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顺明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米粒之光 养虎做患

第二百八十一章 米粒之光 养虎做患

目录

  “八月幸刀五地时候。灵山商行安排在菜芫城地代表打听到了一件事,说是矿监丁旭在那一天特别的⾼兴。特地让人取出了他在京城买回来的酒喝了几杯。”

  尽管木云瑶在李孟的面前都是很活泼,不过在內书房这边谈正事的时候。却很是严肃。她端坐在一旁,柳如是在她⾝边声音清晰的诵读她们的分析。李孟嘴角挂着淡淡地笑意,不过却很是仔细地倾听。

  “⻩统领手下地人在那一天的曰志上。也有消息传过来,说是京师有传信地快马在清早入城,在七月底本营去菜芫城清剿匪盗地时候,曾经有一匹马出城。说是传急信给京师。”

  说到这里。柳如是停顿了下,继续说道:

  “老爷,木‮姐小‬和奴婢们推断。老大人去职应该是这矿监丁旭动的手脚,兵部尚书杨嗣昌受命督师之后,差不多就可以确认了。”

  李孟一直听得很仔细,不过听到这些女藩的推断之后。沉昑了会,还是开口问道:

  “有些奇怪啊。不过是银钱纷争。至于闹到如此的地步吗?”

  柳如是转头看了坐在一边地木云瑶一眼,木云瑶轻声开口说道:

  “我也想不通,或许其中还有别的勾当。等老大人从南京过来之后。详细询问,想必会有结某。”

  刚才这几个人的称呼颇有意思。柳如是和顾横波都要自称奴婢,但木云瑶却可以用相对来说很亲近地“我”这也说明这几个人在府中的地位差距。边上的顾横浪一直没有发言,反倒是拿着笔墨准备记录。

  按照预定的计划。差不多九月初十左右,刘福来就要从南京来到胶州城了,到时候以老太监地见识和分析。想必会有更准确地结果给出来。

  李孟点点头,轻呼出一口气。用嘉许的眼神看着这三女,开口赞扬道:

  “有你们几个,我就好像是凭空多出三个脑袋来,看得听得多,想地也是比从前周到,好好做。胶州营的资源知会我一声,你们都可咀调动使用。”

  木云瑶职颊‮奋兴‬的通红。顾横波和柳如是眼中也有喜⾊。李孟方才说的话。等于是正式承认了这个李府內帐房地位置和合法性,那些话并不是和亲密地女眷说地。而是公事对待的语气。

  对这三个女孩可能是是一时兴起办成地机构,李孟在意识到她们的能力后,对待地态度就变成了支持,‮报情‬收集和分析系统是一个集体中最核心地东西,不管是交到谁手中都要考虑各种潜在的风险。木云瑶她们三女却是最‮全安‬地选择,团为本就是自己私宅的女眷姬妾。平素行动不出內府,和外面地往来都仅仅是文字和交谈。为了礼节。甚至不能和‮报情‬人员面对面。也就谈不上培植自己地势力。最放心不过。

  “大哥,那下一步是不是布置人手把莱芫城和矿监丁旭盯得紧些?”

  木云瑶听到夸赞和承认,正在⾼兴的时候。就想着趁热打铁,李孟摆摆手。笑着说道:

  “没必要花费那么大地功夫。我还有些别的事情要办。”

  说完这句话之后,李孟笺了笑。有些夸赞地说道:

  “一个內官。在刀兵‮腥血‬,威逼利诱面前居然能顶得住。还有心思琢磨着反击,有这般胆⾊和见识。很是了不起啊!”九月幸刀一崇祯皇帝下旨。任命兵部尚书杨嗣昌为督师,不过却不是马上就走,还有许多地礼仪程序要走。比如说还要辞行,还要下诏勉励,京师那边还在闹哄哄的没完漫了,却和山东这边没有什么关系。

  矿监丁旭倒是比其他人更早知道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倒台的消息。按说这等后台倒掉,消息一传开。肯定有许多人带着新仇旧恨来找山东总兵李孟地⿇烦。谁想到整个山东风平浪静,没有一丝的异常。

  到九月初七。菜芫铁矿地生产已经是停下来好长时间,丁旭也有些吃不住劲,私下里派人去和济宁那些煤矿地矿主商议,说是你们家李总兵地后台都倒了。将来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下面这些人还撑什么啊!

  谁想到那些煤矿地矿主都是不敢做任何的反应。开始有一两家人还算是见了一面,结果第二次矿监丁旭的手下再去地时候,搅现和他们见面地那两家煤矿。已经是换了主人。有这么例子摆在这里。后面地连谈都不敢谈了。

  但胶州营地兵器制造局却已经是大张旗鼓的朝着菜芫搬迁,菜芫冶铁所地矿监丁旭真正的职权。实际上只能管理这个铁矿和冶铁所。菜芫‮政民‬无权揷手。胶州营直接是在菜芫城中大兴土木,他也是无可奈何。

  莱芫本地那些听从他命令地兵马都是不敢乱动。因为胶州营的一个营就是驻扎在城外。当曰在城中大开杀戒威风威慑至今。

  兵器制造局在搬迁之中。对原材料地需求也少了很多,还在运转地那几个铁匠工场,用在各处小铁矿和在菜芫附近的一些‮人私‬储存中得到的铁料差不多就是够用了。

  矿监丁旭从开始地⾼兴和幸灾乐祸变成了有些糊涂,他在莱芫当土皇帝时间太久了,联系沟通又是直接找內廷的大太监,对山东的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这次看到山东总兵安然无事,菜芫铁矿却有些办不下去地架势。终于觉得事情有些不妙。矿监丁旭也开始惊慌失措起来。

  除却兵器制造所要搬迁之外,李孟也准备在济南城设置一个类似于胶州老营地机构。驻守地兵马也要加強,毕竟自己是山东总兵。而济南城这个才是山东的中心,便于对其他州府的控制。济南府城修缮成半要塞的城池,也是为了这个考虑。不过现在的李孟心思却不在这上面。

  那边矿监丁旭地惊慌失措。而且胶州营地‮报情‬和分析人员也找出了他和刘福来去职一事种种的关系。可李孟眼下根本就是懒得理会。

  胶州一带已经完全成为了军事噤区。每曰间都是大批地骑兵和步卒在附近巡逻查看,无关人等都是被驱逐。特别是胶州营和海边之间地区域。近乎是地毯式地搜索。不过这边本就是胶州营的地盘,外人即便是看到。最近山东地面上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地大事。要胶州营这般地兴师动众,只能是理解为演习。

  实际上。李孟在家里配了颜若然半个月左右之后。就开始每隔三四天就离开胶州,再过三四天在回来。

  对外都说李总兵去各处军营巡查。可惜没有什么有心人注意,所谓李孟去地胃口些军营,都看不见李孟地踪影。

  李孟是去信阳镇观兵。去看那“海大圣“杨四训练的几千青壮,按说这训练军兵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根本不会出什么成效,九月中旬地时候,杨四手下地青壮也不过是在晚上集合的时候,不像是第一次观看那么乱哄哄了。虽然谈不上什么阵型,可每个人基本是跟在每个人所属的队伍之中。不会走散了。

  这些青壮比起李孟所训练地新兵有个好处,那就是大多都是当年的海匪強盗出⾝。手上见过血,不算是幸刀临战阵的角⾊。在信阳镇附近。稍微有些家业地大户人家都是搬迁到别处了。看着几千名杀气腾腾的汉子在自家周围每天练兵。尽管一直约束的还算是不错,可看着也是心惊胆战。

  诸城县令已经是朝着上面报了多次,说是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官回乡,天知道他这年老多病是怎么个说法,如果四十一岁也算是年老。三月还娶了一房小妾算是多病地,因为他这边几次的报到上面,对他地要求都是不闻不问。

  本来九月幸刀十之后。李孟要在胶州等待刘福来。可在济宁州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老太监想要在济宁和曲⾩一带游玩一番,也算是重温让自己突然间飞⻩腾达地地方,目前文如商行地大掌柜孔三德正在那边陪同游玩。

  李孟⼲脆是在又去了几次信阳镇。不过最后一次去。他⾝边地护卫却不是骑马。而是乘船,胶州营名下现在有十五艘船。其中三艘是所谓地炮舰,剩下的都是商船。郑家尽管百般提防,但对商船地控制并不那么严格。

  商船上地从船老大到最下面地水手都是山东地‮弟子‬充任,这些人地家小父⺟都是在胶州营地控制范围內生活。自然知道怎么做,那就是对李孟死心塌地地效忠。

  九月十七那天。李孟率领手下从灵山私港出搅,前往信旧镇。跟着上船的依然是五百亲卫士兵。郑家有几个老成的头目,都是不太理解心想这年轻人乍得⾼位。总有些张扬地心思。

  要不然在自家地地盘。何必每次都带着五百人出去,而且五艘商船就足够用了,偏偏要把十几艘商船全部带走。要这排场⼲什么,这十几艘大船跑这么一次。要赚出多少银子。但毕竟不是一家人,这些话也就是私下里议论当个笑话来看。

  到达信阳镇之后。李孟带领著两百人从十几艘商船上下来。已经是呆在了上次地那个宿营地,目前杨四在这里修建了些简易地草房和窝棚,对外说是自己养庄客的所在,这地方本来就荒芫,何况海大圣既然搅话了。也就没有人来找不自在。

  李孟领着人过来之后,看着这燥里面已经准备好了粮食和足够维持一个月地用品。他们两百人也就在这里呆了下来。

  那十几艘船并没有返回胶州城,而是在海面上等待,天没有黑地时候。杨四率领着他他手下的那些青壮,推着小船下水,然后到那些大船那里,爬上大船,李孟来的无声无息,杨四和手下们就好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在窝棚那边住着人,只是用小船搬运者粮食兵器和一切需要地东西。

  虽然是在海上。可这两千多名青壮地效率反倒是不像在陆地上那么纷乱,尽管没有什么整齐地队伍和阵型,但爬船划水,以及到了船上地各司其职。都是颇为的迅捷快速。而且有效率。

  李孟他们地船只上午到地信阳镇外面地海上。天刚刚黑的时候,这十几艘商船就已经是启航了。向着南方…

  李孟在现代的时候。地理课尽管学的一般,可还是能指出连云港是江苏省北面临海地城市,不过在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连云港市地位置,还是在一个大岛上。这个岛上驻扎着南直隶明军的一个千户所——东海中所。

  不过这个千户所的官兵早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没有战斗力的原因并不是常见地克扣军饷和驱使官兵做农奴规工。而是活得太舒服了。在马上当兵,每年十足地军饷不在话下,运气好地能拿到三四倍于此的收入。

  原因很简单,东海中所和一个城市隔着窄窄地海峡相望。那个城市就是天下间最富庶地所在——海州。

  淮盐行销大明。淮盐的生产基地就是海州,世人皆知盐商富甲天下。可盐商在绝大部分时间之中都是特指扬州盐商。来自陕西、山西、微州安庆一带的盐商住在扬州,把淮盐行销天下。

  而这些盐商所行销分运地盐货,生产基地就是海州,海州附近海水含盐度⾼,曰晒时间和风力都特别适合产盐。每年除却腊月下旬和正月上旬短短地时间之外。其余的曰子都是可以不问断地出盐。

  在扬州地盐商们大部分在海州都有自己地代表和分号,海州知州衙门和附近地东海中所,从有品级地文官和武将一直到下面地差役和士兵。都有著极好地待遇,说白了就好像是豢养看门狗一样。不过喂地食物实在是太多了。

  相对来说,在海州附近盐场工作地盐工们比其他地方的待遇也要稍微好一些。辛劳一年。挨饿地时间也就是十几天,何况还是这样处处大灾的年景。

  海州的盐货出产总归是不够地,团为全天下三分之二地地方吃地都是淮盐,不在官盐行销范围之內的区域,盐商们总有办法用私盐占领这处地市场,两淮盐商,上百年地积累。不管是在官场、军方或者是所谓地江湖草莽之中,积累了大量地关系和人情。这些根深蒂固地背景。让他们的生意做地更加方便和顺利。

  福建缺盐,几乎成了郑家的软肋之一。可即便是以郑家那么強的海上实力,也没有在盐场上夺得自己地地盘,只能是低声下气地和两淮盐商打交道。

  这么多年下来,两淮盐商控制地市场之中。只有一个变数。那就是山东。山东几乎没有本地的盐商,本地地盐场也仅仅是靠着小打小闹地贩运来维持局面。可突然间冒出来的一个盐贩子却把他们挤出了山东省。

  这个盐贩子没有什么官场上地联系,也不懂的什么做生意地手段,就是纠集了一些穷疯掉的军户。拿着耝竹竿做长矛,杀掉阻挡他们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是和气生财,怎么会有这么野蛮的耝人进来。

  两淮盐商百年以上的生意。也遇见过那等蛮⼲地匪盗之类,不过盐商们自然有对付他们的手段。或者买通匪盗。或者是买通军将。以暴制暴,把人杀掉也是一了百了。

  谁想到山东的那个盐贩子。击败了两淮盐商地每一次努力。在曹州总兵刘泽清突然被“乱贼”所杀,济宁州的几个属于淮商的盐货仓库被毁掉,将近千名淮商的‮弟子‬和亲信死在山东之·后。

  一向是⾼⾼在上的两淮盐商们。终于不敢继续这么争斗下去了。特别是他们地敌人已经从盐政司巡检,成为守备、都司、参将,而今是山东总兵,加衔左都督地一方镇守,带兵地大将。背后还有南京镇守太监地支持。

  再这么争斗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或者是同归于尽,两淮盐商们终于是妥协了,退出了山东。

  満清入寇。两淮盐商并不为这些禽兽地入侵感觉到担心,却幸灾乐祸地等着李孟倒霉。还有些人已经是提前商议如何分配山东的盐场和地盘。山东尽管历年都是大灾。但盐货地市场已经是让李孟经营地非常成熟,变成了一块肥⾁。

  当然,结果又一次让他们失望了。

  最近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地倒掉,让他们心里面又是有了新的盼头,不过这些盐商并不像是矿监丁磊那般孤陋寡闻。他们知道李孟地所作所为并不是靠着所谓的荫蔽,自己本⾝地实力更是強悍。

  果然,刘福来倒掉之后,山东波澜不惊,一切如常,两淮盐商也就不理会了,反正机会很多。耐心等待就是了。先把自己的生意做好。

  不过这灾年大荒。內地和边关都有大乱,两淮盐商地淮盐销售也是有减少,提⾼销量。增加收入的法子也就是拓展新地市场,而且这新的市场一定要是太平地方,居民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山东就是最好地选择。

  所以刘福来倒台之后。盐商公会合计一下。还是派人拿着银子去各处找老关系活动活动,没准会有些便宜可以赚。

  十月幸刀,距离年关还有两个月地时间,可对于海州地盐场来。叉到了生产地旺季,要加量地生产出来更多的盐货,好供应舂节正月地需要。

  在海州海边的盐场上。工头们不停地在盐田上走动。大声催促着盐工灶工们做活。不要懈怠。

  十月幸刀四,海州地深秋已经是颇为地寒冷。不过盐工们依然得在刺骨地海水中忙碌,他们安慰自己地是,到了中午时分,太阳正当中的时候,多少会暖和些。

  辰时刚过,‮入进‬巳时。在海边劳作地盐工和工头们看见了一艘货船开进了海峡之中,海州和东海中所之间地海峡太过狭窄。来往于港口之间的商船,一般都是在外海上走。而不是走这条海峡。

  不过也有些要入淮河地船只会走这路线,但也是很不方面,没有经年的老水手船家坐镇。很少有人走这里。

  一艘船经过。仅仅是有些盐工们扭头看了眼。而且还被工头们大声地喝骂“快点⼲活。这辈子没见过船吗?”

  ‮入进‬这个水道商船越来越多。这些商船停在尽可脑瓶近岸边的位置上,并且放下了风帆。在盐田里面⼲活地盐工们也不管工头们的喝骂。纷纷惊愕地看着出现在这里地船队,就连工头们都忘记了督促。在那里傻傻地看着海面上。

  海峡实在是太窄了,船只距离岸边也是足够地近,岸边地人甚至能听到船上有人大声叫骂和督促地声响。

  十二艘大船还有三十艘小船,站在岸边地人看到大船上的人鱼贯而下到那些小船上,在十几艘小船上装満了人,这些小船开始缓缓地转向,开始朝着岸边地盐田盐场驶动。

  “倭寇!”

  不知道岸上谁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所有在盐田里面忙碌的人都是反应了过来。一时间什么也顾不上了。丢掉手中的工具朝着海州城的方向狂奔逃去。

  船只在海中靠着人力划动。终归是不如岸上这些人跑的快。不过岸上那些盐工工头的尖利喊叫却惜着风势听地清清楚楚。在小船上当即有性子火爆的年轻人站起来。指着岸上破口大骂道:

  “你他娘的才是倭寇。你们全家都是倭寇!”

  这站起来的人马上是被⾝后的头目喝骂:

  “站起来⼲甚么。给老子坐下来划船。混账东西,再这么乱动弹给你丢海里面喂鱼!”

  这些小船登上岸边之后。船上的人员并没有着急去追击。而是先拥到拦截海水地矮坝那边。拿着盐工们丢下地工具开始挖掘,一些人负责警戒。一些人拼命地挖掘,轮班进行,那十几艘大船上不断地有人放下来。

  半个时辰之后,矮坝被挖开。正在涨嘲时候地海水涌入盐田之中,盐田每次放海水‮入进‬。梯次晾晒。掺入石灰等物,才能煮晒出盐。若是任意的让海水浸泡。这盐田恐怕就废掉了。

  不过看这些上岸的人。恐怕废掉这盐田就是他们地目的。小船来回不停的朝着岸上运送人员。不多时已经是聚集了好大地一队。

  还是那种乱哄哄地模样。中小头目在那里喝骂驱赶,下面的人也是大喊大叫。但聚集成队伍的速度还是非常地快,尽管谈不上方整,却迅速的聚在一起。这海峡确实是不宽。海州这边动静渐渐地大起来,东海中所那边自然也是听见。

  海州那些盐商对这些官兵来说,那是比南京兵部尚书说话都要管用,那千户所地千总听到哨兵的禀报,过了一炷香地功夫,方才“急忙”地召集兵马朝着海岸边跑去,他们和对面地陆地必须通过船只来运送补给和人员,所以也有不少船只。

  可看见海面上那些船只,这千总马上是止步不前。边上的亲兵倒是着急异常,刚朝前几步。就听到⾝边“哎哟”一声。那千总己经是摔在了地上,东海中所的千总脸上露出痛苦地神⾊,开口说道:

  “浑⾝酸疼,我那怕风的老⽑病又犯了。快些抬我回去!”

  那亲兵一愣。心想方才你在营房里面推牌九,精神十足。怎么突然就病了。再一看自家主将。倒在地上是倒在地上,脸⾊红润无比。话音洪亮,根本看不出什么得病地模样。这亲兵到底是东海中所千总地亲信,或许就是因为头脑伶俐才被选中。马上是反应了过来,冲着正在朝前跑的那些士兵喊道:

  “还跑个球啊!大人搜急症了。快些把大人抬回营房,大事要紧!”

  东海中所的士兵们匆忙冲出营房来,看着海上那些大船和小船。已经是判断出来对方的人数要比自己多,那脚步本就是放慢了许多。听到那名千总地亲兵一喊。各个都是福至心灵。齐齐地停住了脚步。

  马上是用更迅速地动作围在了千总的⾝旁,此时能看出来这东海中所官兵地关系真是不错,上司突搅急病。下面地士兵什么也顾不得了,都是关切无比地围在了千总的周围。七嘴八舌地乱喊。

  这个喊“大人你那里不舒服。”那个大喊“轻着些。轻着些。莫要伤到大人。”一帮人全然不顾对面还停着船队。直接是把人抬了回去。

  回到营房之后把营房门紧紧关闭。官兵们紧张的躲在⾼墙后面盯着海上地船队,剩下的人⼲脆是围在千总跟前嘘寒问暖。

  在海州和东海中所的海面上已经是将近百年没有出现这样规模的船队,而且还是兵船。这海面确实是不宽,在现代已经是成为陆地。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地狭窄。正团为这么近,对这些船队。和对面已经登岸的那些“倭寇”看地很是清楚。

  东海中千户所所在地岛屿。在面对海州的海岸边有隙望地⾼台。对海对面地这一切看地很是清楚。

  从船只缓缓开进海峡之间,放下小船,船上地“倭寇”从大船上下来登上小船,然后上岸聚集。虽然闹哄哄地。但是很快就聚拢成队,战争是群体地活动,能迅速地聚拢成队列和集团的是体现战士素质地一个重要方面。

  尽管隔着很远看不清这些“倭寇”到底是什么打扮装束,但东海中所的那些人看到,这些“倭寇“从船上到岸上,整个的过程都是快捷迅速,上岸之后阵型虽然是铺地很开,却没有乱哄哄地聚成一团。远远眺望差不多能观察到分成了十几个小队,按照东海中所平曰操练地水准。简直是不可恩议。

  用兵聚散为常以为上,聚散有度是为強军。东海中所从上到下地官兵。差不多都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倭寇”真不简单,最起码要比自己強出太多太多。而且对方那么多的大船就是横在海面上,自己这些兵船如果要过海救援的话。怕是要沉在海里喂鱼虾了。

  这千户所此时官兵一心。⼲脆是找个理由躲过去了。虽说这海州附近的大明兵马都是两淮盐商们喂饱的狗。

  可这些狗喂饱之后,也就不会咬人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