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 第一零九章迁都之争(三)

第一零九章迁都之争(三)

目录

  第一零九章迁都之争(三)

  赵风心神还沉浸在震骇之中,没有理睬王昶的调侃。

  “內帐里还有一位侍女,也是从宮中出来的?”赵风答非所问。

  “对,她也是宮中一位女官,是侍奉长公主的。因为戴霜夫人最近⾝怀六甲,长公主就让她在大元帅府照顾戴霜夫人。这次她和士孙欣一起到中原,估计也是戴霜夫人的主意,因为她是北疆郭阀的人。”王昶看了他一眼,笑道“是不是很漂亮?伯虎兄是不是动心了?”

  “郭阀的人?”赵风愣了一下“她叫什么?我在无极城怎么一直没有听说?郭阀家里如果有这样的美女,早就嫁出去了,怎么会进宮?”

  “她叫郭瑞。她⽗亲是前南郡太守郭永,和郭蕴、郭策都是一家人。郭永夫妇早逝,她和几个兄弟一起生话。⻩巾军杀进太原那一年,全家遭劫,只有她一人幸免于难。她当时只有四岁,混在流民中颠沛流离,辗转流落到上郡,被当时的⻩巾军首领杨凤大人收留做了一个婢女。前年郭蕴大人到杨凤家做客,看到郭瑞和自己逝去的弟妹非常相似,于是问了两句。郭瑞在全家罹难的时候虽然年纪很小,但还记得自己⽗⺟兄弟叫什么名字,过去住在什么地方。叔侄因此相遇。郭蕴大人欣喜若狂,马上带着失散了十几年的侄女回家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赵风感慨万分“世上还有如此巧合的事。那她怎么又进宮了?”

  “前年年底,长公主下旨在无极城门阀士族家中挑选未婚女子到官中为侍。郭瑞未婚,当然也在候选之列,结果给选中了。”王昶叹了一口气“郭蕴大人无计可施,只好找到戴霜夫人,希望通过戴霜夫人的关系,把郭瑞早点从宮中弄出来。所以,这一次夫人跟随大元帅南下,就把她带来了。”

  天子定都长安之策在无极城遇到了‮大巨‬阻力,他不得不向曾炩求援。

  行辕內的议事是⾆剑,大臣们各不相让,就定都长安的事展开了烈争论。

  曾炩保持沉默,他自始至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按照他的本意,是不希望迁都长安的,因为他的基在无极城。但是,为了大汉国的未来,也是为了他的理想,迁都长安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地域的限制,在这通不便的东汉末年凸显无疑。要是在通便利快捷的后世,整个地球都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时候,都城的位置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五月中,曾炩派人把自己的老师郑玄和襄楷大师请到了行辕。两位大师对朝廷有意定都长安一事早有耳闻,他们和无极大学的很多大儒名士也私下议论过。这时听到曾炩主动征询意见,随即把“五德始终说”搬了出来。

  曾炩本来很反感这一套,但是这个时代却是很盛行,无奈之下,曾炩也只得以此来作为自己的武器了。

  当年光武皇帝定都洛,也是遭遇了重重阻力,最后无奈之下拿出了“五德始终说”说服了満朝文武。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秦尚⽔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本朝⾼祖皇帝时,用大臣张苍之议定为⽔德,孝文皇帝时用大臣贾谊、公孙臣之议,草定为土德。孝武皇帝依据鸿儒董仲舒在《舂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提出的三统说,确立汉为土德,并写⼊汉律。

  本朝大儒刘向、刘歆⽗子据《周易说卦》中“帝出乎震”一语,按照五行相生原理重新排列古史次序。在《世经》一书中,他们从神农、⻩帝开始推算出汉为火德。王莽篡汉时,就是依据《世经》的说法,认为汉为尧后,为火德。王莽为舜后,为土德,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要取代汉的火德,意在重演尧舜禅让的故事。

  光武皇帝中兴后,于情于理都不好说自己的朝代是土德。为什么?因为此刻的土德,已经代表了王莽篡汉的动年代,遭人仇恨和唾弃,无论如何不能用。

  光武皇帝是汉室后裔,中兴的也是大汉王朝,理所当然应该继承火德。如果说自己的朝代是土德,那他和王莽一样,成了篡汉者,岂不是笑话?要确定自己是火德,就要有依据,而依据就是大儒刘歆所作的《三统历》中的《世经》篇。依据《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所确定的大汉为土德的说法是错误的,要更正。

  前朝的皇帝因为错误地确立了大汉为土德,结果差点亡国,那时都城是长安,而王莽篡汉时都城也是长安,所以长安成了一个不祥之地,都城必须要改,要重新定都。

  光武皇帝定都洛。大汉承继的是火德,洛有⽔,⽔能克火,为了求得吉祥,光武皇帝特意将洛的“洛”字改成了“雒”

  “所以…”郑玄最后郑重地说道“朝廷突然决定定都长安,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都牵涉到大汉兴亡,但国都太重要了,它关系到社稷的命运,汉祚的兴衰,不能有丝毫的轻率,需要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而最本的理由,就是决定社稷兴亡更替的‘五德始终说’。定都长安必须要以‘五德始终说’来作为它最权威的解释,让天下人都信服,都能深切感受到大汉重振的希望。”

  “如果没有‘五德始终说’作为定都的基石,定都之议必然失败。即使天子使用最強硬的手段強行定都,他也无法成功,因为恐惧和不安会让人们失去自信和希望,继而会导致中兴大业不断受挫。而中兴大业的受挫又会让更多人失去自信和希望,周而复始,结果不言而喻。”襄楷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元帅应该及时阻止天子的冲动,避免中兴大业严重受挫,功亏一篑。”

  曾炩神情凝重,背着手在大帐內来回踱步。

  定都长安之议最強悍的阻力就是“五德始终说”而这也正是天子无法解决的难题。孔融曾在无极城召集数十名大儒名士和天子、沮授等人辩论,最后天子一方惨败于“五德始终说”之下。

  “为什么要定都长安,我刚才已经详细说了。”曾炩站在郑玄和襄楷面前,严肃地说道“你们暂时把‘五德始终说’放到一边,仅就天子和朝廷提出的这些理由,你们是否认为定都长安比定都洛更有利于大汉中兴?”

  郑玄和襄楷互相看看,点了点头。

  “那么,当年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确立大汉为土德的古代帝王排序和其所对应的五德是否可信?”

  郑玄和襄楷仔细想了一下,又点了点头。

  “孝武皇帝确立大汉为土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帝为首的帝王排序,其依据是《国语》、《五帝德》、《帝系》、《吕氏舂秋》和《史记》,这种排序和战国时邹衍开创‘五德始终说’时的古代帝王排序是一样的。而光武皇帝确立大汉为火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伏羲为首的帝王排序,其依据是《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其主要出处是《淮南子》、《庄子》、《易传》和《战国策》。”郑玄解释道“由于《世经》出现的年代和王莽篡汉的年代几乎一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可能…”

  郑玄大概觉得后面的话说出来极为不妥,所以说了一半不说了。

  曾炩犹豫了片刻,郑重问道:“如果孝文、孝武皇帝是对的,大汉的确应该承继土德,那么定都长安之议是否能得到拥护?”

  郑玄和襄楷脸⾊骤变,目瞪口呆地望着曾炩。

  “是不是可以?”曾炩再次问道。

  襄楷紧张地了一口气,轻轻点了一下头“不过,《世经》篇中古代帝王次序和相对应的五德已经流传了两百多年,它的权威无可置疑,汉承火德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那么,当年光武皇帝是否下诏说,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确立大汉承继土德是错误的?”

  “没有。”

  “那就行了。”曾炩缓缓说道“你们看,现在大汉倾覆在即,社稷摇摇坠,事实证明大汉承继火德显然是错误的,否则大汉怎么会走到这一步?难道大汉当真要败亡吗?不会,大汉依旧会崛起,所以大汉应该承继的是土德。”

  “炩儿…”郑玄难以置信,失声惊呼道“这需要充⾜的理由。”

  “你们是本朝的儒学宗室,是泰斗,这个理由当然应该由你们来编纂。”曾炩微微一笑,十分自信地说道“大汉再度中兴是事实,大汉承继土德也是事实,我们不过需要一个理由,需要一个能证明孝文皇帝、孝武皇帝当年确立大汉为土德的依据是正确的理由而已。”

  郑玄和襄楷面面相觑,瞠目结⾆。

  夜已经很深了,大帐內烛火摇曳,曾炩孤寂的⾝影在或明或暗的烛光里徘徊游移,彷徨而忧郁。

  郑玄、襄楷坐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皱眉不展。

  《世经》是本朝大儒刘歆所作,班固大师在编纂《汉书》时把它完整收录于《汉书律历志》中,正是为了向世人说明大汉承继火德的依据。上古帝王排序流传了两百多年,要找个理由说它是错误的,可能吗?

  !!!!!1!

  !最!小!!6!

  !新!!说!!

  !最!!网!。!

  !快!!!

  !!!!!

  [奉献]

  

  

  

  上一章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