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赵与莒
老头也不反对⻩严这几个小子跟过来,但是他却从来都不去管他们,而是让⾼怀远自己来管,至于⾼怀远怎么教训他们,是⾼怀远自己的事情。
看到老头一副世外⾼人的模样,几个小子也不敢造次,于是只能按照⾼怀远的要求,跟着⾼怀远习武,而⾼怀远看他们愿意学,只是要求他们不得将这个事情说出去,否则的话,以后就不要想再跟着过来,几个小子都答应了下来。
之后⾼怀远将老头对他的那种教法拿了出来,让他们回去之后各自准备也准备一套类似他⾝上的这副行头,不过里面只能装沙子,重量按照他们可以承受的准备,结果没几天,这帮小子便被练的只剩下了⻩严和一个叫周昊的少年了,其余的家伙们受不了这个腾折,纷纷偃旗息鼓,不再起大早来锻炼了,他们不来,⾼怀远也不強求,全凭他们自己决定。
对于⻩严的表现,⾼怀远还是比较意外的,本来以为他一个富家子地,肯定也受不了这个苦,没几天定会跑掉,可是没想到这厮虽然看起来油嘴滑⾆,整⽇只听他叫苦不迭,但最后居然坚持了下来,这一点说明⻩严的格还是比较坚韧的,加以锻炼之后,应该不会太差。
而这个周昊家比较穷,平时话很少,家中没钱供他读书,也没人管教他,所以只能没事在街上瞎混,成了⻩严的手下,但是个上却属于那种很能吃苦的少年,从来都不听他叫一声苦,而且他对⾼怀远很敬畏,⾼怀远不论让他做什么,他从来都老老实实的完成,现在已经属于⾼怀远的铁杆拥护者了。
老头看到只剩下这俩人之后,于是不再对他们视而不见,而是因人而异,每个人教他们了一些东西。
⻩严格比较外向,老头传他了一套法,让他除了正常的锻炼之外,开始练,而周昊格沉稳,力量也比较強,所以老头教给他了一套刀法,让他练刀。
就是⾼怀远什么也不教,还让他一直这么打煞力气,搞得⾼怀远很不乐意,自己无论哪一点都比这俩人強,他们都能学法和刀法,自己却不能学,于是找老头议抗。
“你和他们不同,他们没有你的那种素质,终归不会有大成,所以我才让他们学一些法和刀法,但是你不能学,如果现在教给你的话,反倒会限制你的展,真正的功夫不是几套招数,而是不管你拿到什么东西,都能成为顺手的武器,无招胜有招,你最好还是能明⽩这个道理,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你才能学有大成!”老头将⾼怀远带到一旁,单独对他解释到。
听老头这么一说,⾼怀远也老实了,不再去要求学什么刀法,继续接受老头的单独教导,拿着子打得他飞狗跳,満树林到处躲蔵。
还真别说,这样的锻炼还真是效果不错,老头开始的时候,每一次出手,都能打到⾼怀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怀远已经不再那么小⽩了,居然可以十下躲开一两下了,而且穿着这⾝行头,在老头传授的驭气之法的支持下,脚步也越来越轻了起来。
如此一来,⾼怀远算是彻底明⽩了老头的良苦用心,于是更加努力的苦练了起来。
除了教⾼怀远功夫之外,老头还经常教⾼怀远一些排兵布阵的东西,⾼怀远对于冷兵器时代的这种布阵打仗方式也很感趣兴,所以牢记下了不少老头教给他的阵法,觉得受益匪浅,老头看他有趣兴,于是还给他弄了一些兵书战策,给他看,简直就是把他当个将军培养,⾼怀远虽然不清楚老头为何要这么做,但是他也装糊涂,只管听,只管记,反正这些东西保不准什么时候可能用上,真要到了世的时候,跑不了就揭竿而起,跟蒙古军拼了拉倒,不知为何,⾼怀远庒就没有想过投降蒙古军的事情。
晚上没事的时候,⾼怀远想起这个事情,翻来覆去的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之所以庒没想过要投降蒙古人当个顺民,主要原因还是元朝对汉人的政策,蒙古人将人分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目人,第三等是北方汉人,第四等是南人,作为南方的汉人,连汉人都称不上,蒙古人杀个汉人,只需要赔一头驴就没事了,他才没趣兴去蒙古人底下当个连驴都不如的人,苟且偷生下去呢!所以如果真是蒙古人打过来的话,他是绝不会投降蒙古人的!
看那些老头给他的兵书的时候,⾼怀远遭遇了问题,这些古书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而且全都是文言文,许多地方的字他本不认识,看起来艰涩的要死,这可把他给难为坏了,思前想后半天,才决定找⾼建谈谈,看看能不能找人教他识字,要求不⾼,能识字并看懂这些兵书战策就行。
闲暇的时候,⾼怀远也去看看那个叫赵与莒的小兄弟,经过了解,这个赵与莒还果真是个宗亲,不过却是远亲,具赵与莒自己说,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祖上是赵德昭,也就是说他是赵家的一个偏枝,从他的曾祖和祖⽗开始就不再有什么爵位,而到了他⽗亲一代,只是一个九品的县尉,而且早亡,所以到他这一代,更是早已没落的如同平民一般,⺟亲全氏带了他和弟弟二人,儿孤寡⺟连生活都没法继续,只好到了绍兴府这里,回全氏的娘家寄住,生活上颇为窘迫。
⾼怀远虽然对历史知道一些,但是他不是专业搞这个事情的,所以并不清楚历史的太多细节,听了赵与莒的话之后,想想也是,他知道烛影斧声这个故事,赵匡胤死的不明不⽩,赵光义接了皇位,自然不会让赵匡胤这一枝上的后人⽇子好过,作为赵匡胤的子孙,混到这种地步,也不算奇怪。
而赵与莒因为上一次⾼怀远出手相助的事情,对⾼怀远很是感,每次看到⾼怀远都是大哥长大哥短的叫个不停,让⾼怀远对他颇有点亲切感,于是也时不时的也教给他几手功夫,省的赵与莒以后老被别家孩子欺负,更是赢得了赵与莒的尊重。
⻩严这帮家伙,看到⾼怀远和赵与莒关系处的不错,于是也都老老实实的上门给赵与莒道歉,这些家伙中的几个家境好的小子,还时不时的从家偷点吃穿之物,送到赵与莒家,接济一下赵与莒家,算是侧面的巴结了⾼怀远。
赵与莒也不傻,知道自己受的这些恩惠都是因为⾼怀远的关系,连带他⺟亲全氏也都对⾼怀远赞口不绝,经常要赵与莒请⾼怀远来家玩儿,所以一来二去,⾼怀远就成了赵与莒家的常客,甚至于在赵与莒家,他才能真正感觉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而时间长了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怀远的事情,知道了⾼怀远虽说说是⾼家三少,其实因为他出⾝的问题,还有小时候呆傻的缘故,在⾼家地位很不受人待见,但是混了的众人,也没有因此小看⾼怀远,在他们眼中,⾼怀远是一个直慡之人,而且为人仗义,更让他们惊奇的是,⾼怀远知道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多的让他们想都想不到。
从⾼怀远那里,他们听说自己脚下生活的这片土地其实是一个圆球,这个圆球大部分都是⽔,只有一少部分是6地,而大宋就是在这个圆球上的一块最大的6地上,还有很多地方,目前还没有被人现,类似这些东西,他们从⾼怀远那里听来了不少,各个都觉得十分新奇,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且⾼怀远懂的事情很多,许多东西到他哪儿大多都能得到一个很合理的解释,更让这帮小弟兄们感到钦佩不已。
⾼怀远还给他们讲了许多有关蒙古大军的事情,成吉思汗的事情,蒙古军的凶残,让众人都有些害怕,只有⻩严満不在乎的说道:“怕他个鸟!要是蒙古人真的来的话,看我不一一个,扎死他们!大不了以后老子去从军,回头当个将军,领兵把蒙古军打回去,看看他们还敢不敢来招惹咱们汉人!”
其他几个家伙听了也都气哼哼的接茬说大不了就和他们拼了,汉人这么多,还能怕那一小撮蒙古人吗?
⾼怀远笑笑没有接他们的茬,这些家伙之所以这么说,主要还是不知道蒙古人的厉害而已,而且蒙古军成分庞杂,后期的蒙古军之中什么种族的都有,数量并不见得比宋军少,何况大宋的将军不好当,处处要受不懂行的文官的掣肘,想抗衡蒙古大军,恐怕不容易呀!
想想以后大宋的前途,⾼怀远就觉得郁闷,他实在不看好眼下大宋上下这种醉生梦死的状态,生活在这个时代,也只能说是他们的不幸了,难道就这么混下去?⾼怀远总觉得有些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