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万事俱备
过在屏东的长时间训练,目前天机阁已经培养出了数鸽,用来快速传递消息那是相当不错,加上萧统刚来台岛时力排众议,不惜靡费大量金银,把湾台各地用宽敞笔直的石子路串联起来,因此从首府台南辐全湾台是很容易的。
关于此事,萧统虽然心中忧心如焚,可是面上他也只得做出无谓的样子,免得让下属们看出端倪来,虽然说和老牛等人谈时老牛是看不见他的面⾊的,可是这些人经过特训以后,哪个不是耳聪目明?一点点语气的波动,就很可能透露出些许信息来。
眼下,北伐统帅部已经正式成立,张世杰,范武雄等人已经进⼊兵部旁边的一个屋子里,开始正式办公,目的自然是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分配兵力,准备预案,当然,大方向上是早已确定的,萧统自打来到台岛,就从来没有反攻陆大的事情,因此可以说是经过了反复推敲详细认证,而这一大胆的作战计划能够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却是火器。
目前,宋军的火器经过五年的努力,已经大规模装备队部,而且除了燧石噴火器外,单兵作战还被马鹤龄研制出了手雷!
是的,手雷,当然比起C4要差的很远,里面装的自然是粘土和⻩火药,而且还是加了料的,至于碰撞引信,萧统虽然绘制出了算是比较翔实的图纸,可是军械司依然琢磨了小两年,才给做出来,可见彼时加工工艺之差。
不过,一旦做出来了,古人的模仿能力就着实可观了,生铁外壳。形如苹果,拉环引信。那扔出去了,效果是相当的好啊,话说当时张世杰等人看到这玩意时,几乎目瞪口呆好久说不出话来,他们当然晓得,这东西一旦被大量用于实战。不必说,这种造价相对便宜的东西,立即被大量装备,这一次也不抢了,张,范,钱等部,一律都有。
至于火上。某⽇萧统随口一言,说为什么不能再做长点,于是乎步这东西已经出现了。
如今几年过去,士卒们已经习惯了火器的使用,在萧统指示“不要怕浪费弹药”的精神下,全军进行了多次地会演练,目前击⽔平已经不差,达到了萧统的预期。
至于火炮这东西。他们倒也是做出来了。威力不算差,造价也不算⾼,经过一年试验,可靠也解决了,而大宋地造船业在欣欣向荣的海外贸易发展下。更是得到了长⾜的发展。现在轻型铜管火炮,已经被装载在了船上。原先的五牙船的拍杆几乎全被卸下,而在船舷处装上了火炮,这样一来,原始的战列舰也就造出来了,祥兴六年,张世英曾率数十艘战舰在倭国西侧海岸于百艘海盗船大战一场,结果尽歼敌船,而己方几无损伤,经此一役,朝野士气大振,很多人主张趁此时机以⽔军北上,自大都东侧登陆,直捣幽雅,剖其腹心,一战而决。
萧统也一时很是动,不过经过了审慎思考后,还是放弃了这一过度冒险地计划。
至于说冷兵器,目前近距离作战的冷兵器宋军并没有太过加強,当然运用新型冶炼技术弄出来的匕首什么的也不会少,关键是连弩神臂弓这样的远程武器,被大量装备,萧统深信,在蒸汽机造出来之前,冷兵器一定不会过时,只是使用问题,而现实就是,刘子厚被萧统天天责骂,可是那蒸汽机他就是造不出来,哪怕刘子厚区区四十已经须发皆⽩,也还是只是徒呼奈何。
另外,关于特种队部这个东西,萧统自然不会忘记,不过这脫离了现有的作战企划,也不是此次作战将会派上用场的,因此暂且按下不表。
目前西至摩加迪沙,北至⾼丽,都有挂着宋军旗帜的船只,而世界各地地商品,金银,金属,也被源源不断的运到湾台,而湾台也脫离了出卖甘蔗,蔗糖,粮食这样的东西,开始出卖纺织品,书画,手工作坊的小玩意,不必说这些东西的利润自然⾼多了,而由于海外贸易带来的大巨财富,目前湾台百姓的生活⽔准已经全面超过了大宋盛世时百姓的生活⽔准,如今他们已经能顿顿吃⾁,早上喝,平⽇喝茶,出门穿绸,就是完全种地地农民,一般男人也有钱娶小妾了,至于女人从哪里来,很简单啊,从陆大移民是女人优先么。
而另一个方面,持续了几年地秘密贩卖人口,渐渐转⼊低嘲,毕竟不同于后世欧洲人⼲的那样,陆大并不缺少劳动力,那些南洋的土著过去,是去当奴仆伺候老爷的,不是去种地挖煤的,因此需求就要少很多,可是即便这样,这几年萧统地小朝廷究竟从里面赚了多少钱,怕是已经不可考了,只是目前两广一代地富人,尤其是还没有被⽩莲犯侵的地区地富人,家里是大多还留着黑奴的,而往北看,至少大都和上都的上流社会***里,王公们都是以圈养黑奴为荣耀的,而草原上的王公们更是不必多说,完全像买稀有的牛羊一样,买来以后或是待或是猎,那是有趣的紧啊!对于此事,也不是没有人向忽必烈提出过异议,不过忽必烈想了想,还是对于贩卖人黑的事情给予默许态度,只是此时,敛财心切的阿合马却主张从中菗税,这可好,人黑们又一下子让元廷每年能多捞点银子了,而因为这个,人黑的价格再次走⾼,却也意外的让宋廷也增加了收⼊,因为这东西一旦涨价,反而更能凸显⾝份,因此王公们对此的追逐反而更为狂热,这大概是连忽必烈也没有料到的吧。
只是趁此时机,那王毅中也隐然成了大宋首富,嘿,这其中会再发生些什么呢?很多人已经开始四处散布王毅中的流言了,甚至还有不少人上书萧统攻讦之,不过对于此类说法,萧统一不驳斥二不澄清,却也让外界揣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