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乌纱 > 段三四 辽东

段三四 辽东

目录

  祝福书友们佳节愉快。

  熊廷弼⾝为辽东经略、蓟辽总督,负责明朝东北方向的‮全安‬事务,现在后金严重威胁明廷‮全安‬,他被言官‮烈猛‬攻击也在所难免。熊廷弼也清楚自己责任重大、脫不了⼲系,如果后金军队再次兵临京师,那他就更不好说话了,就算有张问保他也难以开脫。

  所以熊廷弼很快向朝廷上书,提出了“三方布置方略”奏章在冬月底到达了通政司,然后內阁、司礼监、兵部都知道了这件事儿。

  “三方布置方略”:一,在山东登莱地区与天津各设巡抚,派驻重兵,多置舟师,以备渡海;招集归附之众,拣团练,以图进取“为辽东恢复计,必先收拾辽东之人心,而为人心收拾计,必从其心之所系望而伤情者,有以劝感之。”

  二,联络和扶持抗金的辽民义军,东山矿徒能结聚千人的,即授为都司;五百人者,授守备之职。

  三,联络朝鲜。要求朝鲜兵,助明兵声势;另外把逃到朝鲜的辽民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别为一军,与朝鲜军合势,跟登州、莱州声息相通,遥相呼应,因而形成了从山东半岛与朝鲜两个方面对辽南的夹击之势。

  这份奏章一改被动防御的观念、暗含攻击,深得张问之心,张问立刻通知各部堂官集会廷议。

  张问的骨子里有一种锐气,他更喜主动出击,所以当熊廷弼提出这种积极的战略奏章时,他心里是比较赞同的;张问还有点好大喜功,他认为熊廷弼这个方略还过于保守:朝鲜国这样赢弱的小国对后金毫无威胁力,扶持辽民义军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暂时还是小打小闹。

  如果条件允许,按照张问的想法,肯定会布置大军进⼊辽南直接打击东夷后方,打正规战、正面硬碰才是张问的一贯作风,他也只擅长这个。

  问题就在于没有钱,组建京师西大营、负责‮权政‬核心的‮全安‬,几乎已经挖尽了朝廷目前最大的潜力,张问短时间內再也没有办法组建出一支辽南军团。所以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方略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力度不够,但是完全是考虑到了实际状况。

  其实张问一直就认为辽东问题的进取路线应该在辽南,这一点与熊廷弼不谋而合。所谓道同则至合,除了在倒魏过程中熊廷弼和张问战同一阵营时结下的情,这种道同也是张问一直在朝廷里向着熊廷弼的原因之一。

  腊月初,廷议通过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略”內阁票拟着熊廷弼即可施行,并象征地追加军费五万两表示支持熊廷弼的主张。

  对于辽南的局势,张问的二夫人沈碧瑶的到京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沈碧瑶为张问生了长女,她在张府的地位应该仅次于正室夫人张盈。

  沈碧瑶是腊月到达京师的,正赶上与张问团聚过年。张问叫管家曹安在张府园子里为她安排了单独的别院,别院在园子东北角…西北角还有个别院,住的是韩阿妹,韩阿妹的表姐穆小青在西大营里拥有兵权;而沈碧瑶的到来,住处与韩阿妹遥相呼应,注定又是张府另一个重要的角⾊。

  东北别院里小桥流⽔,环境清幽,正合沈碧瑶的喜好,张问专门菗时间去看了他两岁的女儿张瑾初。

  张瑾初的啂名叫翠丫,⽪肤⽩里透红、大眼小嘴十分可爱。翠丫看着张问咯咯笑了起来,张问顿时喜爱非常,越看女儿的五官越像自己,便要去抱她。

  不料翠丫顿时回过头,去搂沈碧瑶的脖子,叫道:“娘…”好像不想让张问这个“陌生人”抱。

  “啊,翠丫会说话了!”张问喜道。

  沈碧瑶摸着她的小脑袋,说道:“都两岁了,会说一些简单的字。翠丫,叫爹。爹爹…”沈碧瑶指着张问教她。

  翠丫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张问,半天不出声,张问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十分期待。这时沈碧瑶又教了一遍,翠丫突然咯咯笑了一声,开口学道:“爹爹!”

  张问第一次被叫爹,顿时⾼兴万分,他随即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穿着红线的⽟来,挂到翠丫的脖子上:“上面刻着你的名字,瑾就是⽟,翠丫就是⽟。”

  “爹爹。”翠丫新学会了一个词儿,又叫了一声。

  这时沈碧瑶又说道:“翠丫的二姥爷也说她像一块⽟,也送了一块。”

  张问道:“二姥爷?是谁?”

  “沈光祚,我称呼二伯,现在是户部侍郞,他的⽗亲和家⽗是堂兄弟。”沈碧瑶淡淡地说道。

  “哦!”张问恍然道“沈光祚我知道,他好像是刚就任的户部侍郞…我说吏部尚书崔景荣怎么会提拔沈光祚做户部侍郞,原来我无意间还想了一下、或许是他崔景荣的亲戚,没想到是我的亲戚!嗯,这个崔景荣还会办事的…”

  沈碧瑶淡淡地微笑着,她虽然已经是生过孩子的女人了,但是看起来依然清丽得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一般,她的神态一直都很淡然,仿佛不太善于与人往,也不太容易流露出什么情绪来,她淡淡地说道:“二伯回京之前是做山东布政使。这次我到京师,他托我向相公求一件事,如果相公有难处,我就回了他。”

  张问心道,这些亲戚就是自己的羽,为什么不扶持他们?其实沈碧瑶的⽗亲沈云山能够创下这么大的家业,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可惜丈人沈云山已经许多年不问俗事、专心修仙去了。张问想罢便慡快地说道:“只要是我能办到的事儿,定会尽量帮他办妥。”

  沈碧瑶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不参杂一丝杂音,她平静地说道:“二伯有个外侄叫姚郞先,在辽南⽪岛、獐子岛一带招募义军,进击镇江义州等镇。二伯想让朝廷给姚郞先一个总兵的官衔,以此名正言顺,并可以得到朝廷的支援。”

  张问立刻说道:“这是好事啊!朝廷已经廷议通过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方略,姚郞先能够在朝鲜边境组织义军,不仅深怀大义,而且符合朝廷的方略…这件事你回复沈光祚,只要姚郞先有所建树,官职的事儿包在我的⾝上。只是,如果要给他兵饷,可能有点困难,现在朝廷的财政非常紧张。”

  沈碧瑶道:“兵饷相公不用心,既然二伯开口了,我会派些懂得经营的人去帮助他。如果在朝鲜西岸有了落脚点,与朝鲜的海贸中可以获利‮大巨‬,而且可以收取船只过境的税利,他与沈家分红,⾜可以支撑兵饷。”

  张问听罢想了想正⾊道:“你们家虽然是商贾世家,但现在你是我的女人,沈家就不能是纯粹图利的商贾,在海贸的时候,切记不能资敌后金!特别是粮食、盐、茶、兵器等对敌国的噤运物资,绝不能卖给东夷!”

  沈碧瑶淡淡地说道:“相公多虑了,妾⾝与相公休戚相关同为一体,相公当国,妾⾝岂会做得不丧失之事?”

  张问欣慰道:“碧瑶识得大体,令我宽心。你放心,有我为你们做主,‮钱赚‬的机会还能少么?现在你到了京师,京师是天下钱粮集中之地,只要碧瑶有心经营,官府这边我会帮你疏通。”

  沈碧瑶道:“家⽗说为商者须要注意两件事,一是诚信,二是宽以待人。京师各行各业都有人经营,妾⾝如果倚仗相公的权势挤兑别人,定会遭来他人忌恨。不过,妾⾝最近确实现了另一个商机,相公如果能给工部的人知会一声,此产定然有利可图。”

  张问道:“你先说说,是做什么的?”

  “煤(以前叫石涅,《本草纲目》问世之后,就通常称作煤了)。我到京师之前,叫人详细考察过,京师并没有较大的财团经营这个行业,所以煤生意在京师是一个空缺,我们正好率先经营,也不会引人忌恨。”

  张问在这个方面没有长处,便好奇地问道:“煤可以赚大钱?”

  沈碧瑶点点头道:“当然,煤可以代替烧柴,京师至少有八十万人口,这是多大的生意;煤还是炼制铁器所需的材料,如今朝廷常年打仗,兵器制造很多,特别是天津卫制造局,专门为朝廷制造火器,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煤或木材,如果相公能从中帮助,让兵器制造局等朝廷部门专门从沈家商行进货,那咱们真不愁没有生意做。况且有了我们提供稳定的货源,对朝廷节约开销也是一件好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