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言情 > 最后一个道士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另一种道士

第二百九十六章 另一种道士

目录

  查岩下葬后的一个月里,查文斌没有出过大门一步,这种中年丧子的痛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那时候他已经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是如何被人掌握。他能救得了别人,却救不了子女,他能渡得了亡魂,却也渡不了自己,天命所归这张看似无情的网一直笼罩着他动弹不得。

  试问天下的道士又何止他查文斌一人,古今落到这般田地的怕是再无第二。有的人在经历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便一蹶不振,或向命运低头,或向老天妥协,苟延残的聊度余生,待油尽灯枯之时叹一句了结。有的人则是在磨难中不断的自我成长,每一次跌倒后还会重新爬起来等待下一波来袭,哪怕伤痕累累。

  查文斌他显然是属于后面那种人。

  一度也有很多人来劝说他放弃那⾝道袍,只要脫掉道袍他便和那些早出晚归汗滴禾下土的农民没有差别,但是他不,他的道并不是为了讨个生活,而是彻底走向了同命运的对抗。

  那时候浙西本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道士,有的道士现在也还继续着当初的职业,这些人和查文斌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一个做道士是职业,查文斌做道士则是⼊道,这些人平⽇里跟查文斌是不怎么往来的,俗话说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可这群人惹出的货也有没办法需要让查文斌来收拾残局,当年我姑婆那一次过仙桥失败便是拜这类“道士”所赐。

  ‮国中‬有道教,也有道士,但是道士不一定是道教徒,三百六十行里头,道士这算一行,平⽇里做得是有卖有买,换钱糊口,混得好,还可以讨老婆生儿子,这种道士也是在改⾰开放前广大农村地区最常见的。

  这些“道士”⾝上有些本事,学的杂但不精,会画符却不一定能念出完整的咒语。没有正儿八经的拜过山,也没有道观,师傅通常也不是职业道士,绝大多数的连老子的《道德经》都没有看过,更加别说需要早上起来作功课。

  没有接到活计的时候,他们也许是农民也许是小商小贩,更或者是处蹭吃骗喝的江湖混混。这些人做法的时候不讲究,手上的家伙事倒有一套,青铜做的铃铛那是镇上的铜匠收工打的,所谓的桃木剑到底用的是啥木料谁也不好说,谁家有个丧⽩事可能就穿了条⽩⾊破汗衫来了,腿子上兴许还沾着⽔泥。

  法事完毕,有说有笑的先去宴席上喝得个脸红脖子耝,下午继续一手扯着腿一手摇着铃铛绕着棺材板板继续念那带着浓浓口音教人不懂得话语。

  这些道士通常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负责吹唢呐的吹唢呐,负责敲鼓的敲鼓,敲着打着每逢**的时候,大家再一起开口唱着念着。那些其貌不扬的“道士”们,你可能觉得眼,这不是昨天还挑着二百斤⽟米子走十公里的山路的隔壁村大叔吗?

  这些人平⽇里各自忙着各自的家事,到有活的时候互相一齐聚,这外块钱便开始挣起来了。既然是团队合作,那就有个分工,不仅有分工还得是分个三六九等。

  怎么分呢?

  通常这样一个组合是四个人左右的团队。其中“法力”最为⾼深,也就是手中拿着桃木剑,上挂铃铛的那个便是这个组织中的老大,就是**师,在这个组合里,人们称他为“一手”

  好的一手通常是半路出家的道士,有的是真跟过道教里头的人拜过师,无奈舍不下人间烟火又回到原籍,好歹手上学了点东西不能浪费。通常“一手”要负责办整场法事里头的大头,比如画符,算时辰,点灯,做些传统民间过场,他们会念咒,反正看的人也不懂他念的到底是啥意思。讲究一点的“一手”会穿道袍,那那⾝⾐服纯粹就是个道具,通常购自某某批发市场。

  “二手”呢,就是负责给一手帮忙的,这个二手也不简单,我们把在当今世界响乐团叫指挥,在道士场中这二手又称作打鼓佬。

  至于三手和四手么,那主要就是敲锣打鼓跟着哼哼唱唱,烘托一下悲壮的气氛,这些通常都学过一点⽪⽑或者是由一手带出来的,他们也被称为帮腔。其中我们村就有这么一个经常给人做三手的人,他既没师傅也没学过,但是过去的一些小法场子里头经常能见到他⾝影,后来我问过才知道,这人那是每次别人做事他都在旁边看着,看的多了,自己也明⽩那一套东西,反正跟在一手后面哼哼就行,赚点酒钱。

  不过这一行的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毕竟庄稼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些人可以称为兼职“野道士”他们要做的那都是有自己一套严格的程序。

  一是法事程序记得清,每场经文要背得烂;舞步手势,锣鼓套路,以致行腔板眼都得精通,一句话,比**师还要精细周到。0

  二是位子也不能错,就是⾼垒三张桌子,上面供三请,中间供方神,下面便是鼓座。居⾼临下,一目了然。“破孝”什么点子“关灯”什么点子“游殿”又是什么点子,只要鼓点不错,唱得有板有眼,帮腔的有声有⾊,全场便火爆跌宕,神气精彩,这种场子别说害怕,就连我这样的孩子见着都觉得好玩的很。

  如果**师走了神,打鼓佬还得即时提词儿,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天⾐无,反正能瞧明⽩的人几乎没有,大家也都图个热闹,有点像现在农村地区死了人请乐队一般,彰显的是主人家的阔气。

  这些个环节里头,最**的部分就是“游殿”大人们往往会在这时候把孩子们赶出去,可是这种场合对于孩子的昅引力又是致命的。查文斌不在家的那些时⽇里,我也曾大小见过几场,一般都是这般进行的。

  先是打鼓佬就座,敲七下鼓边,各乐手也都“上岗”了,先打个“跑马”、上香、献⽔、亮灯、呜炮、锣鼓转而就打“三”’,**师顶道德冠,披三清袍,登羽靴,执铃拿牌,挂三须柳,抛五⾊纸,放七百个小鞭炮,飘飘登坛,一副世外⾼人的样子,殊不知他那早已脫线的道袍早就出卖了这⾝货的出处,只是碍于威严,我们通常只在私下里讲。

  先拜三清,后拜天地,喊三声佛号,呼五次道名,再唱“十月怀胎”读死者罪表,做完又率孝男孝女呜炮登程,一殿一殿地游下去。这时候那些孝男孝女往往是得轮班上阵,拼的那就是体力,若是有人体力不支或被香纸熏倒,**师还得停下先救人。救人一般就是泼冷⽔,掐人中送房间休息。

  一殿秦广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行到一处就唱一处,作拱打揖,好话说尽,关关税税,卡卡哨哨,该纳的了,该请吃请喝的也请了,大檐帽抬抬手,带红袖章的让让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

  终于过了十殿转轮王,锣鼓打着悲怆劲,该收即收,让你悬着一颗苦心叹道,走吧,该撒手了…

  这一系列的流程也被他们叫做“过仙桥”其实这跟查文斌玩的那个比简直就是过家家,别说亡魂真心能过十殿,就是下去了没准还得被阎王批你家人在上头不敬孝道,尽整那戏台子。

  临了做二手的还得捩着嘴⽪一吹,算是鬼叫,我过了,过了,拜拜!

  既然过了,那就收锣鼓板眼,呜炮,又上香,又献⽔,并劝几句孝男孝女们,别哭,别哭,人死如灯灭,亡魂已到九天,尔等也该吃杯茶去…

  说吃茶,人们要请法师到上房,进饼,进茶,算是台下休息十分钟,这帮子唱了半宿,⽩天又吃又喝的,嗓子那也受不了得歇歇不是。

  戏文叫一曲,经文叫一场,一场下来,红包烟酒布匹鞋袜一样不能少,大方点的人家碰到儿女多,每人都要给一份,遇见条件差的,只能是兄弟姐妹们一起凑个整份子送上。当年我一学妹的爹爹⼲的就是这活,他们家一年到头穿的新⾐全是用这种布匹做的。

  没有明确的标价,全凭你主人家给,每个村子也都有每个村子自己的行情。农村人讲究个面子,谁家也不会在出丧这件事上太刻薄,谁不想捞个孝子的名头听听?

  大部分人家做到这,就基本算是结束了,一二三手们攒够了油⽔也该回家继续种田了,可也有阔气的,那就还有增值套餐等着他们,这些套餐那可得另外付费。

  主套餐一般是三天,从离世到下葬。最便宜的套餐那也有一天搞定的,⾼级套餐那就看你出的起价不,有钱人往往会选择七天游,也就是做到头七为止,遇上这样的主,**师们是最为卖力也是最⾼兴的。

  一天头只从“破孝”“告罪””关灯“到”封棺“,顶多加个“拜文表”算完事了。

  三天头从“破孝’起,加‘路头山⽔引’,到“告神”到“起斋”到“游殿”到“关灯”到“封梓”“出棺”一直给人送上坟山⼊了土,全套服务,价格公道,是广大农户朋友们的首选。

  七天头那就了不得,从“路⽔祭”到“开路”到“破孝”到“起斋”到“游殿”到“破⾎池”到“唱十月怀胎”到“破忏”到“跑五方”到“散食”到“过金桥”到“封梓口”到“关灯”到“退神”到“出槟”这才算是堂的流程,那自然还有还有堂的。

  所谓“堂”是在远离亡人棺木的另一厅中进行。最⾼处供三清,下供东极,后土,天玺,⽟帝,紫微,南极六神。左面设东樵位。再设香案,再设左坛官,右坛官。再设香案,最后是灵棺。

  灵棺需龙风罩,红杠皂绳,杠夫一十六名,一律⾐⽩,威风八面,称为**金刚。棺前棺后,散行丧四十九名。孝子孝孙一律束⿇披草,逢庙跪礼,逢桥请安。有路祭者还得停行跪拜。《红楼梦》里贾⺟出槟就是此类,但是玩得起这么大场面的,一个县城能出三家就算了不起了,那可真是烧钱,烧的是实打实的‮民人‬币!

  洪村里头有一个**师姓钭名庆利,这也是一个稀罕姓,这人算是见过一点世面的。大道场做过一场,小道场做过无数。那场大的,是给县城太爷的‮娘老‬做的,他是去帮场的,虽然只沾了点边,总算是大手笔了。俗话说,这夜路走的多了,总难免会遇到鬼,你场子进的多了,那就更加不必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