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武侠 > 招艳星君 > 183. 关于阎罗王

183. 关于阎罗王

目录

  关于阎罗王

  阎罗王一说其实源于古印度传说和佛教经典,为管理阴间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据《问地狱经》载,阎王从前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

  他手下的十八大臣率领所属百万众共同立誓,共治地狱罪人。十八臣就是后来的十八地狱之小王,百万之众即后来地狱的众多狱卒。阎王所住的宮殿位于阎浮提洲南二铁城山外,纵广六千由旬。另据《jin度三味经》,阎王治下有五官,鲜官jin杀,水官jin盗,铁官jin,土官jin二舌,天官jin酒。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说:梵音阎魔,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以及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报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

  后来随着佛教传入华夏,阎罗说法也随之在华夏民间流传,并生了改变。

  一说为“十殿阎王”:阎王在‮国中‬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国中‬佛教中,又有十殿阎罗之说。十殿阎罗是‮国中‬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到了后来,民间有种说法认为阎罗王是四位的,分别是: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也有认为阎罗王只有三位的,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

  在地方方言里,有不少有关阎罗王的歇后语,比如:“阎罗王做生意——鬼都不上门”“阎罗王请人——鬼正敢食”意思是说阎罗王设宴请客,只有鬼才敢去吃。常用来比喻某些东西不敢吃,某笔款子不敢拿等。还有“阎罗王寨墙——鬼城”而且,在重庆的酆都,就有一座人们凭想象建造的“阴曹地府”有“鬼城”之称。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

  阎罗王,简称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阎罗王最早出现在印度的史诗《梨俱吠陀》里,那时他还是一个职务不大明确的天神,被后来的婆罗门教(公元八世纪后称印度教)纳入其诸神体系中。后来佛教沿用这一说法,称阎王为管理地狱的魔王。

  ‮国中‬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国中‬后,关于阎王的信仰也逐渐传入了‮国中‬,与‮国中‬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有了十殿阎罗之说,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国中‬流行开来。

  十殿阎罗是‮国中‬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这一说法始于唐末。分别是: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其中第五殿主宰就是阎罗王,据说他“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

  在‮国中‬古代的民间信仰里面,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阎王是阴间的主宰,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而且,阎罗王在百姓心中很有威信,在农耕社会,阎王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正直刚毅而铁面无私的,阎罗王的形象一般跟判官较接近。但其形象不是特定的某个人,他人是可以顶替的,所谓“新者既临,旧者必生人世,去做王公大人矣”(《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隋唐至清代,便流行诸家阎罗王之说。有认为阎罗王是四位的,分别是:包拯、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也有认为阎罗王只有三位的,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

  一说为隋将韩擒虎。韩擒虎是隋初大将,据称他在13岁时打过猛虎,所以取名叫擒虎。李世民(唐太宗)主持的《隋书》记述他病重临死前夕“其邻⺟见擒(擒虎,‮人唐‬讳虎字,故省略“虎”字)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异而问之。其中人曰:“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我yu谒王。”左右问曰:“何王也”?答曰:“阎罗王”擒‮弟子‬yu挞之,擒止之曰:“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曰竟卒。”《二十四史》里也有韩擒虎死做阎罗王的传说。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也描述韩擒虎在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的事。

  二说为北宋名相寇准。《涌幢小品》中记载他的爱妾茜桃临死前说:“吾向不言,恐怈阴理;今yu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另有《翰苑名谈》亦记载:“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阎罗处政。’”寇准以秉直见闻于民间。《通俗编》还说:大概在他生前已经流传此说,所以当时就有人在驿舍侧,挂起寇准图像,上面写有“今作阎罗王”字样。

  三说为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生前为官清廉,为百姓所称道,在其死后,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中吴纪闻》)

  四说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包拯。“俗传包拯为阴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宋史·包拯传》云: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范烟桥《茶烟歇》)。元明杂剧、平话也有不少包拯下阴司审案故事。例如:石玉昆著的《三侠五义》里,就有描写包拯扮阎罗审郭槐“狸猫换太子”的情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