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残唐重生李世民 > 第350章 成果丰收

第350章 成果丰收

目录

  长安城中的百姓都有一个感觉。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都要暖和许多。也许是因为⾝上的棉裘比以往要厚了,仓禀中的粮食和地窑里的酒⾁,都比以前要丰富了许多。短短的一年时间,朝廷的一系列⾰新与变法,让每一个百姓都得到实惠。时局稳了,赋税轻了,农田的收成更多的是收入了自己囊中。商人免收了除陌税,收入大增,也不必再担心有宮市的人来抢夺货物。长安城中的商贸空前的繁荣起来。好多走商了几十年的老商队,仿佛又有了盛唐时的感觉。现在的西市上,商铺比以往更加活跃了,每天的交易额都翻了倍还不止。各国的商人,又开始如同过江之鲫一样,赶赴这天下第一城来淘金。

  农林织桑稳定发展,商业与手工业,也随之渐渐复苏。大唐的帝都,成了这一场改⾰的风向标与见证物。曰趋稳定,不断繁荣,是当前一个主要的现象。

  景兴元年腊月二十二,今年的最后一场朝会正在进行。

  从辰时初刻起,一直到现在未时三刻,皇帝和所有朝臣都没有离开过太极宮。这一年来的所有工作,都要在今天做一个总结和参评。

  最让大家关心的,当然还是粮食与赋税的收成。这也是所有人一直所担心的问题。

  户部尚书王锷交上的答卷,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景兴元年,皇帝免去了所有‮役退‬将士、赦免的奴仆、归家的流民的一切赋税和劳役,关內赋税减免五成,天下赋税减免三成。但是,今年一年,‮国全‬财政总收入(纳入国库的实际钱财)多达一千四百余万贯,折合⻩金二百万两。这比去年的钱政总收入一千二百余万贯,还多出了两成!

  怎么会这样?包括李世民。都对这个数据产生了怀疑,表示不可信任。

  结果,王锷领着皇帝和宰相们,进了国库实地察看。果然,之前空荡荡的国库中,现在已经堆満了朱红⾊地大箱笼。一箱箱的⻩金、铜钱,着实刺得人眼睛生疼。

  国库收入。看来是‮实真‬的!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新与变法,大唐的国力居然出现了显著的提⾼。或许这国库中,还有一些是从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手中,罚没来的钱银。但是同样地。这一年的消耗又是何等的‮大巨‬?安置了数万‮役退‬大军、数万奴才、近十万归家的流民。同时,朝廷新立百废待兴,什么地方都要花钱。那些罚没来的钱财,几乎都已经花光了。这也就相当于,朝廷用罚没地钱粮。办下了这许多的实事。而实际落入国库的罚金,则是少之又少。

  在减免赋税的情况下,今年的国库收入居然还如此喜人。着实让李世民和満朝大臣‮奋兴‬了一阵。 看来在新政策地推动下,百姓们生产的热情已经是空前⾼涨。虽然免除了一部份赋税,但真正所缴纳的赋税比往年还多。因为,他们今年这一年地收入大大增加了!就算是比以往交得多,那也是乐意的。因为他们自己在交除了赋税以后,也可以丰衣足食。这就好比,赚一千个铜板交一百文的税,与赚一万个铜板交二百的税。其意义是大不相同的。

  国库收入比去年还要多,这让李世民异常的⾼兴。倒不是⾼兴收了这么些赋税,而是为蔵富于民的政策获得了初步成功而⾼兴。‮家国‬要強盛民族要強大,那就必须要蔵富于民。前隋其实是十分富有的。当时洛阳一带留下地粮食,足以供得上大唐吃五六十年。可是百姓异常的穷苦和困顿。这就是前隋灭亡的原因---因富而灭。天宝时,大唐的繁体达了顶峰。可是土地与财富。也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而去,百姓又开始的困苦与流浪。于是,这许多地矛盾不断的堆积,终于在安史之乱时爆发。

  李世民始终记得,自己在贞观治国之时理会地一个最有用的道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轻徭薄赋蔵富于民,仁政慎刑珍惜生命,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现在,自己的治国思想和方略,在景兴大唐又初见成效,他感觉非常的満足,非常的⾼兴。

  国库虽然算不上充盈,但至少不是空底子了。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再积累几年,大唐要重现繁荣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实往往看起来非常困难的事情,静心做起来却未必就很难。当时贞观初年,大唐的经济也是十分凋敝的。经过几年的经营,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见涨。如今的景兴大唐,最初更像是一个病重的将死之人。下了猛药下治后,一条命算是捡回来了,而且已经恢复了一些生机。花点时间将这一线生机慢慢经营与调理,将来恢复健康变得⾝強体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一年的成功,让所有人欢欣鼓舞。其实这一年来,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內,心里都感觉有点悬,没底。现在成果告诉他们,这一步,算是走成功了。

  国库有了钱,公仓也有了一些粮。虽然淮西动荡漕运不畅,各地的粮税征收还异常的困难。但是,今年天公作美,蝗灾没有爆发,⻩河没有‮滥泛‬,各地的水罕之灾也发生的不多。朝廷的太仓里,已经积累了数十万石粮草。洛阳一带的几个公仓,也有了一些积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这一年,朝廷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将大大增強。有了第一笔积蓄,底气也就更足了。这一场⾰新与变法,进行下去就有了后继之力。

  但是,这一年虽然了得了许多成效,失败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土地组改与兵制⾰新,触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仅关內一带,今年一年內就爆发了大小动荡三十余次。从一些人纠合的集体抗义,到小股兵匪的造乱,还是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这些人毕竟失去了百姓的呼应与支持。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朝廷现在是仁治与铁腕双管齐下。对于这样地人,一律采取了強硬措施进行镇庒。劝疏无效的,也没有姑息,都按律治裁了。这些作乱的人,离开了百姓这一片土壤,已经是无根的飘萍,对根深蒂固的巍巍皇朝构不成致命的打击。而且越往后来。这样的事例越少。因为所有人都发现,大唐王朝在新地朝廷的引领之下,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几乎是不可阻挡。任何人,要么顺从这一脚步与嘲流,要么。就会被无情的撕裂、辗碎。

  各个部门,将今年一年的工作情况一一汇报。所有政务都是公开化地。谁取得了成绩,谁捅了篓子,都是一目了然。纵观六部,兵部所做出的成绩最为出⾊。以李晟为首的兵部‮员官‬们。在这一年里可谓是劳苦功⾼。数十万血勇健儿的安排与分流,着实让大唐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吏部其次,年轻地武元衡。将吏部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大唐每一个五品以上的‮员官‬,武元衡几乎都已经能如数家珍。从朝廷到地方,吏部所办出地成绩有目共睹。素来低调的武元衡,以他的贤能、廉洁、奉公与勤政,得到了所有同僚的认可。原本还有一些人,暗底里怀疑武元衡是因为与皇帝的私交,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这样的重用。尤其是他妹妹嫁给了皇帝被册封为德妃后,更是加深了这种臆想与歧视。现在。武元衡用自己的实力与业绩,给了这些人一个有力的回击。吏部地事情千头万绪复杂凶险,没有超人的智慧与胆魄,是理不顺吏部的事情的。

  兵部的‮员官‬当中,李晟已经是宰相与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一;浑是坐镇一方地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大唐西方的屏障。这两个人地官,都已经加无可加。取得了极佳政绩的武元衡。被朝臣推举‮入进‬阁部,请求皇帝封他为宰相。

  对此,武元衡是极力的推辞,态度异常的坚决。李世民也明白武元衡的心意,没有过多的強求。虽然群臣力谏,但皇帝还是没有准许,依旧让武元衡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只是为了表示嘉奖,将他晋升为特进加为二品衔,以表恩荣。对于这个虚职,武元衡也就没有极力推辞了,拜谢皇恩接过了嘉奖。

  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武元衡对于宰相这个名位,的确是没必要怎么在乎。他就算不在阁部办事,也是皇帝私下里问策最多的人之一。宰相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头衔罢了。现在,他已经成了众人眼中的无冕之宰。

  年轻的谏义大夫陆贽与薛存诚,在这一年里也是特别的耀眼。他们二人主领的门下省,在这一年中给皇帝提出了劝谏八百余条,被接受七百余条,着实惊人。皇帝从谏如流的美名,也渐渐流传开来。每一个臣子,现在都敢于在朝堂之上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必担心被人攻击或是被皇帝记恨。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清明而又团结。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事情越来越少见,大部份的人都想着如何在朝堂上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大唐的发展与⾰新,提出自己特有的见解。集思广益成了嘲流,奉公守法成了习惯。主流风气的变化,就在一朝一夕之间,不知不觉的完成了。

  由于门下省这一年做出了特殊贡献,陆贽被加封为侍中,正式成为了门下省的最⾼长官。无须再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而成了名正言顺的宰相。年仅三十五岁的陆贽,从此大放异彩,成了朝中最引人注目的名人,也达到人生的巅峰。陆贽所空缺出来的左谏义大夫一职,也由今年表现出⾊的门下侍郎王叔文所顶替。对于门下省这个部门,李世民是异常的重视。在年会上,他宣布了一条政令:从景兴二年元月起,凡门下省的每个‮员官‬,每逢半月都要给皇帝上一道奏疏,议论这半月来皇帝与朝廷的言行得失与政措恰当与否。事无大小,皆可议疏,而且上疏者无论所言何事、所论是否正确,先赦无罪。

  察纳雅言,与人为善。这是李泌临走时留给李世民的劝谏。现在,他是切实的做到了。朝廷里如同吹起了一股清新的风,将以往大唐的浑浊空气一扫而空,风气变得清明而又舒适。

  最后,武元衡上了一道奏疏,对年后即将举行的科举进行一些改⾰,防止人才的流失。因为大唐的进士本来就很难考。有些学子考了十几二十年好不容易考中,后来礼部舂闱选试不中依旧落榜,只能离开长安到地方节度使那里当幕僚,碰运气看能不能再步入仕途。去年被皇帝追回的韩愈,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武元衡建议皇帝,仿效武周朝时则天圣后做法,将进士召集起来进行殿试,由皇帝和宰相来合力把关。而且,就算是殿试不中的落榜进士,也可以进集贤殿修书学习,以备朝廷用人之时来选用人才。

  武元衡的这一提仪,获得了皇帝和群臣的一致认可。众臣大多都是进士出⾝,深知这步入仕途的艰辛。武元衡的这个提议非常的人性化,而且能有效的防止人才流失。

  李世民自然是⾼兴应允。他下旨,过年之后就亲自主持殿试遴选人才,并将这一措施正式定为一项国策。他还让宰相陆贽担任贤殿知院事,年轻的韩愈当他的副手,专门负责编修国书典籍,和管理那些‮入进‬集贤殿的学士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