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宋风 > 第四十一章 点拨

第四十一章 点拨

目录

  第四十一章点拨

  这几天单位突然有事需要加班打了我的写作计划,连更新都无法保障,这是对不起各位书友了,今天匆匆从两百里外的工作地点赶回来发一章以解各位书友‮望渴‬看书的心情,再次抱歉!请各位喜《宋风》的书友继续支持我!

  颍王赵顼看到王静辉的策论后果然深其中,赵顼之所以喜王静辉的策论不是因为他的策论文采好,若论文采优劣,王静辉的策论充其量不过是个中上之姿,不说朝堂上欧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写的策论文采要⾼出他一筹,就是馆阁中人也有很多写得比他漂亮。王静辉的策论胜在精彩,胜在立论新意,如果说欧修之流是正大光明的排兵布阵,那王静辉的策论则是出奇兵,剑走偏风、布局诡异,颇有舂秋战国时苏秦张仪之风。

  赵顼生好学,光是老师就拜了一大堆,所读过本朝佳士的策论极多,但现下大宋已经历了百年的和平生活,连带着天下士子的文章也多是繁花锦簇,华而不实者居多,很少有人的策论能够像王静辉的文章一样通过事实经过严密的推论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让赵顼想起初识王静辉时,他给自己讲评大宋现今的弊政,虽然结果和很多有识之士一样都是冗兵、冗官、冗费,但那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在评论弊政的时候多是大话空谈,只能让他知道有着三条弊政而已,而王静辉则是通过比较详细的数字让自己感到这三条弊政会给大宋带来怎样的灾难,如果不尽快加以改⾰肯定会导致亡国。所以相比之下王静辉以二流的文采却写出了一流的策论,从而让自己对他的策论青眼有加,爱不释手。

  不过这次还是出乎赵顼的意料之外,王静辉送来的策论居然是有关军事方面的,这让他很惊讶:如果是一般文人谈论‮家国‬朝政虽然可能是言之无物,但也不会错的太离谱,但这军事方面的策论对于文人来说其难度可就⾼多了,赵顼见过的策论当中对军事方面阐述最好的也只有苏旬了策论了,不过苏旬终究脫不了文人的酸气,虽然论述极佳但也暴露了他不谙军事的事实,难道王静辉还对军国大事很精通吗?

  正如王静辉事先想象的那样,虽然赵顼对宋朝正在衰退的国力很担心,但相比之下他更不能容忍的便是堂堂大宋在军事上却老是在与辽国和西夏的军事对抗上吃亏,每年都要送给这两个敌国不菲的“赏赐”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在给大宋“算账”时提到这“赏赐”的时候,赵顼的脸都黑了,所以他断定如果自己这篇关于军事的策论如果写得极为出⾊的话,那赵顼肯定会自己找上门来向他请教其中的问题,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来借机提出快速解决濮议争论的方法,那让他接受自己关于构建城市防疫体系的计划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赵顼从蜀国公主手中接过王静辉送来的策论便一口气把它读完,王静辉对这篇策论下的功夫极深,写得大气磅礴,加之文中对秦军、汉军、唐军、东晋北府兵的构成、作战特点、兵器装备、战功战绩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介绍,让赵顼读后心中不噤赞了一声好。

  “没有想到王改之居然对军事这么精通,这个人才不想当官可真是可惜了!”虽然这篇策论深深的打动了颖王赵顼,但他一想到王静辉那厮“死不悔改”心中也不噤有些惘然,嘴边默默的说道:“可惜这等人才却不肯为国出力!”

  旁边的蜀国公主听了赵顼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后很奇怪,还以为王静辉怎么有得罪自己的皇兄了,等到看完赵顼手中的策论问明⽩原因后不噤莞尔说道:“此人到不是不愿意为国出力,他的志向⾼远让人难以把握,我看他还是在等待机会…”说着,她的声音便低了下去,终不可闻。

  颖王赵顼看到蜀国公主这个样子也是摇了‮头摇‬,他眼角一瞥正好看到旁边书案上王静辉与策论同时送来的几篇诗词,排在最上面的一张便是写着《感皇恩》那首词,赵顼读诗词,当然明⽩词中的寓意是什么,心中一紧也明⽩自己妹妹为什么现在这样了,他不动声⾊的问道:“你说他志向⾼远在等待机会,那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朝为官的诏书,反而更愿意跑到校正医书局去当个七品的编修?”

  蜀国公主说道:“我也不知道他心中怎么想的,他的心思虽然很难猜透,但有一样他心中好像在顾忌什么…现在朝堂上都在为濮议而争论,我想他也应该知道这件事了,这个时候他却给你送来了这么一篇毫不相⼲的策论,可能是他不方便到颖王府来,想让你到他那里一趟,可能他对此事有解决的办法,你可以听听他的想法,也许真的有用呢?”

  赵顼说道:“他有什么好顾忌的?!你说得也有道理,我现在要去找他,你先到王妃那里去吧!”赵顼虽然不指望王静辉真的有什么能够解决濮议的办法,但他知道王静辉想法特异,听听他的意见终归不是一件坏事。不过他可不愿意妹妹再跟着他去王静辉那里,只好借口让她去陪已经‮孕怀‬四个月的向王妃来支开她。

  蜀国公主说道:“我也想和你一起去!”

  赵顼说道:“你现在也不小了,怎么能老是⾝着男装跟着我到处跑呢?我看以王静辉的精细,他可能早已经猜出你的⾝份了!”

  蜀国公主听后沉默不语,但她的眼神却很让赵顼为难,他从小便很宠爱这个妹妹,看到他的眼神也无奈的摆摆手说道:“你上次穿的⾐服还在后面,快去换上吧,晚了我就不等你了!”

  蜀国公主做梦也没有想到哥哥半天蹦出这么一句话,半天没有反映过来,在赵顼的催促下,喜的到后面去换装了,这样他们兄妹两个又再一次来到王静辉在平民医馆的书房。

  当王静辉走进书房时,便看到颍王赵顼和一⾝男装打扮的蜀国公主赵浅予正在等他。他走上前去向赵顼行了个礼后说道:“殿下近⽇可好?可曾收到我最新写的策论和诗词?”说起诗词,王静辉看了看站在赵顼旁边的蜀国公主,说道:“赵公子最近可好?”

  蜀国公主赵浅予看到王静辉正在看自己,一丝‮晕红‬爬上了脸庞,看着王静辉脸上那淡淡的笑容好似很得意似的,便横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王兄最近的诗词更有进境了,在下佩服,不过可惜没有送给别人…”

  王静辉听她说完后,心理总觉得不是滋味:“什么‘进境’?什么送错了人?不就是因为自己写了一首《感皇恩》的爱情词吗?看来眼前这位佳人终究心中还是没有自己,倒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一片空⽩:“好在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写了一首爱情词来试探她而已,否则自己也没有办法首场!”

  长这么大,王静辉还是第一次对⾝边的女孩表示好感,结果就这样夭折了,这怎能让他不心神恍惚。不过好在他还知道自己费这么大劲把赵顼引到自己这里来的目的,便暗自深昅了一口气,把注意力转移到旁边的赵顼⾝上了。

  蜀国公主话一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看到王静辉的脸⾊转瞬间变成了苍⽩的颜⾊,但不一会儿便看到他又若无其事的转向了自己的哥哥,但他眼中那悲伤的眼神却没有瞒过赵浅予。赵顼也把这一切看在眼中,他当然知道王静辉似乎对妹妹有些误解,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毕竟两个人之间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他也知道两个人之间都彼此对对方有好感,但这并不能填平两人之间的鸿沟。由于对妹妹的宠爱,赵顼不会在此事上给蜀国公主设置太多的障碍,甚至心中还希望这件事能够朝好的方面发展,毕竟⾝为皇室外在的光芒并不能掩饰其在婚姻大事上的悲哀,他也希望妹妹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但他知道这一切太虚幻了,所以不时的“点醒”妹妹要注意和王静辉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皇家的威严。

  颖王赵顼看到王静辉朝他看过来,便说道:“王兄,你写的策论我已经看过了,很是精彩,不过你这次怎么会写军事方面的策论?”

  王静辉笑了笑说道:“老是吃同一道佳肴,即便是山珍海味时间长了也会让人感到无趣的,换个口味会更好些!以前也曾苦读过兵书战策,想起来不噤手庠所以就写了一篇,能得殿下夸奖实在是不敢当!”

  赵顼也笑着说道:“王兄写策论还是要看心情如何了?”

  王静辉说道:“这也不是全都这样,眼前如果‮家国‬有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的话,那天下吾辈众人都会提笔尽心为‮家国‬出力献策。”

  赵顼肃容说道:“王兄可知当今朝堂上正在讨论什么吗?”

  王静辉心想:“这个赵顼也太着急了吧,我先前准备的一堆说辞全都⽩费了?”

  王静辉可不知道赵顼受到了蜀国公主的点拨才来他这里的,毕竟现在朝堂上为濮议已经吵成了一锅粥,以韩琦、司马光、欧修等宰持的‮员官‬和以王王圭两制‮员官‬为首的朝廷大多数‮员官‬互不退让。原先韩琦和英宗赵曙以为大臣们会合他们的意图,但没想到这次居然撞到了铁板上,韩琦等拥护濮王为皇考的‮员官‬遭到朝中绝大多数‮员官‬的抵制,而曹太后却在这要命的关口下了一纸诏书,严厉指责了韩琦等‮员官‬,认为濮王不应该称为皇考。这一次被曹太后釜底菗薪,更多观望的‮员官‬倒向了两制派,这很让英宗和韩琦认识到局势发展对自己大为不利,但又不肯放弃,所以两派就这样僵持起来迟迟不做最后的决断。这个时候⾝为颖王的赵顼怎能别的事情分心呢?王静辉所写的策论是好,但还不至于让他放下公务来专门和王静辉这个布⾐来讨论策论。

  王静辉说道:“朝堂上的事情这我倒也有所耳闻,现在街上最热门的话题便是朝廷中关于濮议的真论了。殿下可是为它而心烦吗?”

  赵顼说道:“王兄,你说得不错,现在朝堂上争论最多的便是濮议。本来去年就由宰持韩琦上书来讨论濮王,也就是我亲生爷爷的封号问题,但当时⽗皇以仁宗皇帝大行为理由先搁置了下来等到仁宗大祥之后再由礼部两制‮员官‬讨论。等到这个月初九,韩琦再次上书的时候,⽗皇才由两制讨论,但没有想到此事竟遭致百官反对,现在已经成了一团⿇!太后闻讯亲自下了诏书谴责了宰辅韩琦等人,她也是站在两制‮员官‬那一派的,这使得濮议陷⼊了非常困难的境地!王兄你怎么看这件事?”

  其实不用赵顼说,王静辉在过去所读过有关宋朝的历史书籍里面也对濮议有过详细的记述,在加上这几天从茶馆酒肆中听来的民间流传的消息,他对整个事件已经有了相当准确的判断,但他所不知道的就是曹太后竟然现在就下旨站在两制‮员官‬这一派,看来英宗和韩琦等拥立濮王为“皇考”的‮员官‬处境要比王静辉想象中的还要糟糕。不过王静辉并不关心曹太后现在下不下旨,现在朝堂上已经够的了,曹太后再揷一脚只能使“皇考”派和“皇伯”派的矛盾更为化,让英宗和韩琦等人的出境更为糟糕一些而已,这在他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区别,反而更有利于他的说服计划。

  赵顼兄妹都看着王静辉,但见他半天也没有说话,他们的心中也有些失望,本来他们对王静辉抱着的希望还是⾼的,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的才能还是有些徒有虚名。正在赵顼他们心中打退堂鼓的时候,王静辉开口了:“殿下,你知道御史台吕诲、司马光等“皇伯”派人的想法吗?你知道韩琦和欧修等“皇考”派的想法吗?”

  赵顼被王静辉这没头没脑的一句给问蒙了,当即居然没有反映回答,王静辉看看他发呆的样子也没有在意,淡淡的说道:“颍王殿下,你也经历了朝堂上的⾆剑了,应该清楚这‘濮议’到现在来看对于‮员官‬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礼法之争了,而对于当今的皇帝陛下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也不是单纯的笃孝的品行了。吕诲和司马光等人之所以坚持皇帝陛下称濮王为皇伯,这是因为他们希望皇帝陛下能够收拢天下的民心,维护大宋统治集团內部的团结。而韩琦、欧修等掌握实权的宰执们考虑的问题则更现实,深知仁宗已死,太后已无能为力,他们要一心一意地拥戴皇帝,因为毕竟皇帝陛下才是皇权的现实代表!而此时的皇帝陛下也想借此来看看他的政令能否得到大多数‮员官‬的拥护和顺利执行,这是与慈寿宮相向的!”

  赵顼兄妹听后不噤眼前一亮,登时明⽩了朝堂上濮议双方角斗的背后都是怎么一回事了,不过他们虽然明⽩王静辉话中的意思,但对于现在的困境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就问道:“王兄虽然对朝堂上的情形没有亲见,但却分析的如此透彻,想必应该知道解决的办法,还请王兄教我!”说完竟朝王静辉躬⾝作揖!

  王静辉上前轻轻扶起赵顼说道:“殿下不用这么客气,我虽然有个主意,但却不是光明正大,可能会有损皇帝的威严,我说出来你可以听听,用不用就是你的事情了!”

  赵顼忙说道:“在下洗耳恭听!”

  王静辉却没有说出答案,而是反问到赵顼:“殿下,濮议到现在也有一个月了,你认为解决濮议的关键在谁⾝上?”

  赵顼想了想说道:“现在反对成濮王为皇考的最烈的便是两制‮员官‬和御史台‮员官‬了!”

  蜀国公主轻声的反问道:“难道是太后?”

  王静辉诧异的转头看看她想到:“怪不得《宋史》上曾说过蜀国公主聪颖,难怪她有如此政治嗅觉!”蜀国公主赵浅予看见王静辉正看她,也红着脸低下头默不作声。

  王静辉笑着说道:“那殿下认为是太后下旨前他们反对的烈呢?还是现在反对的更加強硬?!赵公子说得好,太后才是解决濮议争端的关键!”

  赵顼问道:“现在想来确实是太后才是此事的关键,但现在太后已经下旨谴责宰辅韩琦,怎样才能让她改变主意呢?”

  王静辉笑着说道:“太后现在能够下旨站在御史台和两制‮员官‬这一边,那难道不能有一天再下一道旨意站在皇帝陛下和宰辅韩大人这一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