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民族
李东与徐光祚自然都是⾼兴不已,拍着脯保证,一定尽快拟出章程,呈到圣驾前御览。
这浩浩的彻查贪腐的行动,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时间,奉天殿內喜鼓舞有之,忐忑不安亦有。
只是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件事,子龙却又突然从御案之上,拿起一个卷宗,朗声说道:“诸位臣工,可有人知道,朕手上这卷宗,却是什么吗?”
“陛下不说,老臣等自然无从知晓!”对于子龙,李东已经明⽩,直言说话,子龙都不会怪责的,因此既然不知,李东也索带头就说了出来。
果然,子龙没有在意下面群臣不知手上是何物,而是直接在御案之上,摊开卷宗,说道:“这卷宗是我从锦⾐卫的档案那边取来的,记载的,却是从太祖年间起,一直到弘治朝的民回暴的事情!”
“哦?”李东脸⾊不动,却是颇为疑惑的问道“民回暴?陛下这是何意?”
“这些暴,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死了无数的人,不单是有我汉族百姓,就是民回,也是损伤不少!”子龙却没有正面回答李东,而好似自顾自的一般说道“朕看了之后,极为痛心,一直在思索,为何从太祖时期起,一直到弘治朝,这民回就一直暴!诸位臣工博学多识,想必有以教我!”
“这…”别人不知道,李东哪里不知道,这风月帮,就是民回帮派,而帮主马风月又与子龙是何关系,当下他却敏锐的感觉到,子龙可能有些什么事要宣布,在不清楚这位新皇帝的意图之前,他却不想引火上⾝,因此却明智的没有说话。
他不说话,却让其他有些大臣误解了,以为李东答不上来皇帝的问题。
其中有野心的,正想露露脸,当下就有大臣出列说道:“回陛下,这自元朝起,那些蒙古鞑子把天下万民分为四等民众,其中蒙古人自然为第一等,⾊目人,也就包括现在的民回为第二等,北人为第三等,南人却为第四等!
每一等级之间,壁垒森严。第一等、第二等的民众更是可以对第四等的百姓任打任杀,随意处置,而没有丝毫过错!
如此过了数十年,两方百姓早就积怨甚深!到了我太祖起自布⾐,帅天下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蒙元。
那些蒙元时期的受益者,上二等的民众自然视我朝如仇寇。
其中民回本为第二等人,却不得不放弃特权,不甘之下,有些暴,实属应有之义啊!”
对于蒙元的这种匪夷所思的四等政民策,子龙也是听婉儿提起过。当初他听到的时候,还在感叹蒙元的统治者是完全没有脑子么?
这等把民众割裂,在民众之间肆意的制造矛盾的政策,却哪里是长治久安之计,实是自取灭亡之策。
只是他怎么,却也没有把民回问题,归结到这四等民的政策上来。毕竟他所知有限,却哪里能分得清,民回与⾊目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不同。
他今⽇在朝堂说起这民回暴的事,其实也很简单,只是想说自己分析卷宗发现民回暴的结所在,然后尝试去解决这件事。
可如今这位不知名的大臣说的头头是道,就好似自己的分析是错,而他所说的民回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才是对的一般。
但如果民回却是因为失去特权,才一直处处与大明朝廷作对,那么却也有些不对。
毕竟如果说太祖时期的民回,还是从蒙元遗留下来的特权阶层,这还能令人信服。
可弘治时期的民回,却已经繁衍了好几代,许多人生下来,本就没有听过蒙元士气⾊目人的辉煌,更遑论知道这⾊目人与民回之间的隐约联系。
因此太祖时期的民回暴,或许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可弘治时期的民回暴,不一定有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子龙却也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把这自己所想,大部分都说了出来。
那员官本来不过是想表现一番,显示自己的卓越见识罢了。不管子龙说的对与不对,在子龙⾝为君主的情况下,他不能,也不敢去明目张胆的反驳。
更何况,子龙所说的,却也是对他这等民回暴的问题,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最好的反击,他听了之后,也是不噤反思起来,良久之后,只得苦笑一声,⾼呼一声“陛下英明”然后退⼊了班中。
他这一退下,却也是让朝堂炸开了锅。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不说都学富五车,至少都是有本事的能人,不论他的本事是正是琊!
如今这经历过大劫的陛下,非但突然对政务上了心,还在朝堂之上,公开与一名大臣讨论起民回暴这种政务的问题来,却是让诸位大臣眼前一亮。
拒谏怠政的皇帝,才是最让他们头痛的,而像子龙这样,能够与大臣讨论,还能听取大臣意见之后,再进行讨论的皇帝,才是让他们⾼兴的。
因此一个大臣刚刚铩羽而归,却让更多的大臣都跳出来,一个个的都是尽自己所能,去思考,去提出这民回暴的种种可能来。
可他们或许在庙堂太久,说了许多原因,却终究不是子龙要的答案。
可子龙也是面带微笑,一一听取之后,又反思良久,觉得有理,就记录下来,没理的,却也是找出其中漏洞,反馈给大臣。
一时间,这以往争执、吵闹的朝堂,倒第一次出现这种君臣相谐的场景。令得李东、杨廷和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差点也忍不住出头说话了。
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大部分观点都已经被说完。
子龙见下面群臣渐渐都说完,不噤也是有些疲累的了自己的太⽳,再好好看了看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然后才一脸笑意的说道:“今天朝会,能与诸卿讨教,倒真是一大快事,⽇后但有什么要说的,要进谏的,诸卿都可以与今天这般,不必忌讳!朕今天下旨,有朕一⽇在位,不以言者⼊罪!”
其实在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就曾经形成过不成文的规定,不以言者⼊罪!
可是太祖的规矩,一来针对的是负责监察的都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二来因为历任皇帝情不同,这条政策的执行自然也出现了不同的偏差。
但今⽇子龙郑重其事的下了这道旨意,非但是強调了这个言者无罪的政策,更是把这个范围,从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给扩大到了整个官僚阶层。
这让这些自幼读儒家经典,信奉君王虚怀若⾕,善于纳谏的大臣们都是⾼兴不已,就是李东,也是脸上罕见的布満了笑意,抚须微笑,看着子龙満是満意。
而李东更是出面,领着群臣一起,对着子龙山呼万岁,在庆幸有子龙这么一个好君主,出现在了大明衰败之时。
等受了李东领着群臣的这一礼之后,子龙等群臣稍微冷静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说道:“朕刚刚与诸卿讨论了诸多民回暴的种种可能,其中有人意见虽然朕不认同,可有些意见,倒真是让朕眼前一亮!
诸卿方才说的,朕觉得对的,都已经记录在册,待得朕差人去查访清楚,然后再针对这些意见,分别嘉奖一应人等,并且再恳请诸卿,据这些意见,提出解决办法来!”
这倒是子龙真心的话,想起当初凤翔府民回暴,马风月一家无辜被杀,无数民回、汉民,大明将士无辜蒙难,子龙都觉得极为痛心。
他久在宁夏,也与民回打过许多道。觉得民回虽然与中原汉民信仰不同,但大部分民回,都与中原汉明一样,颇为良善。
如若继续放任不管,民回很可能还会因为某些原因,再次暴。这是子龙不想见到的,他只愿自己在位的这些年,不说能风调雨顺,至少也要国泰民安,战事不兴!
因此这些大臣所说的意见,虽然有些不切合实际,可有些倒是可以去查证一番,如果真的可行,自然要去实施的。
子龙这番话,更是谦虚到极点,又是让下方群臣感动不已,一起歌功颂德了一番,等这些客套完之后,子龙才又接着说道:
“朕想要的,不单单是你们的称颂,而是天下万民的称颂,而这天下万民,就包括了民回!
所以,在你们之前,朕就查阅了卷宗,在思考,这同为大明治下的民回,为何暴的次数,却远远⾼于我们汉民,甚至于其他的苗民等少数民族!
好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朕虽不擅长政务,可在埋首卷宗的时候,总算发现了一条民回与汉民之间的差异!”
到了现在,朝堂之上的大臣都已经对子龙极为満意,也渐渐知道,这位皇帝要说什么,因此他这么一说,杨廷和也是接下话头,说道:“敢请陛下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