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九十八章 造船

第九十八章 造船

目录

  正当卢俊义为⽇后的梁山大业正做科技准备,忙得如火如荼之际,从密州传来好消息,建在那里的船场花了二个月时间,已经成功的造出十艘大船和二十只小船,一个中等规模的海盗船队所必须具备的船只数量已经够了。

  卢俊义亲自带着李俊等人前去密州看了造好的船舶,发现这船在当时算是最先进的。

  大船都是用的是传承自隋唐时期南方的车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跟后来的轮船有些相像。大船长二十丈,宽三丈,船底厚二尺,二十个车轮桨,⾼三层,能蔵上千名士兵。

  这大车船上一桅只有一帆,帆面积很大,既能充分利用风力,又便于作和节省劳力。帆挂桅顶最有效,所谓头巾顶可以提吊船⾝轻快,顺风时使用头巾顶航行速度就加快。大篷下面再加篷裙,即把风帆的下风的边缘做成折角或曲线形,上部比较小而下部比较宽大,使风庒中心降低,船就不易被风吹翻。在大篷的两边加揷花,可使船⾝不欹侧,揷花多在旁风时使用。

  这船舶还特别用了开口舵和平衡舵。开口舵是为了转舵省力,造船工匠在舵面上打了许多孔,叫开孔舵,由于⽔的表面张力作用,舵面开孔不影响能,却可以减小⽔的阻力,所以开孔舵称得上是一件别具匠心的发明。平衡舵是将一小部分舵面移到舵杆前面,这样能够缩小舵面的摆动力矩,使纵更灵活轻便。

  有了车轮桨和大风帆,加上开口舵和平衡舵的设计,使得大船的航行速度直接走在时代前列,可以说,这大船可以跑出蒸汽船没发明前的最⾼速度。

  大船采用了⽔密隔舱,这是用隔舱板将船舱分成几个‮立独‬的舱区。⽔密隔舱的采用,是造船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改进了船舶结构,提⾼了船舶的能。首先,厚实的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加了船体横向強度。隔舱板实际上起到肋骨作用,从而取代肋骨,使造船工艺简化和船体坚固。其次,⽔密隔舱提⾼了船舶抗沉能力。倘若发生意外,船舶触礁漏⽔,只进坏舱,不影响其他船舱,船舶不会立即沉没,赢得宝贵的抢修时间,船舶的‮全安‬能得到极大提⾼。由于分舱,不同货主可以同时到不同舱位装货或取货,提⾼了装卸效率,货物也便于保管。正是因为⽔密隔舱的采用,使‮国中‬海船比外国海船先进。

  卢俊义回忆自己看过的一些航海方面的书籍里提到过,直到十八世纪末,⽔密隔舱结构才开始引起西方重视。一七九五年,本瑟姆将军改造英**舰,采用了“免得进⽔沉没的隔板。”英国人误以为这是本瑟姆将军的发明,本瑟姆将军公开声明:“这是今天的‮国中‬,也是古代的‮国中‬所实行的。”此后,‮国中‬发明的⽔密隔舱结构逐渐流行于欧美,乃至世界各国。如今,无论是载重数十万吨的油轮,还是潜⼊深海的核潜艇,虽然制造材料改为现代化的金属,但內部结构仍然采用的是⽔密隔舱结构。

  采用了⽔密隔舱结构后,也方便于在里面做隐秘的內仓,在內仓里放置兵器和火器,遇到现阶段还算強大的宋军⽔师就装成商船,遇到其他小船队,就从內仓里拿出兵器劫掠。

  这些船的船型和船壳结构是由龙骨所决定的。龙骨由首龙骨、主龙骨和尾龙骨三段通过榫卯连接而成,处于船壳底部的正中。船壳由龙骨逐步向两侧呈弧形状展宽,船壳板之间采用榫卯式搭接与平接,从而形成阶梯状,并用竹钉、铁钉和锔钉加固,接用⿇丝和桐油灰等捻料腻密。船的横断面呈“V”型。龙骨装置在尖底下端贯通船只首尾。这船尖首尖底利于破浪前进,而底尖吃⽔深,稳定好,还容易转舵变向,能在狭窄和多礁的航道上使用。所以,这种构造的船舶也是当时海洋各条航道上最活跃的船型。

  最重要的是它还用了指南针,采用的指南针正是采用沈括提出的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制出的。虽然跟后世的指南针比起来耝制滥造,但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有比没有好太多。

  而小船则用的是大船造完剩下的木料造成的,长约五丈,船头和船尾小而且尖,船底尖,十桨,能乘坐五十人,专做騒扰和打捞战利品之用。

  卢俊义不愿意像后世的満清狗皇帝一样到处微服私访,好像英明神武的无所不能,他不愿意给下属瞎出主意,每一个超前的主意也要得到这个时代的专家们的认可才好施展下去。他不愿让自己成为自己最恶心的那种仗着有一个庞大的幕僚团就到处指手画脚的帝王,殊不知那些幕僚里面有太多脫离劳苦大众一心谋求小集团利益的蝇营狗苟的家伙,听从这些幕僚的意见给下面造成不必要的庒力,这种愚蠢的行径真是不好。

  他这番前来造船场也只是为了给李俊等人送行,顺便看看船舶的能。看后就提了一个小小的意见。卢俊义不太懂得现代船舶技术,对这造船工艺也提不出多大的意见,只是想起后世海上的钢铁长城,觉得这些木质船只遇到对方用火箭攻击怕是避无可避,一旦遇到火器攻击怕就是船毁人亡的下场啊。就给船场提出意见说,最好是在船上包裹一层铁⽪。

  船场的主事卢俊游听到卢俊义的意见后,挠着头⽪苦恼道:“如此这般,这船太重了,怕是会沉没,浮不上来了的吧。”卢俊义心道,怎么找这样一个不懂得浮力原理的家伙过来造船啊,又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谁懂得这个,都以为用钢铁造船,船会浮不起来的。看了看旁边的李俊等人一副十分惑的样子,心中大为不解,宋朝的航海能力很強的啊,铁⽪船应该早就出现了,不应该让自己来做启蒙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