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路经车迟国
唐僧师徒继续西行,目标是一千多里外的翠云山。
一千多里地,各人如果飞行的话不用两个时辰就能够到达,但要是通过陆路,那就是一段不近的路程,尤其是这一段道路多是崇山峻岭,溪流江河,往往是直线几里的路程展开非要走几十里的山路。
但唐僧也不是那么听话之人,其中也耍了不少把戏,比如说到了山⾕地带就用飞行之术,只是到山顶附近才下来行走,免得浪费时间,而遇到河流⼲脆就采用辟⽔咒从河里走过去,偶尔还能抓几只鱼虾做点心。饶是如此,走了四五天才走出了这片连绵的山岭,翠云山也只有四五百里开外了。
唐僧站在最后的一座山峰上往下看去,只见前方是一片大的盆地,方圆百里,空旷阔达,远远地可以看见几十里外的一座城池。
“没想到崇山峻岭之中还有城池家国,说是世外桃园也不为过!”唐僧说道。
一行人走出了山岭,进⼊这一片平原,一路走来,却发现这里异常⼲燥,河流几乎⼲涸,土地皲裂,少数的草木植被都露出萎靡的姿态,叶子发⻩,显然是⼲旱已久。
唐僧下马拦住了一个还在皲裂的田间种植土⾖的老者问道:“请问老丈,这里是什么家国?”
老者半晌才抬起头,有些惊异地望着唐僧几人道:“长老,此地乃是车迟国的地界,没想到长老居然能从横断山脉中走出,好久没有见人能从东面过来了!”
“车迟国?”唐僧道“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老者解释道:“长老不知,车迟国东面被横断山隔断,因此同东方隔断,由于山岭连绵上千里,步行都难得有人能通过,更别说乘车了,车迟国的意思就是要到这里坐车要比走路还要迟。”
唐僧失笑道:“这名字有趣。对了老丈,贫僧一路走来只见车迟国溪流⼲涸,土地⼲裂,你种这些粮食恐怕难以成活啊!”老丈叹了口气道:“我们车迟国本来一向风调雨顺,但是不知为何从前年开始就滴雨未降,庄稼都死的差不多了。再不下雨的话,恐怕整个车迟国的人都要被活活饿死渴死了!老汉我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种几株苗试试,也不能整天呆在家里看天啊!国王陛下已经在城里招贴榜文,愿以传国宝珠赏赐能祈天降⽔之士,听说前几⽇来了几个道法⾼明的道士,希望能够求得一场喜雨吧!”
唐僧看着老者満脸的皱纹,又看看地上蔫了的土⾖苗,对敖秀使了个眼⾊,敖秀会意,暗自施了个法术,⽟手一挥,只见一道⽔流从她的手中洒出,洒在⼲枯的苗上,土⾖苗顿时一振,拼命地昅着⽔分,渐渐地有了生气。
小龙女说道:“我们也只能尽点人事而已,弟子的功力还不⾜以降下一场甘霖,况且降⽔乃是雨神的责任,我们也不能僭越。”
唐僧点点头道:“也是,我们先到城里面看看吧,实在不行就叫悟空上天叫雨神下场雨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说罢自己策马向车迟国城走去,众弟子都跟上走远。直到这时,那老汉才从刚才的惊骇中回过神来,看着地上生气的苗儿,忽然下跪,喃喃自语:“老汉遇到神仙了啊!”说实话,现在的唐僧并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家伙,只是老汉那张満是皱纹愁容的脸让他想起了自己的⽗亲,当初自己走上偷盗这一行的时候,他的脸⾊也跟这毫无二致,还没有等到他发达来孝敬⽗亲,⽗亲就已经魂归天堂,这是他前生最大的遗憾,现在这一番举动,也算是稍稍减除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点愧疚之情吧。
唐僧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车迟国的降⽔问题。
车迟国并不大,同乌国一样,只有一座城池,甚至比乌国还要小,一行人只走了一天就来到了车迟国城前。
进了城中,发现城里的人们都在往城中心涌去,嘴里都呼着:“太好了,道长施法咯!”
红孩儿问道:“师傅,他们这是⼲嘛去啊?”
唐僧望着城中心冒出的一点火光,也颇感好奇,说道:“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跟着众人来到城的正中心,只见数顷大的广场之上早就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望着广场中间的一个数米⾼的祭坛,上面架了一只大鼎,鼎里面盛満⽔,下面是一堆的⼲柴。
广场北面有一片华盖遮蔽的地方,上千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正在维护着秩序,华盖之下摆着几张案几,首位坐的是一对男女,都是珠光宝气,男的头戴王冠,王冠上镶着一颗大硕的珍珠,散发出晶莹柔和的华光,一看就知道这颗珠子乃是宝物;女子⾝穿华服,头戴凤冠,一派⺟仪天下的样子,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人乃是车迟国的国王和王后。
紧靠着国王案几的右手边是一⼲文臣武将,而左手边只摆放着三张案几,每张案几后都坐着一个道士,当头的一个⾝穿黑⻩相间的道袍,⾝材魁梧,长着一脸的虬须,仿佛张飞转世一般,大大的圆脸上一双如铜铃般的大眼,不怒而威。
第二位坐着的是一个面貌清秀的道士,他的道⾐最为华丽,五⾊斑斓仿佛云霞彩锦一般,端⾝正座,三个道士当中就数他最为俊美,而他有些诡异的眼光却不老实,逡巡过前方观看的人群,在年轻女子⾝上停留的时间最多,令不少女子心跳速加,眉目含舂。
而第三个案几前坐着的道士相貌清瘦,脸上⽪肤略带青⾊,留着一捋山羊胡,相对其他两人而言,他的道服最为朴素,但也是用素⽩⾊的织锦就,在⽇光的照耀下这⾝⾐服反出各种⾊泽,加上他仙风道骨的样貌,在三人中最似神仙中人。他一只手上拿着一个佛尘,另一只手正捋着胡子,眼睛半闭,更显其出尘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