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三国之大帝无双 > 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

第四十章 诸侯进京

目录

  密室中一片沉寂,显得格外冷,只有几道细细的光从暗窗格中透了下来,洒在杨彪面前的案几上。

  自从王允态度由态度ai昧转向支持刘协,卢植公然支持刘协之后,人的会议地点已经改到太尉杨彪府里。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弘农杨氏照样也是四世三公,杨彪的曾祖⽗杨震(杨震的曾祖⽗杨敞是西汉丞相)、祖⽗杨秉、⽗亲杨赐也都曾官居太尉,以忠直著称。汝南袁氏终于三国,而弘农杨氏后来还建立了大隋朝,再到后来又出了个杨家将。

  这位在演义中对刘协忠心耿耿的太尉,此刻却是満脸的怒气,敲着桌子吼道:“你们何其糊涂?竟然公然在朝堂与陛下叫板,如此一来,则我等化暗为明。王允、卢植等人已决意效忠陛下,必然已有防备。那卢植的‮生学‬公孙瓒和刘备都在诸侯军中,王允又与曹孟德好,若再鼓动其他诸侯,则本初和公路行事难矣!”

  张温哼哼笑道:“皇子辩本为先皇嫡子,因逆贼所废,今董贼已驱,陛下理应还政于弘农王。如今不但不还政,还大肆鼓吹自己驱贼之功,又废太后,驱逐皇子辩,实乃大逆不道。各路诸侯岂会不明事理?本初本为盟主,只待举兵回京振臂一呼,诸侯必然云集响应,则区区公孙瓒和曹能奈若何?届时皇子辩归位岂不顺理成章?”

  杨彪怒道:“皇子辩虽为正统,毕竟已被废为弘农王;皇子协虽为董贼篡逆所立,终究也是先皇嫡子,且已为当今圣上。再行废立之事,阻力重重;关外诸侯名为勤王,实则多有异心。你等率而为,视为儿戏,必然大事难成也。”

  一直在旁不语的光禄大夫种拂,突然揷话道:“今陛下已掌控京师兵权,且一向杀伐决断,连董卓在京之时都敢刺杀,何况我等。我等在此做无益争执,恐几⽇之后已成刀下之鬼。关外诸侯已在虎牢关候旨七⽇,何不传书给本初,要其以粮草将尽,催陛下速速下旨宣他等进京,则大事方有望也。至于关外诸侯之心思,本初自会处理。”

  杨彪点点头:“翁叔言之有理,我即刻就修书给本初。”

  董卓弃洛而退守长安,仍然自称凉州刺史,恢复到他进京以前的职位,京城之行不过一场繁华落尽的⻩粱美梦而已。但是即便如此,刘协也不愿意承认他的凉州刺史的职位。只是他的势力太大,暂时只能听之任之。

  同盟军奉旨⼊关。三十万大军浩浩的向洛进军面圣。

  几天之间,洛城郊的草似乎更绿了,草丛中不时有野兔和野窜进窜出。路边的耕地里竟然已经有人在开始整地了,耕地中的人竟然还有唱歌的和笑的。

  路边的村庄里竟然能闻到爆竹声,节⽇和喜庆时才燃放的爆竹。

  一大队人马随着一杆“曹”字大旗,带动着漫天的尘土向洛方向缓缓前行。

  队前一个细眼长须的大汉,骑着一匹极其雄壮的大宛⽩马。那马通体雪⽩,没有一杂⽑,驼着曹行走如闲庭散步,毫不费力。据说此马快跑的时候连影子都追不上,人称绝影。

  后面又跟着六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当中右一人,⾝⾼九尺左右,手执一杆钢,満脸威猛之⾊,俨然为六人之首,名夏侯惇,字元让;当中左一人,也手执长,马上挎着一张雕漆大弓,挂一壶箭,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惇之弟;靠右边一人,手执长,名曹仁,字子孝,曹从弟;再靠右一人,手执长刀,名曹洪,字子廉,也是曹从弟;最左边上一人手执长,名李典,字曼成;最右边上一人执长刀,名乐进,字文谦。

  此六人是最早起兵的大将,也是历史上曹最信任的心腹大将。

  曹着细眼,望着洛方向陷⼊沉思。

  一个多月前,他像贼一般潜行出城,只为了那个粉雕⽟琢的俊美少年的一句话:“汉室江山,全托付在曹卿之手中。”

  一个多月后,他完成了陛下的任务,而陛下也完成了他的大计,一个十岁少年的王图大计。

  一切恍然如梦,却又是那么‮实真‬。

  陛下,曹某不负所托,您可安好?

  后面六人在⾝后一路讨论着这场战事,可惜毕竟没什么太多他们出彩的地方。这次讨伐战的风头都被刘备三兄弟出尽了,似乎这场讨伐战就是专门为他们三兄弟出名而战的。六人当然不怎么服气,尤其是夏侯惇。战华雄时他在押运粮草没赶上,战吕布时又被曹拉住。

  慢慢的几人讨论的话题开始转移到洛的怡云阁,洛的那些⽪肤⽩嫰的姑娘⾝上。然后又从洛的姑娘谈到洛之战。

  曹回头对六人道:“陛下果然神武,居然以一万仓促之军,败退董卓十五万虎狼之师,曹某实在佩服得紧。”

  夏侯惇不以为然道:“十岁幼主能如何神武,恐怕还是朝王允、朱儁等人在旁相助。而且若无我等同盟军先败董贼军威,又断其后路,董贼怎么会如此仓促退军。”

  曹微微笑道:“非也非也。我出京发矫诏起义军,令董贼倾巢出动;陛下掌控京师拒董贼于洛城外,这些都是在陛下计划之中,非他人之计。”

  夏侯惇脸上露出惊疑不信的表情。因为他的儿子夏侯充,也刚好年方十岁,每天只带着一帮儿童逃学打架,差距实在太远。

  曹洪不服道:“我听闻陛下之所以能退董贼,皆因挟董⺟而董贼,诚非光明磊落之举也。”

  曹哈哈笑道:“以一万挡十五万,自损五百而伤敌万余,岂是挟持董⺟所能为?挟董⺟而董贼,⾜以证明我主为成大事,不拘小节,必将成为一代雄主也。”

  李典也笑道:“不料明公对陛下如此推崇备至。我闻昔⽇明公年幼之时,汝南名士许劭谓明公为‘治世之能臣世之奷雄’。明公为能臣耶?明公为奷雄耶?”

  这种话要在以往肯定是要杀头的。但是自董卓政之后,皇权在世人的心目中并不像以前那样神圣。六人与曹情同兄弟,倒也不避嫌。

  曹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世乎?治世乎?全在主上。主英明则为治世,主昏庸则为世。曹某是能臣还是奷雄,全在陛下一念之间耳。若陛下能一直英明如此,何愁天下不兴?”

  大军行至洛东门三十几里之处,各路诸侯会集。这是大家约好的汇集之地,汇集之后再以袁绍、曹为首,挥师进京面圣。

  正商议间,面数十骑飞来,大呼圣旨到。

  各路诸侯齐齐上前接旨。

  为首一人,⾝穿红⾊官服,年纪二十五岁左右。捧着一卷圣旨打开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袁绍、曹等十‮路八‬诸侯,兴义兵而匡扶汉室,败董贼而救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理当封赏。然京城狭小,而诸侯兵马众多,故令各路兵马驻军于洛三十里之外,不可上前。各路诸侯及部将可带百人护卫进京,即刻面圣领赏。钦此!”

  曹暗道,此主果然心思缜密。

  诸侯中立刻有一人长⾝怒起:“岂有此理,当⽇逆贼董卓进京,八万军马全部驻扎在洛城周,为何我等忠心护主,兵马反而要驻扎在三十里之外?难道我等尚不如董卓乎?”

  曹一看,正是后将军、南太守袁术。

  宣读圣旨的年轻‮员官‬哈哈笑道:“当⽇董卓驻军于城外,才有⽇后之祸。陛下恐十‮路八‬诸侯中冒出第二个董卓,败坏其余诸侯名节,故有此旨。”

  袁术怒道:“若我等执意驻军于又如何?”

  年轻‮员官‬厉声喝道:“若驻军近于洛二十里者,即令其余各路诸侯合力灭之,悬其头于东门之外。”

  袁术刷的一声拔剑而出,指着年轻‮员官‬问道:“你乃何人?安敢如此嚣张?”

  年轻‮员官‬也拔剑而出,指着他骂道:“我乃宮中飞龙卫骑都尉李逸飞,奉陛下旨意传话,你敢造反吗?”

  后面十几个飞龙卫全部拔剑指着袁术。

  袁术怒道:“放庇!什么飞龙卫骑都尉,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此官职?你等必是假传圣旨,来人,给我拿下!”

  袁术帐下几员将领挥刀而出就要拿人。

  现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且慢!”曹一声断喝。“昔⽇我在京城之时,曾闻飞龙卫乃陛下贴⾝卫队,也曾见过这位骑都尉大人。圣旨有盖⽟玺大印,岂可有假?我等本为勤王护主而来,今见圣旨岂能不谨遵旨意行事?”

  袁术冷笑道:“就算他真是骑都尉又如何?一个小小的骑都尉就如此嚣张。若不给他点教训,⽇后咱们这些大臣还怎么为官?”

  曹大怒正待发话,却听一人哈哈大笑:“骑都尉官职虽小,宣读的却是圣旨。阁下一个小小的臣子,竟敢藐视陛下,莫非想造反吗?”

  回头看是,却见此人⽩⾐⽩马,正是⽩马将军公孙瓒。

  袁术反相讥道:“陛下?哪个是真陛下,哪个是假陛下尚未可知也。公孙太守好不识时务。”

  这句话一出,后面群情哗然。一人手执青龙偃月刀就要拍马来斩袁术,幸亏刘备眼疾手快,死死拉住一黑脸一红脸两个大汉。

  “放肆!”一直在旁沉昑不语的袁绍厉声喝道“既然孟德识得骑都尉大人,圣旨便不会有假了。术弟还不快快接旨,岂敢抗旨不遵?”

  袁术狠狠的盯着李逸飞,哼了一下,又望了曹一眼,这才又乖乖的跪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