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457章 点了一把小火

第457章 点了一把小火

目录

  第457章点了一把小火

  武烈王公子宝鼎对李斯的这一做法极度不満,他在给始皇帝的信中严厉责斥了李斯的“背叛”

  值此关键时刻,咸阳宮內部的团结至关重要,但李斯为了一己之sī利,置帝国安危于不顾,置本政治集团利益于不顾,竟然与政治对手联手逼迫皇帝采纳他的决策,这是背叛,不可饶恕的背叛。

  宝鼎在信中警告始皇帝,昨曰李斯曾背叛吕不韦,今曰李斯公然背叛始皇帝,那么明曰李斯就能背叛大秦帝国,这等sī欲熏心、背信弃义的小人不可用。

  始皇帝虽然对李斯的做法略有不満,但李斯与他的政治理念一致,李斯为推行‮央中‬集权奋勇冲锋,李斯对他的忠诚毋庸置疑,所以始皇帝尚没有把李斯的行为上升到背叛这一⾼度,即便宝鼎在信中怒不可遏,始皇帝也是一笑置之。

  他给宝鼎回信,极力维护李斯,并告诫宝鼎不要因为彼此政见的不同而蓄意挑起內部的斗争,这时候要从大局出,要维护內部的团结,不要给对手以可趁之机。

  始皇帝的态度一览无遗,他动摇了“焚书”一案的胜利让他自信心膨胀,他要加快‮央中‬集权的步伐,但目前帝国并不具备‮央中‬集权的条件,帝国当前最急需的是稳定,是恢复国力,是展強大。

  始皇帝和李斯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竟然无视帝国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危机,更不顾“焚书”一案已经严重jī化了秦人和关东人矛盾的事实,明知关东地区的‮腥血‬冲突随时会爆,但依旧置若罔闻,执意要以动北伐之策来遏制地方势力的壮大,不顾一切地把帝国推行崩裂之路,这令宝鼎忍无可忍。

  此刻帝国亟待解决的是缓解矛盾,而不是让矛盾轰然爆。

  =

  宝鼎愤怒了,他把手中的书信狠狠砸到案几上,杀气凛冽。

  唐仰、琴珪、公孙贤等‮员官‬和代王公子将闾、左副率章邯等人紧张地望着宝鼎那张铁青的脸,暗自惊怖。

  多少年都没有看到宝鼎如此震怒了,咸阳那帮人不知死活,如此jī怒武烈王,难道就不考虑后果?

  “北伐的决策就算通过了,也需要不少时间的准备,最起码要先把直道修筑完成。”

  这时候敢于出言劝慰宝鼎的也只有代王公子将闾了。

  宝鼎神⾊狞狰,右手握拳摆在案几上,因为过于愤怒,拳头微微颤抖着,让人望而生畏。

  “咸阳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即便修筑直道,恐怕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公子将闾感觉自己的嗓子⼲涩难受,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一下,继续说道“有这个时间做缓冲,或许形势并没有想像的恶劣。”

  宝鼎不想解释,他已经解释够多了,但没人理解,包括他⾝边的这些人都无法理解,他们不知道始皇帝和“集权”贵族集团虽然在“焚书”一案中取得了胜利,名义上在统‮中一‬土文化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实际上它jī化了秦人和关东人之间的矛盾,动摇了秦人对关东地区的统治,而‮央中‬为此所做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又给了“分封”贵族集团尤其是关东地方势力进一步掠夺关东财富来壮大自⾝以对抗咸阳的机会,这势必导致秦人和关东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这时候‮央中‬假如决定北伐,加大赋税的征收力度,改变“轻赋薄徭”之策,关东人的生存环境必然急转直下。官逼民反,关东人揭竿而起了,关东各郡国必然以平叛为借口,进一步扩大地方兵力和大肆截留赋税,最终形成割据事实,‮央中‬和地方的冲突会轰然爆。

  到了那个时候,关东就是人间地狱。秦人之间互相厮杀,秦人和关东人之间也在厮杀,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帝国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

  帝国的军队既要御外,又要守內,顾此失彼,一旦让匈奴人杀进来,帝国腹背受敌,两线作战,谁敢保证帝国不会分崩离析,轰然倾覆?

  但是,上至始皇帝,下至帝国普通官吏,又有多少人考虑关东庶民的死活?

  关东人不接受秦人的统治,秦人又何曾认同关东人?在他们眼里,关东人就是被‮服征‬者,就是奴隶,就是待宰的羔羊,秦人可以为所欲为,予取予夺。这种观念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其实两千多年后还是如此,不过两千多年后人类文明程度更⾼了,更讲究‮服征‬人心而已,而在这个时代,胜利者只喜欢用武力来強行镇制。

  既然秦人不关心关东人的死活,既然秦人认为理所当然要奴役关东人,那谁能理解宝鼎的想法?又有谁能理解宝鼎的良苦用心?

  “形势远比你想像的恶劣。”

  宝鼎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牙关。

  帐內众人相顾无语,再不敢劝解。宝鼎已经动了杀机,他要杀人了。

  =

  深夜,宗越匆匆走进宝鼎的军帐。

  宝鼎拿出一根铜管递了过去。

  “找一个亲信送到咸阳,亲手交给赵信。”

  宗越双手接过放进了怀里,犹豫了一下,问道“一定要动用黑衣吗?”

  宝鼎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黑衣始终是个忌讳,关系到蓼园的机密,更关系到宝鼎自⾝的生存。始皇帝知道赵仪的‮实真‬⾝份,也曾经怀疑赵仪和黑衣有某种关联,贸然动用黑衣力量,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关东人的暗黑力量远远过了我们的想像。”宗越低声说道“‘焚书’之后,关东人通过各种途经秘密潜入咸阳,目标都是咸阳宮。”

  这件事宝鼎知道,他至今还挂着秘军统率的虚衔。黑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粉碎了十几起未遂刺杀,其中包括对始皇帝、太子和数位公卿大臣的未遂刺杀,抓捕和诛杀了数十个刺客。在这些刺客中,除了来自六国旧地的任侠剑客外,还有诸如出自东墨、南墨、鬼谷等学派的武技⾼手,而这些人的刺杀手段非常犀利,远非普通刺客可比。

  自统一以来,针对秦国权贵官僚的刺杀就从未停止过,而自‘焚书’之后,更是掀起了一个刺杀⾼嘲。黑冰秘军人数有限,难以支撑。宝鼎在京的时候,曾经奏请始皇帝和中枢扩建秘军,但此议遭到了否决。

  “武烈王,还是借刀杀人的好。”宗越小声提醒道。

  “刀在别人手上,容易失控。”宝鼎说道。

  “武烈王已经失去了对咸阳的掌控。”宗越进言道“北伐之议一旦通过,关东必然要乱,关东一乱,死去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千千万万。”

  宝鼎心中一痛,黯然苦叹。

  “咸阳乱了,武烈王可以重新掌控政局,但关东乱了,武烈王就要力挽狂澜了。这两者的利弊得失,武烈王是否仔细考虑过?”

  宝鼎闭上眼睛,思考良久,终于抬起手,冲着宗越轻轻挥了两下。

  宗越躬⾝为礼,转⾝离去。

  =

  武烈王公子宝鼎连续上奏,呈述反对北伐的理由,恳请始皇帝和中枢慎重考虑,仔细权衡利弊,不要轻率决策。

  太子扶苏在廷议上也公开支持武烈王,反对北伐。

  咸阳政局的展扑朔迷离,很多人看不懂,而看得懂的人却没有退路,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始皇帝摇摆不定,迟迟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接受了宝鼎的意见,没有轻率决策。毕竟北伐关系重大,牵扯到方方面面,一旦决策失误,不堪设想。

  =

  帝国统一后,十月为正朔,但坊间因为习惯,还是在十二月三十除旧迎新,正月初一迎新netbsp;统一后的咸阳因为迁来六国的王公贵族和大量富豪,人口剧增,虽然扩建咸阳城和兴建新皇宮的呼声一年比一年⾼涨,但始皇帝迫于‮央中‬财政的危机和武烈王公子宝鼎等大臣的強烈反对,至今没有大兴土木。

  咸阳城因此变得拥挤,但也愈繁华,尤其新年前后,更是热闹非凡。

  这一天始皇帝心中烦闷难当,突然决定去骊山行宮散散心。出了皇宮,看到市井繁华,他突然改了主意,打算微服出行,在咸阳城里走走看看,于是命令车驾返回了皇宮。

  始皇帝说服了郎中令蒙嘉,君臣两人带着几名shì卫,悄然出宮,夜游咸阳城。

  行至尚商坊,刺客突然出现,四面围杀。

  郎中令蒙嘉当然不会只带着几个shì卫保护始皇帝。四周的暗中保护者蜂拥而出,刺客们看到事不可为,掉头就逃。人群纷乱,刺客瞬间被人流淹没,杳无踪影。

  始皇帝大怒,下令彻查。

  皇帝微服出行,知情者寥寥无几,但刺客竟然准确围杀,这其中必有內jian。皇帝⾝边的近shì臣僚竟然暗通刺客,这件事太可怕了,远远过了刺杀皇帝本⾝的严重性。

  =

  驷车庶长公子腾和御史大夫赵亥奉旨调查。

  这个时候,始皇帝除了宗室重臣和最亲近的外戚,谁也不敢信任了。

  先调查的就是內廷官吏、宦者和shì卫。

  一番严刑拷打之后,一名当值內廷尚书招供,他在皇帝出宮后,密报了左丞相李斯。

  李斯倒是慡快,承认确有此事,而且连弹劾郎中令蒙嘉的奏章都写好了。皇帝要微服出行,那是国之大事,郎中令蒙嘉为了阿谀皇帝,竟然公开违律,置皇帝于危险之境,罪在不赦。

  始皇帝非常生气。內外廷‮员官‬各司其职,严噤互通消息,这是律法明文规定的事。李斯做为帝国丞相,知法犯法,也是罪无可赦。

  蒙嘉和李斯是始皇帝的股肱之臣,如果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把两人赶出中枢,始皇帝岂不是自断臂膀?

  始皇帝担心有人借机扩大事态,当即雷厉风行,果断降了蒙嘉和李斯的爵位,试图保住两人。

  然而,事态已经失控了。

  紫府黑冰抓住了一名刺客,这名刺客的蔵⾝地竟然是李斯第三子的府邸。

  李斯第三子在丞相府就职,其妻妾中有一位楚国贵族庄氏的女儿。庄氏为皇帝赏赐,长得漂亮,擅歌舞,甚为得宠。这位刺客来自江东,是庄氏当年的门客,一年前到咸阳投奔庄氏,居留至今。

  黑冰抓住这名刺客后,当即奏报始皇帝。这事太重大了,牵涉到当朝丞相,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处置的事。

  始皇帝当即察觉到这里面有阴谋。考虑到事关重大,他命令公子腾和赵亥亲自赶到紫府审讯。

  这名刺客噤不住酷刑,透露了一些消息。黑冰通过这些消息,又抓住了两名刺客,其中一名刺客受刑不过,交待了此次刺杀的命令下达者。顺藤摸瓜,越抓越多,最终查明了一个事实,是丞相李斯怈漏了始皇帝微服出行的机密。

  李斯的属官中大多为关东人,其府上门客也基本来自关东,而不少关东人就是借助李斯的显赫⾝份做掩护,暗中策划刺杀事件,尤其严重的是,他的属官中就有两位关东人参加了这次刺杀的谋划。

  公子腾和赵亥非常吃惊,匆忙进宮禀奏始皇帝。

  始皇帝知道李斯完了,无论用什么办法也保不住李斯了。这的确是个阴谋,是摧毁李斯的阴谋,但问题上,李斯因为失察自己犯下了错误,对手利用他的错误堂堂正正地击倒了他,如何拯救?

  帝国的左丞相府竟然成了刺杀帝国皇帝的谋划之所,帝国的左丞相竟然成了刺客的庇护者,这无论对‮央中‬还是对始皇帝来说,都是个莫大的讽刺,这个巴掌打得‮央中‬和始皇帝“鼻青脸肿”

  =

  始皇帝下诏,罢免李斯,交廷尉府审理,如果最终结果证明李斯及其家人并没有参与刺杀,李斯和家人的性命肯定可以保住。

  但是,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彻底击杀李斯的机会,他的政治对手们岂肯放过?

  以右丞相隗状为的大秦本土贵族们当即对关东系展开了‮狂疯‬“攻击”

  第一个遭到打击的就是郎中令蒙嘉。

  蒙嘉为了保住蒙氏,不敢与大秦本土贵族公开对决,引咎请辞,告老归乡,离开了咸阳。

  代替蒙嘉出任郎中令的是中尉卿公子成。

  始皇帝在这个风头上当然不会重用关东人,但也不愿用本土贵族,所以只能用宗室了。做为妥协,始皇帝答应了隗状的举荐,由前将军李信出任中尉卿一职。

  第二个遭到打击的就是內史卿茅桢。始皇帝在咸阳城遇刺,关东刺客云集京畿,做为京畿最⾼行政官长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內史卿茅桢是茅焦的儿子。茅桢迫不得已,引咎请辞。

  通武侯王贲出任內史卿。

  第三个遭到打击的就是李斯的‮弟子‬门生。凡李斯一系的‮员官‬,不论官职⾼低,也不论在京还是供职地方,一律罢免。此举牵连到了整个关东系‮员官‬。

  丞相隗状再一次独揽相权,他在朝议上奏请始皇帝,凡关东系‮员官‬的任用必须慎重,以免重蹈覆辙,给大秦带来重大损失。这事实上就是要遏制和削弱关东系势力对朝政的影响。

  始皇帝颜面尽失,愤怒到了极致。

  一场未遂的刺杀,让他失去了蒙嘉和李斯,失去了左膀右臂,失去了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也失去了为‮央中‬集权而冲锋陷阵的“斗士”

  这是谁的阴谋?谁要击杀李斯?谁要阻碍‮央中‬集权?

  无疑,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封”贵族集团,就是以隗状为的大秦本土豪门贵族。

  始皇帝不能不反击,不能任由“分封”贵族集团掌控朝政。

  五月,南海王公子峤上奏,弹劾荆宛和江南两地‮员官‬,在调拨给岭南的粮食布帛等物资上以次充好,以劣代优,而且屡屡拖延克扣,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始皇帝当即下令彻查。

  一个月后,御史大夫赵亥上奏,弹劾以南郡太守隗蔵为的数名楚系‮员官‬贪赃枉法、徇sī舞弊、中饱sī囊,证据确凿,罪在不赦。

  统一至今,豪门贵族对地方财富的掠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追究起来都算违法,一抓一大把。始皇帝迫于局势,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如果要打击对手,那这种事情就是最好的武器。

  紧接着,江南镇戍统率桓炀上奏,弹劾隗蔵等‮员官‬植党营sī、图谋自立,而且牵连到了丞相隗状。

  始皇帝毫不犹豫,当即下诏命令丞相隗状回避,由太尉蒙武、驷车庶长公子腾和御史大夫赵亥会同廷尉府联合审理此案。

  关东系‮员官‬乘机“反扑”宗室和老秦人也落井下石,形势顿时一边倒。

  隗氏拼命挣扎,楚系更是全力搏杀,就连太子扶苏和皇后都出面声援,琴氏家主更是飞车赶奔北疆求援,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武烈王公子宝鼎却跑到塞外与匈奴人的大单于谈判去了。缺少了公子宝鼎的支援,隗氏在对手们的四面围攻之下,轰然‮塌倒‬。

  十月,始皇帝下诏,罢免丞相隗状,由御史大夫赵亥暂领丞相府。

  一年內罢免两位丞相,咸阳政局之动dang,由此可见一斑。

  =

  =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