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空中的恐怖
机飞低空俯冲产生出凄厉的啸声,夹杂着不时的炸爆声和弹子飕飕乱飞的声音,构成了一种令人胆战心惊的交响曲。
一架轻型轰炸机能够携带10枚50公斤的炸弹,分别挂在两翼和机舱炸弹舱里。航空炸弹带有稳定尾翼,采用生铁弹体和碰炸引信,一枚炸弹就装有18公斤TNT炸药,威力足够覆盖70米半径范围內,这还是因为弹体本⾝的重量带来的速加度和机飞本⾝的速度使得炸弹深深钻进泥土里的原因,如果,炸弹带上减速装置后,50公斤级的炸弹将会产生更大的杀伤力。
尽管是这样,杨致和少校和他的轻型轰炸机编队仍然顺利地解决了地面防空火力点,在反复确认地面防空火力被彻底清除后,杨致和带着八架轻型轰炸机拉爬升到了2000米的⾼度。两架CH型战机调整了航向,在根据地面上炸爆点上的烟柱的动向估算了地面风速后,机舱內的投弹军官很简便地给飞行员做出了航向修正建议。
在2000米的⾼空要把重达250公斤的炸弹准确地砸在铁道线上,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首先是机飞的航向,根据惯性定律,机飞的航向会赋予炸弹最基本的轨迹;其次是炸弹本⾝的空气动力学外型和附件,这些东西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在无风状态下能够保证炸弹按照机飞航向跌落;再一个重要因素是风,侧向风和顺风、逆风都要考虑。
没有更精密的仪器仪表提供数据供飞行员们参考,简单的陀螺仪和对地面烟柱的观察是投弹军官确定下手时机的依据。还好,他的目标是长长的铁轨,只要机飞保持住和铁轨的同向并根据风力略微偏离一些,那投出的炸弹也许能碰上好运气,准确地在铁轨上炸响。
CH型轰炸机每架携带了两枚250公斤炸弹,也就是说,给机飞上的飞行员的机会只有两次!
两架中型轰炸机前后略微错开保持着斜编组队形,沿着铁轨延伸的方向反复地来回盘旋着,这是CH轰炸机第一次实战投弹,其结果远远不是炸断铁路与否那么简单。如果这次攻击成功的话,陆军航空兵的兵器里将大量编制这种载荷远大于QH型的战机。
杨致和少校远远地跟着两架中型轰炸机,他必须保证这次攻击的全安性,一架CH机上有一个国美客人作为美军国事观察团的成员特地来到自己的队部,恼火的是,要求保证这个年轻的国美上尉全安的命令据说是皇帝陛下亲口下达的。
讨厌的家伙,那个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国美乡巴佬为什么对轰炸机这么感趣兴?为什么总参谋部会允许这个家伙如此近距离地直面国防军的秘密?
反正,这样的问题少校是不清楚的,抱怨归抱怨,命令必须执行!
杨致和只是杨致和少校而不是龙剑铭,他当然不知道这个国美乡巴佬上尉有个将军父亲,曾经是国美陆军驻菲律宾队部的司令官,而运个讨厌的家伙自从于1903年西点毕业后就一直对国中人制造的武器非常感趣兴,因此,他被如愿地派到国中来,成为国美陆军观察团的成员之一。少校还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国美上尉在1917年会成为国美霓虹42师的上校参谋长,会在一战后成为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国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战后还挑起了联合军国对朝鲜和国中的作战!
这样的人,似乎应该得到龙剑铭的重视,国中 机飞要向国美甚至欧洲出口,赚取大量的美圆英镑,还需要有一个适当的人真正了解机飞的战争价值,在皇帝看来,这个有将军家庭背景的年轻上尉是最合适的宣传员。技术保密只能是暂时的,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保守秘密不如公开,利用秘密的公开赚取进一步技术升级的资金,始终保持一定的领先性,这就是龙剑铭的技术发展观。
两架CH型机飞几乎紧挨着飞行,终于,少校看见两个黑忽忽的物事从机⾝上脫离出去,急速地坠落到地上,一枚炸弹偏离了目标好几米炸了开来,青黑⾊的烟柱夹杂着闪耀的火花迸发着。250公斤炸弹大巨的威力还是破坏了一大段铁路,而另一枚炸弹的落点就显得太偏了一些,只是造成了一大片杨树林的遭殃。
CH型机飞盘旋了一圈后,又气定神闲从头开始做刚才的投弹动作了,有了一次差不多的成功经验,这次的投弹准确度大大提⾼,一枚炸弹正中铁轨,威力大巨的炸弹直接毁坏了近50米左右的铁轨,而对路基的作用则要俄国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来修补了;一枚偏离了一些,仅对路基造成了损坏。
底上的俄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铁路被炸断,没有了能够对空射击的机枪,俄军士兵们只能望机兴叹,望弹生怖,没有人想到用手上的步枪向机飞射击,那是因为这种射击是没有价值的,只能换来小一些的苍蝇更加凶猛的机枪火力,那些瘟神是无法抵御的恐怖制造机器!
在国中 机飞离开巴布什金上空之后,俄国临时府政总理维特的专车驶进了巴布什金小站。铁路人员和军方遗憾地告诉这位大人物铁路遭受了攻击,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修复通车。无奈的总理大人只好在这个靠近贝加尔湖的美丽小站等待了。
一场处心积虑的宮廷政变结束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俄罗斯帝国的权力如今掌握在三个人的手中:尼古拉大公成了摄政王,维特则是摄政王名下的临时府政总理,至于杜马的议长罗得江科,则积极地准备着制定宪法,企图使封建地主把持着的俄国彻底变成由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控制的俄国。
维特和大公把这次政变称为明智的小小的权力转移,而喜欢浮夸的罗德江科则四处宣传这是一场成功的⾰命。总得来说,目前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大公需要军队里贵族军官的支持,所以这次政变不能用⾰命的词汇,他力图使政变在军官们眼里成为沙皇陛下在军政事务上的放权;维特需要列強的支持,有了列強的支持才有可能尽快结束战争,让俄国回到工业建设的经济复苏轨道上来,因此,他也不能把政变说成是⾰命,他要取得各国资本对俄国的信心,⾰命这个词汇太野蛮,太暴力;只有罗德江科这个所谓的俄罗斯民族的民意代表才在宣称⾰命成功,因为他要把俄国国內的各种政治势力的蠢蠢欲动庒制下去,只有⾰命成功这个说法,才能使俄国的农夫和工人重新回到他们的位置上去,放弃对家国大事发言的权利。
俄国在远东的两次战争带给维特截然不同地命运,因为曰俄战争,维特被沙皇解职,远离了俄国的权力中心;而中俄战争却让维特重新站到俄国最⾼权力的舞台上,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饱学的临时府政总理知道,从远古的人类有了价值观念开始,战争就和经济利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反过来说,没有经济利益和生存空间的概念,进制战争永远也不会存在!
那么,貌似強大实则千疮百孔的俄罗斯帝国在遭到两次战争的失败后,面临着的命运是什么?她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复兴之路呢?这个问题是同样作为斯拉夫民族主义者的维特公爵经常深思的。
很明显,在普鲁士将军克劳塞维茨提出总体战争这个科学的概念后,答案已经存在。战争,打得是整体国力,从人口资源、经济潜力、工业能力、科学技术等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一个家国的整体实力是最科学的。曾经,沙皇陛下就把曰本人视作在四个岛屿上蹦达着的⻩猴子,忽视了曰本的战争潜力和在1895年到1904年间所做的周密的战争准备;今天,沙皇又忽视了国中人在工业技术上的潜力,招致了这次战争就在眼前的失败!
这个烂摊子,必须由自己和自己的府政来收拾。
作为前任财政大臣的维特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家国的強大首先表现在军事实力上,而军事实力的表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纯的数量,一是单纯的质量。从俄国目前的武装力量的现实状况来看,俄军是注重数量优势的军队,而国中人在轰炸铁路之后向世界展示了技术型军队的威力!当然,这也是俄国必将失掉这场战争的原因所在。
问题是,在中军国队取得了战争的绝对控制权后,自己应该如何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可以想见的是,国中人必然是⾼傲的不可一世的!但是,就算是这样,维特也必须去面对,去应付!
俄国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一个強有力的东方伙伴。
时间,需要俄国在际国问题上的让步和成功的中俄谈判来获得;资金问题,则需要依赖英国、法国的资金援助来解决,中亚和黑海的问题,需要俄国与中土同盟达成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协议,最好,能把国中这个迅速崛起的帝国纳入俄国远东利益伙伴的范围中。
俄国,可以从国中得到什么?
那要看中俄关系究竟怎么样发展,也是看自已如何在这次⾼层公议上影响国中的代表——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先生。本来,按照际国外交惯例,自己完全不必亲自到远东来会见国中的外交大臣,这是在规格上不对等的。可是,在关乎俄国根本利益的中俄谈判上,自己不能不亲自把握。
満怀心事的维特没有任何的心情去欣赏盛夏贝加尔湖迷人的湖光山⾊,也没有趣兴去看湖中经常出现的海豹。他只能通过车站上的小小电报房给远东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夫发电报,让中将与国中人接触,希望国中人能够停止传说中恐怖的空中袭击,以便铁路人员能够尽快修复铁路,送自己去赤塔与军方将领见面。
对阿列克谢夫中将,维特是绝对信任的,这个中将是政变的核心成员之一,手里也掌握着目前俄国最強大的军队,有了这支力量的存在,临时府政就是強有力的央中 府政。反之,临时府政的权威肯定会动摇,会受到那些旧贵族军官们的反对。
因此,必须对国中人做出让步,保留俄国的元气,保留远东军!
国中人提出的条件看起来是苛刻的,他们要求的新国境线割去了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土地上的产出实在有限,西伯利亚人对耕作和放牧都不在行,他们擅长的是狩猎!这些土地本⾝就是俄国难以开发的,除了造价不菲的远东铁路和难以割舍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外。
对铁路和海港,维特寄希望与国中签定一个比较友好的全面条约来解决俄国的需要,双方在经济往来上的合作,会把地域和家国的界限冲淡一些的,俄国人付出一定代价后仍然有可能取得铁路和海港的使用权。
维特半躺在车厢里想着,他不愿意下车,肮脏的车站让他看着就觉得恶心,车站上根本就没有正式的旅馆可以供总理大人暂住。因此,他还不如就待在豪华的车厢里比较实在。
苏赫巴托尔,大华中帝国国防军陆军第二航空队野战机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尉一下机飞就冲进了电报房。
今天,实在是令年轻的上尉毕生难忘的一天。他第一次乘坐机飞,第一次乘坐军用机飞!而这架属于友好的中军国队的机飞就在上尉的注视下准确地实施了对地攻击!这,让上尉看到了机飞在未来战争中的价值,他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幕场景:由几十架,不,应该更多一些,是几百架上千架机飞用炸弹攻击地面的军队或者军事目标的场景。毫无疑问,国美需要这些机飞的技术,也需要对付这些机飞的技术,根据力学的对等原理,机飞的敌人首先是机飞本⾝!
上尉通过电报给军事观察团团长埃米克海军少将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也把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汇报了一下,当然,上尉没有忘记在自己的随⾝曰记本里记下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