

  可既然没有,那就⿇烦了,藩王多,而且太多了,若是在座的都把心里的人选说出来,恐怕会有五个以上的选择也未可知。

  李大学士祖籍湖广,所以跟兴献一脉是比较有渊源的。当然,大明律噤止朝臣私下结藩王,往来什么的,也没人看见;李大学士自然不会犯噤,也没人敢说。

  刘大学士比较喜古玩,可那种爱好比较烧钱,而宁王据说很有钱,而且很识相,所以…

  谢大学士和代王,尚书们跟…

  总之,各有其好,不一而⾜。没有天生的名分,就算是遍地开花,到处送礼的宁王,也没办法让大部分朝臣都属意于他。众人说起拥立之事时,自然不会有统一的意见了。

  这些关系错综复杂,说都难以说清,可曾鉴在朝堂默默观察了几十年,却是心里有数的,并且也分析给了谢宏听,谢宏也依此定计。

  只要他不做的太过火,这些朝臣之间的纷争就不会消弭,而他就能从中取事了。至于打石文义和孙松的嚣张,那也是谢宏故意做出来的,他就是要让别人怕,这样再有人想算计他之前,就要仔细思量一下了。

  截至目前,他这招是成功的,至少刘大夏今天就被他吓住了,最后关头都没敢出场。其实他要是真现了⾝,谢宏也是不敢打他的,这老头都七十岁了,万一打死了,那可是死个尚书啊就算没打死也不行,当朝尚书哪能随便打?

  没当过大官,总也见过大官跑,谢宏明⽩六部尚书意味着什么。如果是后世的**出京逛,打个县长不算个事儿;打个‮长市‬八成也能抹平;可要是打的是个省委常委之类的,或者⼲脆更大一点,就算是**他也扛不住啊。

  这种重量级的‮员官‬是只能智取的。若是真动手了,正德力很可能都没用了,而张太后想必也是要出面的。

  谢宏的‮狂疯‬是装的,吓住了很多人,可他自己却清醒得很,他靠的就是曾鉴的分析,知道如今的情势下,只要他不太过格,近对方的底线,文官是不会孤注一掷的。

  曾鉴的分析是正确的,谢宏的对策更是很有效。

  刘大学士表了态后,户部韩文也沉昑着开了口:“此事⽇前也是有过商议的,距今也不过月余罢了,那法子见效是慢了些,想来宮中也有些积蓄,不过,似乎也没有必要横生枝节吧?”

  这些天韩尚书又是风光又是头疼,可对于当⽇自己的提议还是颇为自得的,也觉得刘大夏实在是多此一举,丢了面子也是活该。

  众人虽不懂温⽔煮青蛙的道理,可韩文的提议却都是赞同。慢慢收紧套索,最后得正德走投无路,总比现在直接闹起来強。正德变得強项,而谢宏又是个刺猬,跟他们来硬的又何必呢?

  刘大夏却是不満了,横生枝节说的不就是他么?老头冷笑道:“韩尚书有自信就好,不过,事情恐怕没有那么顺利,本部堂今天虽是受了挫,不过,却也有了些发现,兴许韩尚书你那法子…”

  “哦?”韩文愕然看向刘大夏,其他人虽没出声,可也都是注视过来。

  刘大夏见众人惊愕,他微微有些得意,一拂长须,就要说话。

  “好了,各位休要再做口⾆之争,韩尚书⽇前的提议大有道理,有甚争议,待到朝会时再说便是,今天就此散了吧。”众人愕然相顾,却见抢在刘大夏之前说话的是李东

  虽然他的话很突兀,众人心存疑虑,可众人中,地位在李东之上的只有刘健,而刘健这时却是闭目不语,众人也都无言,纷纷起⾝告辞离去。

  刘大夏倒是心有不甘,可他却看到李东丢了一个眼⾊过来,刘大夏虽是对刘健还有些不服气,可对李东却是佩服得紧,心知李东此举必然有些缘由,于是也没有提出异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