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明奸商 > 第六十七章 民富则国富

第六十七章 民富则国富

目录

  “参见⽗皇!”朱棣恭恭敬敬的跪倒在地上。

  书桌后边坐着一位方面大脸,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细润,⾝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的男子。那人正是当今大明天子朱元璋。

  “起来吧。”朱元璋看着跪在面前的朱棣,目光闪烁不定。要说这个儿子算是朱元璋最喜的儿子了,对于朱棣的宠爱,朱元璋甚至要更甚于朱标。朱棣不但长得像自己,脾气格也是一模一样。可惜他不是长子,当初要立太子的时候,诸位大臣就众口一致说什么一定要立长子,而且朱标虽然不够勇武霸气,但是宽厚仁慈,现在天下已定,做个守成之君还是绰绰有余了,唯一的遗憾就是⾝体太弱了些。

  朱棣缓缓的站了起来禀告道:“⽗皇,这次儿臣去凤,谨记⽗皇教诲,感悟颇多。”

  朱元璋笑道:“朕让你们去凤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民间疾苦,不可因为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忘记了天下人的贫寒。蒙古鞑子在中原肆已久,民不聊生。大明顺天命得了天下,也要造福百姓啊!”“是,⽗皇!”朱棣恭敬的说道。

  朱元璋若有实质的眼神在朱棣⾝上游走了一圈,如今关于朱棣并非马皇后亲生的事情在应天府传的沸沸扬扬,太子朱标的药方也怈露了出来。朱棣有多大的本事,朱元璋是一清二楚的,要说朱棣一点也不知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看朱棣现在不动声⾊,既没有来朱元璋的面前喊冤,也没有痛哭流涕要朱元璋惩办造谣之人,就知道这个儿子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经颇为老练。可惜…他却不是长子。

  只听门外太监一声吆喝:“皇后娘娘驾到!”

  只见一个⾝穿深青⾊地镶酱红⾊边绣三对翟鸟纹蔽膝,深青⾊上镶朱锦边、下镶绿锦边的大带,青丝带作纽,配素纱中单,黻领、朱罗,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的端庄妇人走了进来。朱元璋一见她走进来,亲自起⾝接。那人自然是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当今马皇后。

  马皇后给朱元璋福了一福,对朱棣笑道:“棣儿什么时候回京的?”

  朱棣施礼道:“儿臣叩见⺟后,今⽇儿臣刚刚返京,心中挂**⽗皇⺟后,便匆匆⼊宮来觐见了。”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边,和朱元璋一同坐下,这些⽇子来,应天府里的闲言闲语,马皇后也不是不知道,她可不像朱元璋的城府那么深。看着朱棣的眼神自然不同,觉得委屈了这个儿子。朱元璋怕她说错话,轻咳一声:“过些⽇子就要过年了,你⺟后的⾝体不太好,这些⽇子来郁郁寡,朕准备今年除夕好好办一下,也让你⺟后⾼兴⾼兴。这件事吧,太子不适合去做,你二哥有些铺张,朕也怕他浪费公帑,就给你去办好了。”

  马皇后急忙劝说道:“皇上不要为了臣妾办,如今天下初定,在在皆须用钱。国库还不富⾜,若是大大办,反倒不好。”

  朱棣笑道:“⺟后放心,儿臣来办的话,自然是办得漂漂亮亮,不会铺张浪费,也定然让⺟后开开心心的。”

  马皇后还是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千万莫要奢侈,现在天下百姓还有许多人吃不饭穿不暖⾐。咱们帝王家也要时刻想着他们才是。”

  “儿臣知道了!”朱棣微笑着一施礼。

  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缓缓叹了口气,悠悠的说道:“蒙古鞑子在中原百年,害得中原百姓民不聊生。区区几年时间就想恢复元气,实在是难啊。朕⾝边,文臣武将都不少,学之士更是多如牛⽑。可是大明立国之后,国库就没有充裕过。每一处都要用钱,但是朕⾝边却没有这样的人才。‮员官‬们,通常只会表些冠冕堂皇的、慷慨昂的、忧国忧民的言论,但对深关大明命运的问题,却都是含糊其词、自欺欺人。这种只喜讲大道理的‮员官‬,通常才会受到百姓和‮员官‬的普遍尊敬。但是能办实事的人,实在是少啊…”朱棣心中一动,说道:“⽗皇说的可是‘银子’?”

  朱元璋淡然一笑,却不答话,岔开话题说道:“你明⽩就好,就按照你⺟后的吩咐,少用些钱,办得喜庆点就行了。”

  朱棣的心中忽然热了起来,当年朱元璋打天下求得是谋臣良将,如今天下坐定,就需要有大批能治理天下的‮员官‬来辅助自己。可是打天下和坐天下完全是两码事,徐达是一员猛将,常胜将军。可是叫徐达去治理一方财政的话,只怕也是力有不逮。专业的事情总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说。朱棣这就想到了沈子成…说到敛财,沈子成可是⾼手中的⾼手…

  “儿臣遵命!”朱棣恭恭敬敬的答道。

  朱元璋轻声说道:“你大老远的从凤赶回来,也应该很累了,早些回府歇着吧,明⽇再觐见好了。”

  朱棣谢恩退出,急忙吩咐随从备了车马径直赶回燕王府。一进门就朝纪纲问道:“沈子成来了没有?”

  纪纲说道:“沈子成早就来了燕王府,现在就在客厅等候燕王。”

  朱棣嗯了一声,也不换⾐服,大步朝客厅走去。纪纲有些糊,到底沈子成有什么本事,居然让燕王一回来就去找他。

  沈子成正端坐在客厅,手中的茶⽔早已凉了,却不敢命人换热茶来,谁知道朱棣什么时候回来?要是待会儿朱棣回来了,两人正说话忽然想去厕所,那不是大煞风景?沈子成已经盘算了好几次要如何对朱棣说太医院惠民药局的事。一抬头就见朱棣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沈子成急忙放下茶杯,起⾝接朱棣。

  朱棣笑道:“沈公子不必多礼。”

  两人上下坐下,朱棣这才说道:“沈公子,本王今⽇⼊宮,皇上吩咐本王筹办除夕宴,务必要少花钱办得喜庆。现在大明财政紧张,处处都要用钱。皇上此意也是体察民情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但是本王以为,若是能让大明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就算是办得奢侈一些,想来也是无妨的吧。”

  沈子成沉昑道:“燕王殿下说得是。”

  朱棣接着说道:“不过皇上爱民如子,立国就定下了极低的赋税,就说商业税好了,三十取一,田税更是低之又低…假若现在说要加税的话,不但天下百姓不愿意,皇上就绝对不会同意。这倒是颇为难办。沈公子是大才之人,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教本王?”

  “这个教字可不敢当!”沈子成仔细想了想,缓缓的说道:“我记得《论语》中,孔圣人答‮生学‬问,问如何治国的条件谋略时,说了三条:一是強大的军队,二是充裕的粮食,三是坚定的信**。当‮生学‬问:如果只能选择一个,会是哪一个呢?圣人不假思索地答道:坚定的信**。现在大明需要的是一个信**,有一个信**来昅引广大老百姓的眼光的话,做其他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譬如呢?”朱棣问道。

  沈子成回想良久才说道:“皇上立国之时,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此皆不廉政之也,尔等当深戒之’。说明皇上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而老百姓最恨的也是贪官污吏,只要从这一方面⼊手。昅引天下人的眼光,这时再劝说皇上加税,自无不可。”

  沈子成接着说道:“加税并不是本之法,就说田地好了,大明的疆域这么大,人口只会越来越多,除非一直不停的对外扩张,否则的话早晚会出现地少人多的局面。但是扩张就要打仗,现在的蒙古鞑子还有一战之力,北方是草原,西边是雪山荒漠,南方热之地又都臣服于大明,扩张不行的话。这个问题就无法避免。大明重农抑商,其实可以稍微放开一下,给予商人一些地位和鼓励。民富则国富,民穷而国穷啊。”

  朱棣静静的想着沈子成说的话,叹息道:“商人重利益轻别离,皇上是非常不喜的。”

  沈子成笑道:“这倒无妨,燕王,田税在那放着,一亩地产一百斤还是二百斤,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商业却是无穷无尽的,就算是一家饭店,一年下来的赋税也远远过几亩田地啊。说到底,如果民富的话,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他们不在乎纳多少钱粮。而民穷的话,哪怕只收一文钱赋税,也会让老百姓叫苦连天。就像蒙元之时,老百姓已经吃不起饭,没⾐服穿了,还要收税,那时候就算只收一点点税,老百姓也无法忍受啊?”

  朱棣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件事,我们从长计议。听说你买了一套宅子是太医院惠民药局王德芳的老宅子?”

  沈子成心中一紧,到正题了,不慌不忙的答道:“回禀燕王,正是王德芳的老宅子。”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那京城里的谣言,你都知道了?”

  沈子成抬起头正视着朱棣的双目,低声答道:“在下都听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