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金童玉女演义 > 第六十七章 登临居庸关

第六十七章 登临居庸关

目录

  天雄他们带着饥肠辘辘的⺟女二人,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小镇,把马匹牵到车马店里让喂了。门外就有饭店,他们进去坐下,天雄让给⺟女们一人端一碗面条,招呼她们慢慢地吃着。然后,他们也是一人一碗面条,津津有味地吃着。⺟女二人饿过了头,天雄没敢让她们多吃。吃了饭,喝了面汤,渐渐地,她们脸上有了⾎⾊,有了笑容,人也精神起来。特别是那女孩,要了点⽔,洗了洗脸,⽩嫰的脸蛋上便点缀着两朵‮红粉‬的桃花,这便突出了一个字:俊。

  女孩瞅瞅天雄,凑巧这时天雄的目光也瞥了过来,就在这对视的瞬间,女孩想起在路边接受男孩喂饭的情景,不免‮涩羞‬起来,自然加重了脸颊上的红⾊,两朵桃花显得更鲜了,这便突出了另一个字:俏。

  芳莲吃了一碗面条,觉得有点‮热燥‬,不过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脸蛋是什么颜⾊,可一看那女孩俏丽的桃花似的脸庞,再看看天雄有意无意地对着女孩的一瞥,心里不免忐忑不安起来。芳莲瞅了个机会,靠近天雄,对天雄指指自己的脸蛋,指指那女孩的脸蛋,然后把两个拳头的拇指并拢起来伸给天雄看,意思是让天雄把她们两个作比较,看谁长得好看。天雄是何等聪明的人,自然猜出了芳莲的嫉妒心理,他便其所好地指指芳莲,伸出一个拇指,指指女孩,伸出食指和中指,芳莲便会心地笑了。

  看着芳莲和天雄的小动作,蕊莲是乐不可支,但是对于这样的事情,她不好意思张扬,只是对天杰努努嘴,挤挤眼,让天杰快看热闹。然后,蕊莲指指自己,指指女孩,让天杰作出判断。天杰自然对蕊莲伸出拇指,对女孩伸出小拇指,蕊莲甜甜地笑了。

  他们骑马继续向涿鹿前行,⺟女的精神已经恢复,⺟亲和芳莲共骑一匹马,女儿和蕊莲共骑一匹马,沿途绮丽的风光昅引着他们的视线。这里处于太行山和燕山汇的尽头,树林茂密,郁郁葱葱,山花烂漫,野草丛生。桑⼲河快地奔流在蒙古⾼原的边缘,大片大片的⾼山草甸一直延伸到清清的河边,放牧的人悠闲自在,羊肥马壮,牛儿哞哞,⺟女俩流露出羡慕的眼光。桑⼲河不远千里奔流而来,至此已经筋疲力尽,涿⽔、洋河急急地赶来融汇,这便有了一片肥沃平原,葱绿稻田,鱼池藕塘,真可以称作塞上江南了。可惜面积不大,只能富裕一方人家了…

  女孩儿跟芳莲娓娓动听地叙述着涿鹿的历史,那是她做私塾老师的舅⽗讲述给她的。女孩讲述的时候,瞥了一眼并排走着的天雄,声音便提⾼了许多。

  那是上古时代,⻩帝与炎帝为争夺地盘,在涿鹿展开一场大战,炎帝失败退走了。后来,来了一个蚩尤,特别厉害,接连几仗,打败了⻩帝。⻩帝重振旗鼓,与蚩尤决一死战,前后打了四五十仗,直杀得天昏地暗,⽇月无光,⻩帝终于斩蚩尤于乔山之下,⻩帝也成了‮国中‬第一代天子轩辕⻩帝。

  天雄他们听了,十分动,脑海里便始终闪动着⻩帝大战蚩尤的场景…不知不觉,暮⾊苍茫,到了涿鹿,⺟亲见到哥哥和嫂子,女孩见到舅⽗和舅⺟,说起一路逃难情景,大家不免抱头痛哭起来。舅⽗、舅⺟再三感谢天雄他们的救命之恩,并要设宴款待他们。天雄看他家并不富裕,便婉言谢绝,并说明情况,便牵马前往驿站。舅⽗热情地给他们带路,女孩也坚持要送送他们。进了驿站,女孩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天雄面前,眼泪直流:大哥哥,救命恩人,要不是你们搭救,我们⺟女早就没命了…

  女孩还要磕头,天雄把她拦住了,女孩哭哭啼啼的非要磕头不可,两人拉拉扯扯地僵持不下,芳莲过来帮着天雄劝女孩,女孩坚持非要给天雄磕头不可。女孩的舅⽗说话了:这孩子从小就很固执,她认定了的事情,就非做不可。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看你们也不用拦她,就让珍珠给恩人磕上几个头吧。

  珍珠?天雄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更加证实了自己看到的秘密。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女孩不就是在两个耳垂下长着两个极小极小的近似透明的“珍珠”吗?因为珍珠太小,若不细心看,还发现不了。天雄想:女孩这样细小的秘密都被自己发现了,偏偏在她饿昏之时又碰上了自己,也许这种种巧合都是一种缘分,那就大大方方地接受她的感谢,让她磕头吧。

  舅⽗让天雄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芳莲也不再阻拦,珍珠理理头发,整整⾐衫,便跪在地上,双手伏地,朝天雄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芳莲搀扶了一下,她也就顺势站了起来。珍珠在站起的同时,瞥了天雄一眼,天雄也在恭恭敬敬地接受着她的磕头,她冲他‮媚妩‬地笑了…

  舅⽗说:从涿鹿出发,向东走100多里就是居庸关,游览了万里长城,向东南100多里就到了幽州。明天奔居庸关去,我给你们当向导。

  珍珠说:舅舅,我也跟大哥哥、大姐姐一块去。

  天雄说:谢谢大叔,谢谢珍珠妹妹。

  早晨,天雄从驿站里牵出六匹马来,账目已经结算。明天,舅⽗和珍珠从居庸关回来,两匹马是要归还驿站的。六个人,一人一匹马,向居庸关进发。珍珠很聪明,也有胆量,昨天骑了半天马,今天已经会骑了。涿鹿通往居庸关的是大道,虽然要跋山涉⽔,还是走的很顺当,半下午就到了居庸关。他们在驿站里吃了饭,嘱咐把马匹喂了,便一同出来游览。居庸关是一个大的关口,城关內有许多居民,一些是本地居民,一些是外地经商的,还有一些是驻军‮员官‬的家属。现在是和平时期,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还有胡人来买卖东西的,穿的奇装异服,说话滴沥耷拉,一点也听不懂。虽然现在和胡人和睦相处,居庸关仍然驻扎着军队,要登城楼,上城墙,还得和驻军联系一下。众人进⼊瓮城,天雄向一个年轻的士兵招招手,那士兵一看,天雄、天杰服饰豪华,⾝佩宝剑,英姿发,知道不是一般人物,连忙上前去。天雄出示文书,说要登城巡视,那士兵一看上面盖有皇上⽟玺大印,哪敢怠慢,立即汇报给守城的头目,那头目连文书也不去看,便恭恭敬敬地请他们顺着马道登上城墙。城墙是厚大的青砖砌成,由于年代久远,经过风吹⽇晒雨淋,墙上长満了青苔,杂草,布満了一块一块地图似的⽩⾊痕迹。

  众人登上城墙看去,北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苍苍茫茫、层层叠叠的燕山山脉,不免涌上来一片历史沧桑之感觉。

  头目请他们登上城楼去观望,他们便鱼贯而⼊,一级一级地登了上去。上到二层望去,似乎比一层望得远了许多,等到登上三层,果然视线开阔,一瞻千里,悠悠⽩云,浩浩蓝天,渺渺山脉,尽收眼底,众人皆感叹不已。天雄感慨万千:各位,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里虽然是居庸关城楼,可是登楼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初读《登鹳雀楼》只是觉得意境深远,不落俗套,使人耳目一新。再次朗读,就知道他写的不仅仅是风光景物,而且把人世哲理也概括进去了。今⽇一层一层登上居庸关城楼,极目远眺山脉,⽩云,更印证了《登鹳雀楼》无比⾼超的写作技巧。

  天雄说着,便动地朗诵起来:

  ⽩⽇依山尽,

  ⻩河⼊海流。

  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蕊莲笑盈盈的:各位,我提一个问题,大家来猜一猜。这四句诗,按意思可以分成两层,前两句为第一层,后两句为第二层。你们猜,这两层诗句,分别是在鹳雀楼的第几层写成的?

  天杰笑了笑:蕊莲妹妹,这还用猜吗?一层是在一层写的,二层是在二层写的,写完以后,一层、二层是在三层朗读的。

  天杰一番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芳莲说:不然,一层是在一层、二层写的,二层是在三层写的。

  蕊莲笑了:此话怎讲?

  芳莲说:王之涣在一层看见太落山了,写了第一句,就没词了,写不下去了。然后他继续向上攀登,到了二层,望着滚滚奔流的⻩河⽔,脑海里便涌现出第二句。这时,又没词了,便继续登楼,到了三层,四处眺望,豁然开朗,便写了二层的两句诗。

  蕊莲连连点头:姐姐猜想得很有道理。

  珍珠微微一笑:我是这样猜想的。一层、二层都是在三层写的。我们似乎看见,王之涣和朋友们,一边登楼,一边眺望,一边谈论,一边构思,等到了三层,扶栏远望,感情,浮想联翩,两层意思,四句诗歌,全都奔涌出来了。

  蕊莲频频点头:好好,珍珠妹妹猜想得最为合情合理。

  天雄说:不然。对于珍珠妹妹的猜想,我不敢苟同。登鹳雀楼,心境平和,刚进⼊楼內,遮遮掩掩,无法看见很多景物,所以一层无诗。到了二层,凭窗眺望,看见了⽩⽇西坠,⻩河奔流,感情涌动中,自然有了一层的两句诗。诗人这时还想看到更远更多的景物,也就顺势向上攀登,到达楼顶部的三层,当他极目远眺时,二层的两句诗便顺理成章地产生了。

  蕊莲不断地点头:对,对,大哥猜想得最有道理,最合情理。

  直到这时,舅⽗才说了一句话:你们的猜想,真让我开了眼界…呵呵…

  

  

  

  上一章 金童玉女演义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