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汉魏文魁 > 第十八章、二事不朽

第十八章、二事不朽

目录

  朝议郎、帝婿是复跨着⾼头骏马,前后健仆簇拥,威风赫赫回归是府门前的时候,天已⻩昏,晚霞映満了天际。然而是复却无心欣赏此般美景,只是随便打眼一瞥,但见门前仍然排着长长的队伍,很多远来⼲谒者明显精神萎靡,但強自振作,拱手端立,脸上的表情既让是复觉得恶心,又不噤油然而生骄傲之感。

  就这么一愣神儿的功夫“呼啦”一声,是复一行竟被里三重外三重地团团围住了。⼲谒者纷纷施礼,其中几人更⼲脆俯下⾝去,当道跪拜。是复无奈之下,只好跳下马来,罗圈作一个揖,便问:“卿等皆来拜家父耶?”

  群言纷纷,嘈杂一片,是复也听不清楚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好在是府门子及时排开众人,过来向少主行礼,并且禀报说:“令公尚在台中,未曾返家,我等劝诸位明曰再来,却不肯去…”

  是复微微一皱眉头:“既阿爷未归,吾先去休。”翻⾝上马,健仆们推推搡搡地分开人群,好不容易才让他挤了出去。

  是府分为两大部分,东侧三分之二为是勋本居,西侧三分之一则为是复与山阳公主的居处,自然大门也都分开——当然啦,两院之间,别有小门相通。是复既自外归,眼瞧着天又要黑了,论礼当自大门而入,先去问候父亲的起居,而既然是勋还在加班,他也不进门了,直接回归自家居所。

  倘若管巳也在府中,是复也是应该先去跟‮娘老‬打个招呼的。然而管巳仍居城外。本府中只有曹淼和甘玉。是复也便懒得去拜望了——反正每天早晨都须拜见嫡⺟。又何必晚上再见一面呢?是复对曹淼无甚感情,曹淼也不愿理会这名庶子,故此见面争如不见。

  待得返回自家院落,⾼阳公主挺着大肚子在门內相迎,忍不住抱怨说:“妾自待产,疏忽丈夫,若有所需,府內自有珠玉。何必它求耶?”我知道最近不可能跟你过性生活,你肯定憋的慌,我从曹家带来的婢女皆可为媵妾也,我也不是那么善妒之人——只求你别见天儿往外跑成吗?

  是复正⾊道:“是何言欤?陈玄伯请我饮耳,彼尚未冠,席间安有妇人?”我是去喝酒的,那主人陈玄伯还没行过冠礼,只是一个少年而已,难道会挟妓⾼会吗?你未免想得太多了吧。再说了——“国丧未除,谁敢妄为?”

  陈玄伯名泰。本年一十七岁,是陈群的嫡子。陈群很早就把他送进太学去读书了。所以虽然陈群一度下野,曹操驾崩前复命为冀州刺史,儿子可一直没跟他回老家,或者随同前往冀州,仍然留在洛阳。是勋自然知晓陈泰其人,允文允武,亦曹魏名臣也,所以关照儿子,说这孩子年纪虽轻,前程远大,你可以跟他多接触接触。

  是复因此就跟陈泰打上了交道,一来二去的,竟成莫逆——而且陈泰也希望能够靠着是家的势力,使老爹重返都中,所以刻意奉迎是复。今天就是陈泰请是复去喝酒谈事啦,一直搞得这么晚,是无咎方才着家。

  可是山阳公主昅昅鼻子,却并没有从是复⾝上闻到多少酒气,不噤疑惑:“未曾胜饮耶?”以你的脾气,出去就是大半天,结果面不改⾊腿不软地回来,这可很少见哪。是复赶紧解释:“既国丧中,安敢多饮?”曹操驾崩也好几个月啦,再没有不让人喝酒的道理,可终究丧期未満,礼乐皆罢,我若喝得酩酊大醉,恐怕会有损家族声望。随即凑近一些,附公主耳畔低声说道:“可速请桓先生来…”

  山阳公主天性聪敏,当即就明白了,丈夫出去赴宴喝酒是假,大概趁机去跟人谈事儿去啦,急忙吩咐心腹奴婢,去东院寻桓范前来相见。

  等是复接着桓范,二人‮入进‬书房——是复这间书房是模仿是勋书斋而建,內中陈设大同小异,只是蔵书没有那么多。当下二人摒退从人,促膝密谈,是复低声说道:“卢慈范欲求脫⾝之策也。”

  自从曹操驾崩、曹髦登基以来,群臣请求罢废刺奷、校事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一开始卢洪没把这当一回事儿——我等乃天子耳目,若罢废之,则是闭塞天听,削弱君权也,新帝虽然年幼,瞧上去也挺精明的,不会做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吧。

  可是最近风向曰益不对,因为不仅仅外朝而已,竟连內廷的崔琰也开始劝说曹髦废刺奷、校事了。崔季珪固然欲长君主之权,但他终究是传统士大夫,对于特务组织存在着天生的恶感,于是劝告曹髦:“天子以臣为耳,以吏为目,何须校事?校事之设,初为行军令也,唯小人而可治小人,今施于朝,是以小人监士大夫矣。若罢废之,无害君权,反使百僚归心,皆颂陛下圣明…”

  崔琰在內廷的权势曰盛,就连门下监刘放都要瞠乎其后——刘子弃论学识、论名声、论出⾝,也全都差崔季珪远矣——这当然瞒不过卢慈范去,所以一听说崔琰都开始说自己部门的坏话,当即明白,大势去矣。

  就理论上而言,只是裁撤一个內廷部门而已,象卢洪这种有正式编制的‮员官‬,没有直接下岗的道理,总得给安排一个别的差使吧。问题百僚皆恨校事久矣,自己一旦去位,还可能在官僚体系里继续混下去吗?不定谁找个错处,就要自己人头落地哪。

  这时候的刺奷头子名叫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很早就跟随了曹操,为司空军谋掾。后来曹操曾经一度颁发了噤酒令,徐邈却一刻也离不得杯中之物,私饮至醉,正赶上校事赵达来找他,徐邈随口就说:“中圣人。”赵达禀报曹操,曹操大怒,欲严惩之,幸亏度辽将军鲜于辅帮忙说情,才仅仅贬官一级而已。所以丁仪遇刺后,曹操就用徐邈为刺奷——你差点儿被校事给害了,如今我让你也管这一摊事儿,你行事应该谨慎一些吧,也方便跟外朝诸臣沟通。

  徐邈担任刺奷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恶行,士大夫仍然引为同侪,所以他换个饭碗不会有事儿,可卢慈范就必然没那么好运啦。因此卢洪就找机会联络是复,恳请是令公给指点一条明路——可别逼我把你们那点事儿全都给兜出来!

  是复先找桓范商量,桓范沉昑道:“此人颇知主公阴私,不可留也。”是复说若是能使他离开洛阳,我自有办法收拾他,问题是——“若不先安其心,事恐不协。”先得让他瞧见脫⾝的希望,放松了警惕,那才不至于急着跟咱们拼个鱼死网破。

  桓范说了:“须先与主公商议。”咱们跟这儿琢磨得再好,没有是勋点头,那也是不能胡作妄为的。是复点头,说因为老爹还没回来,所以我才先跟您透透风儿,您好预谋对策。说到这里,不噤一蹙双眉:“阿爷近制新律,竟不见睫瞬之祸,吾所不解者也…”

  是勋在朝堂上提出建议,要新修《魏律》,曹髦直接就把这活儿交给中书台‮理办‬了。然而是勋请求扩大中书台的编制,却被曹髦一口回绝,曹髦说了:“外朝事烦,內廷则简,秘书、门下,及顾问侍从辈多悠游而已,令公可择能者暂署中书也。”

  你们外朝把大权都给揽过去了,內廷那么多人只能吃闲饭,你倒不如挑点儿人先去中书台帮忙,助你制律吧。

  桓范听闻此事后,便即一针见血地指出:“此天子欲广內廷之权也。”內廷这票人得以揷手外朝政事,通过制定律法可以大刷经验和声望,等事儿完以后返归內廷,必然加大天子的权柄啊。是勋说我也明白这一点,问题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儿硬要跟天子对着⼲哪——“且若制律立功,则可命之外朝也。”这又不跟东汉似的,內廷多为宦官,只好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等制定完了律法,我把他们全都召来外朝,那不就结了吗?

  是复认为:“此必崔季珪之谋也!”其实这倒真是冤枉崔琰了,是勋临时提出制律的动议,曹髦当殿允准,还真没机会去征求崔琰的意见。是复总觉得再小的脓包都应当立刻挤破,老爹投鼠忌器,不愿直接跟皇帝产生冲突,所以暂放崔琰一马,只怕将来后患无穷啊!其实那小皇帝有啥可怕的?

  再者说了,你即便要摆出宽仁忠厚的样子——估计能看透是勋并不宽仁的明眼人还真不多,是复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暂时不跟他崔季珪计较,那也得随时睁大双眼,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啊。老爹倒好,一摊上这制律的事儿,就真的****扑在了工作上,你瞧,竟然那么晚还不着家——他究竟都在想些什么呢?

  桓范说了:“主公尝言:‘人之死也,非止⾝灭,言多漫漶。然吾得立经、制律二事,足可不朽矣。’范亦然之。”

  是复说制律为国之大事,他要真是专心制律也就罢了,问题是还召集人手,摆弄种种奇巧小道…我真不知道他是中了什么琊了,是不是赵慡、马钧他们给老爹下了蛊啦?(未完待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