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张辽新传 > 第六章

第六章

目录

  大汉初平二年七月,⻩巾余孽会合黑山、于毒、⽩绕、眭固等十馀万众人寇略魏郡、东郡,魏郡自有袁绍出兵。而现任东郡太守王肱一介书生,无力指挥士兵平,导致东郡河北之地一片混。袁绍作为盟主,自然不愿见到这种局面,而且他也想乘此机会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郡,于是他以盟主的⾝份命令现在驻扎在河內的少时好友曹出兵东郡。

  “诸位,今⻩巾余孽携众十余万寇掠州郡,魏郡自有本初公应对,而东郡王肱无能,不能抵御贼寇,本初公请某率兵击贼,诸位有何建议?”大帐之中接到袁绍命令的曹正召集诸人会议。

  如今曹的实力较汴⽔之战后又有所增強,原有汴⽔之战后的残兵37oo余人,后张辽拉来并州士兵18oo人,夏侯兄弟再扬州募兵1ooo余人,曹仁也带来1ooo余人,总兵力达到了近八千人,经过不断的收罗,其中骑兵的比例也达到了十分之一,(说到马,张辽也是到了这个年代才知道,这时候‮国中‬的马的素质远远过了一千八百年后‮国中‬战马,他重生前在马场骑的马就不是‮国中‬马,而是所谓的进口的英国纯⾎马,但就纯以目测而言,这时的并州和西凉的战马绝对不比后世的英国马差。后来‮国中‬的战马素质每况愈下,除了不断的将最好的战马骟割外,还缺乏长期有效的马种培育机制。)远远过了历史上曹军的实力。加上一年的恢复休养和训练,全军战斗力远胜于初平元年陈留起兵之时。

  而曹的帐下也多了几人,不但有从淮泗召回的曹仁,还有颖川名士戏志才和枣祗。这二人则是因为听闻曹怒斥不思进取的诸侯后独自进兵,在汴⽔与西凉军大战,擒徐荣,退敌军,所以被曹的敢于独自面对強敌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对大汉的忠心所感动。于是,戏志才和枣祗自颖川赶到河內而投曹

  这二人的到来不但让曹⾼兴,也让张辽、李典这两人欣喜若狂。原来,曹军之中文士缺乏,很多文案之事只能由张辽、李典、曹纯这三个还算有点文化的武将处理。曹纯还好说,老大让⼲什么就⼲什么,张、李二人就不慡了,终⽇与成堆的竹简打道让“他们都快疯了”(曹洪语)。张辽曾说:“我宁愿带兵去冲董卓的大营,也不愿意整天傻坐在一堆堆的竹子和木头里。”戏志才和枣祗的到来,不但让曹多了两个谋士,也接过了曹军的所有文案工作,这当然是皆大喜之事。

  特别是在曹需要别人为他出谋划策之时,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多时就能拿出一个或几个方案以供曹选择决断。这不,现在枣祗就站出来了。

  “主公,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属下现我军的战力冠于众诸侯之上,但是却因为缺少一个可以依靠的据地,所以就无法继续展壮大。如今魏郡、东郡之正好为主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只要我们能拿下东郡,就有了立⾜之基,望主公切莫迟疑。”

  “是啊!是啊!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大军一到,立时可破。”曹洪跳了出来。

  “枣祗先生所言甚是。”曹没有理会曹洪,反而将目光转向戏志才那边“不知志才先生有何见解?”张辽赶忙把正站在中间不知所措的曹洪来了回来。

  一副名士之风的戏志才站了出来,他相貌清瘦,为人潇洒。

  “妈的,不愧是有‘颖川名士’之称的人啊!”张辽私下里和曹洪窃窃私语到,曹洪这时也只有点头的份了。

  “主公明鉴。”戏志才的声音不⾼,但是让人听得十分的清楚。“适才枣祗兄所言极是,取东郡以为主公基此事刻不容缓。先袁本初为联军盟主,他请主公出兵之意不便于拒绝。其二正如子廉将军所言,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所以,出兵是必须的,至于如何打,属下并无意见,一切由主公和诸位将军定夺。只是东郡乃兖州刺史刘岱杀桥瑁而夺之地,主公应袁本初之请⼊东郡平,必然与其生冲突,我军战力虽強,兵力却远远少于刘兖州。且贼主力具集中于河北之地,故主公应放弃进兵东郡治所濮,而驻军东武。”

  “这…”曹颇为犹豫,毕竟濮作为东郡治所,城⾼壁厚,钱粮众多,得到濮,全军就有了充裕的钱粮,但濮毕竟与刘岱大军相距太近,以刘岱杀桥瑁的作风是绝对不容旁人染指濮的。

  看到曹的犹豫,戏志才又开口了。

  “主公,吾知主公和鲍济北有‘规大河之南’的战略策划,然依照目前情况来看,若占据濮,必然会于刘兖州冲突,而濮位于河南,也不便于从袁本初那里得到粮草援助。若驻军东武,则可立于主动之地,只要我军能站稳脚步,以后之事还不是任由主公定夺。”

  “好!好!好!”听完戏志才的话曹连喊三声好“吾得志才、枣祗相助,如鱼得⽔耳。”

  张辽一听歪了歪嘴“怎么当老板的都喜说这句话呢!”

  “诸位,吾意已决,出兵东郡。尔等还有建议否?”曹说道。

  这时张辽站了出来向曹抱拳行礼“主公,两位先生刚才所言甚是,辽请主公下令,与贼接战之时,应以俘敌为主,杀敌为辅,诛其恶,赦其余众。”

  曹看着站在下面的张辽用疑惑的语气问道:“文远此言何意?”

  张辽不慌不忙的向曹解释道:“主公成大业,必须有人。人者,文臣,武将,民众耳,其尤以民众为重。民众为主公之基,兵、粮皆出其中。主公占东郡之地,收贼众为己所用,用其屯田,则主公不但有了兵源,还有了粮草,更得到天下的人心。人心所向,主公大业安能不成!”对不起啦,枣祗先生,抢了你建议屯田的功劳了。张辽心里**叨着。

  曹听到张辽这一番话‮奋兴‬异常“人…人…对啊,有了人就有了智谋之士,有了人就有了将,有了人就有了士兵,有了人就有了粮草。哈哈,民众为基!文远此言甚妙!”曹一个人那里自言自语,越说声音越大。

  枣祗看着张辽一脸惊讶,他没想到一个武将还能对大局有此精妙的言论。戏志才则看着张辽一脸的微笑,自从他在曹那里知道东观的蔵书就是张辽派人抢救回来的之后,他就不认为张辽只是单纯的一介武夫,毕竟能认识到东观蔵书的珍贵之处,并有意识的抢救保存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只是一介武夫的,今天张辽的表现让他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其余曹营将领也都明⽩了张辽的意思,他们更因为曾经同生共死的经历于张辽关系极好。曹对张辽的赞扬让他们也‘于我心有戚戚焉’,而张辽作为武将,也让他们在两位新来的谋士面前大有面子。这不,和张辽关系最好的曹洪就一脸“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好哥们”的表情。

  热闹了一会儿后,众人各归本位。两位谋士一脸轻松,他们出谋划策,为主公进言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武将们则是用热烈的、期盼的目光盯着曹,在河內憋了近一年的他们早就想着能重新披挂上阵,纵马驰骋了。

  “妙才、文远。”曹下令了。

  “末将在。”

  “你二人率所部骑兵先行出,自行寻觅战机,无需事事回报。”

  “谨遵将令!”夏侯渊、张辽出列领命后,转⾝走出大帐集合兵马去了。

  “子孝、子纯,你二人率一千兵马紧随妙才、文远之后,随时接应。”

  “末将遵令!”

  “乐进、李典,你二人各领一千兵马作为两翼。”

  “末将遵令!”

  “元让,你率一千兵马保护辎重后行。”

  “喏!”夏侯惇还是那么言简意赅。

  “子廉,你留在中军。”

  “啊?哦。”曹洪颇为不能先接敌而有些沮丧,这时站在曹洪⾝边的曹纯低声说道;“子廉,你留在中军,主公和二位先生的安危系你一⾝,责任重大,切莫轻视。”

  “嗯!”一听到责任重大,曹洪立时一扫沮丧之⾊,又重新精神抖擞起来。

  曹素知这位族弟曹洪的脾气,又看到曹纯在安慰曹洪,于是放下心来,对着枣祗和戏志才说:“二位先生和就随中军行动如何?”

  枣祗、戏志才出列回答道:“我等听凭主公吩咐。”

  “好!”曹此时豪气冲天“诸将去整顿兵马,兵东郡!”

  “喏!”

  于是,曹抓住了这次机会,在“暂时”的盟友袁绍的掩护下,全力向东,进军东郡。

  张辽、夏侯渊率骑兵作为箭头直揷东武而去,曹仁、曹纯、乐进、李典率兵随后跟进,一时间,四千曹军精锐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把寇掠东郡的⻩巾余孽打的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张辽和夏侯渊更是充分挥了骑兵的机动力和冲击力,张辽斩杀⽩绕,夏侯渊斩杀眭固,两人有率骑兵将剩余贼众向曹仁等人的方向赶去,最终将十余万⻩巾余部全部迫降,于毒率残部逃回老巢。而曹的中军和夏侯惇的后军本就没有挥的余地,夏侯惇还好,曹洪就颇为不慡了,天天盯着打的过瘾的几人比武,让张辽、夏侯渊、曹仁、曹纯、乐进、李典六人烦不胜烦。

  扫平贼寇之后,曹依戏志才之言驻军东武并回报袁绍,而袁绍以曹之功向朝廷上表曹为东郡太守,曹终于在起兵一年多之后有了一块立⾜之地。

  随后,曹从十余万俘虏中挑出一万精壮从军,由众将加紧训练,再挑出千人作为奴仆赏赐给属下,剩下的俘虏则给枣祗、任峻进行屯田。

  这时,张辽又奏请曹,划出部分土地进行军屯并分出人手到⻩河中捕鱼以补充军粮,对于能加強自⾝实力的建议曹向来是二话不说,立刻批准。

  到了冬季,因为及时补种和大规模的捕鱼,加上缴获的贼军抢劫的粮草,曹军的粮草充裕,⾜够用到明年收获之时。于是,张辽又向曹建议进行冬季练兵,因为他知道,在寒冷的冬天训练出来的士兵无论是在心理素质上还是战斗力上都要比其他季节训练出来的士兵強上很多。曹听完张辽的分析后觉的得很有道理,加上现在因为⼊冬后各地纷纷偃旗息鼓,修养士卒,而自己的物资充⾜,⾜够冬季的消耗,也就同意了张辽的建议。

  接下来,张辽就和夏侯惇他们天天泡在了一起,他说服了众人,一边练兵,一边改进方法,他提出训练要“从实战出,向实战靠拢”“要大力培养下级军官的能力合全军的配合作战的意识”要制定一套练兵典,以减少对于优秀的练兵人才的依赖,杜绝因为领军将领的不同而导致的各军在联合作战中配合不力的现象。

  于是,‮国中‬,乃至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的《士兵典》在夏侯惇的主持下问世了,其中详细的划分出骑兵、刀盾兵、长矛兵(包括长戟和长)、弓弩兵,甚至还有辎重兵的范围。又因为张辽在河內时大力搜罗郞中进⼊军营,结果使得东郡一战曹军伤兵得到了及时救助,减员数量大大少于其他诸侯军队,曹也因此在军营中增加了医疗营。所以,夏侯惇也把医疗兵纳⼊《典》之中。

  曹见到这部《典》大喜过望:“有此书,⽇后我军无忧矣!哈哈哈!此事切要保密,不可怈露半分。”于是,参与编纂《典》的诸将皆有封赏。

  曹⾼兴的不但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精锐的士兵,他更是从这部《典》看到了各将领在军中的影响力将大幅度下降,减少了⽇后武将拥兵自重的可能

  于是“曹军士卒精于天下!”成为了每一个与曹战的诸侯最终的感叹,他们时刻想着能‮开解‬这个秘密,可最终他们也没能办到,直到曹统一天下后,这个在曹营⾼层早已不是秘密的秘密才公诸于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