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借天改明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各有心思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各有心思

目录

  ()明军夜不收刚和建虏探马一接触,马上就退回了山海关。

  山海关前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闻报发现大量建虏探马,立刻来到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箭楼观察建虏情况。

  关前已有三三两两的建虏,成群结队出现。不过建虏探马没有像在三屯营一样,近城墙。而是在shè程之外或呼啸奔驰,或停驻嘹望。

  这些建虏探马都是百战余生的人,有的甚至曾经参加过攻打山海关的战事,所以不敢拿自己的命来试探山海关守将的胆量。

  此时,天sè已晚,落rì的余晖只留在西边的天际。朱梅和徐敷奏向远处看了半天,仍然没看到建虏前锋的踪迹。

  徐敷奏是袁崇焕的亲信,因此在山海关,一直以他为首。但自从袁崇焕被捕下狱之后,他的态度迅速改变,主动好朱梅。

  只听徐敷奏问朱梅道:“朱大帅,您看这是建虏的小股探马前来sāo扰还是大举来袭?”

  朱梅没有回头看徐敷奏,皱着眉头一直眺望远方。想看清楚到底建虏来了多少人,但此时的天sè已让他看不清远景。

  过了一会,仍然一无所获,朱梅叹了口气,然后对徐敷奏道:“本帅也看不出来,可惜没有那望远镜,否则视线之內,建虏无处遁形。”

  大约十年前,由德国人邓⽟函带了第一具望远镜到大明。四年前,汤若望和李祖⽩率先翻译了《望远镜》一书介绍了望远镜的使用,原理,构造和制作方法。

  大明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制造这原本神秘的望远镜。可惜受原料所限和手工匠稀缺,望远镜一直没有普及。关宁军中只有三具,袁崇焕,祖大寿和赵率教各得其一。

  赵率教镇守山海关的时候,朱梅有幸使用过赵手中的望远镜,因而才有此一叹。

  徐敷奏的能力是有的,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跟着朱梅的语气道:“可惜了那具望远镜,可惜了赵大帅啊!”

  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朱梅和徐敷奏两人迅速屏蔽这个情绪,商量起目前的对策:“眼下只有严加防守,加大城墙和城內巡夜人数及火把数量,预防建虏夜间偷袭。不知道徐副总兵可还有其他补充?”

  徐敷奏摇‮头摇‬,然后道:“防守方面已无补充,这样,今夜就由我来值守吧。按照以往建虏行进速度估计,建虏大军到来,或许在明rì。还得朱大帅养⾜了jīng神才能应付,如何?”

  朱梅看看徐敷奏,了解他的心态变化,也不与他为难,点点头道:“那就有劳徐副总兵了,本帅回去安排城內巡防事宜。”

  山海关方面对于建虏来袭,是早有准备的,兵员,粮草都充⾜,因此,朱梅和徐敷奏都不是很担心。建虏连锦州,宁远都没能打得下来,何况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呢。

  果然,‮夜一‬无事,建虏连sāo扰都没有。但第二天一早,建虏前锋到达山海关前,人数有七八千之众,看旗号是建虏八大贝勒之一的多尔衮。

  朱梅和徐敷奏就紧张起来了,看情况还真是大举来犯,妄想打通关內外。不过,两人也就紧张而已,以前在孙承宗手下时,山海关也打退过建虏的多次进攻。说到攻城,他们并不擅长。

  多尔衮来到阵前,远远地眺望山海关。山海关并不大,但却刚好卡在出关咽喉所在,并与山顶衍生下来的长城连成一体,一直到大海上。

  山海关⾼达五丈少许,让人望而生畏。关上锦旗林立,众多明军严阵以待,多少大金勇士曾经死在了山海关的那一面。

  现在山海关的南面,又会有多少大金勇士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攻取这座关卡,多尔衮没有一点底。

  虽然连战连胜,现在又有火炮助威,但多尔衮对于攻下山海关并不看好。只是他也不会说,皇太极风头太盛,如此下去怕是以后没有立⾜之地。

  能看到皇太极去山海关前碰的头破⾎流,是他喜闻乐见的。自己的才能不输于他,差的只是资历和年纪,终有一天,我多尔衮会爬上去的。

  多尔衮是个聪明人,并没有像那三大贝勒一样明显反对皇太极的专权,力量不够強大之时,就得一直蛰伏,否则必会招来祸患,这道理他是懂的。否则当初,他和弟弟多铎早就被他们联手⼲掉了。

  多尔衮看了会山海关的情况,想了下自己的心思,然后就下令扎营等待建虏主力到来。山海关前,就让皇太极来表演吧。

  正月的北地天气,天气极冷,又无雨雪,官道地面冻得很硬,让建虏的火炮车队得以顺利行进。

  终于在第二天天sè将黑之时,走完百余里路,到达多尔衮给主力准备的大营中。

  山海关的大战一触即发,气氛极为紧张。但在京师陶瓷厂,却是一片喜庆。

  烧制出⽔泥的陶瓷工匠和前来流的琉璃工匠,炼铁工匠在钟进卫和徐光启的主持下,热烈地流中。

  会场布置在原本的陶瓷厂大堂,由钟进卫布置。他和徐光启坐在上首八仙桌的两边,安贵义坐在钟进卫一则的后面。

  他们的左边是陶瓷工匠,右边是琉璃工匠和炼铁工匠。工匠们的面前都摆着一张长桌,放着一些点心和茶,钟进卫对面的是书办,负责登记一些流结论。

  开始的时候,工匠们不敢发言。但在钟进卫的鼓励下,这些天悉钟进卫做事方式的陶瓷工匠开始发言,慢慢地带动了对面的工匠,终于开始流起来。

  徐光启已经升为工部尚书,本来不习惯和底层的工匠们用这种流方式。但谁让这是钟进卫的安排呢,所以只好陪同着。慢慢地,听着底下两边工匠的流,挠到了他的技术庠处,忍不住也揷言发话。

  话题从最初的如何提⾼温度,到如何改进新式窑,生产不同产品的新式窑有什么特点,以及选址需要什么之类的各类话题,方方面面都讨论了起来。

  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才结束,工匠们向钟进卫和徐光启行礼退出大堂。负责记录的书办过来躬⾝把手中的记录奉给钟进卫,然后退下去休息。

  钟进卫接过来一看,眉⽑一皱,标点符号还没有推广到这里。钟进卫就懒得看,把记录转给徐光启,让他来看。

  徐光启拿着厚厚的一堆记录,没想今天的讨论结论这么多,他马上命人拨亮附近的烛火,当场看了起来。

  钟进卫对于这些事上的原则,只是把握方向,提提建议,具体的就让他们这些古人去做。毕竟从实际cāo作上,他没有一点经验,比不得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和満腹才华的徐光启。

  钟进卫见徐光启在那边认真的看着,就站起来走动走动,坐了这么久,庇股都坐⿇了。忽然,他发现,工匠们面前的点心盘都空了,就哑然而笑起来。想想还是觉得现在物资太不丰富了,要是每家都不缺这个,盘子肯定不会空。

  随侍在钟进卫后角的安贵义见钟进卫一个人在来回走动,就过来凑热闹。

  钟进卫忽然发现这些天有点冷落他,就看看他,觉得这些天他出力也多,自己不在陶瓷厂的时候,都是他带着工匠们在做事,还得协调陶瓷厂的物资,也不容易。

  钟进卫想了一会,对安贵义道:“安公公,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看中兴伯怎么说的,这是咱家份內之事。皇上把咱家派来协助中兴伯,咱家就得把这份事情做好。”安贵义义正言辞地说道。

  钟进卫就当没听到他的客套话,现在无聊,等着徐光启把记录看完,就和安贵义聊聊吧。他走到刚才工匠们坐的椅子上,坐下,然后对安贵义道:“安公公,来,这里坐,我们聊聊天。”

  安贵义对钟进卫的xìng格已有了解,上回⼲爹走之前又叮嘱过他要服侍好中兴伯。所以,他也不推托,按着钟进卫的意思坐了,然后道:“不知中兴伯想聊些什么?”

  “聊什么,什么都可以聊,聊人生,聊理想。”钟进卫理所当然地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