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科幻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465章妙算口袋

第465章妙算口袋

目录

  “那孙老师谈及劝降之事了吗?”听了孙宗承对于建奴来使的评价,朱由校开口问。

  “回皇上,老臣说了,来使称⻩台吉早有此心,回去商量。”

  “如此看来,无论⻩台吉到底会不会玩水,拖延时间这一条已经是确定无疑了,孙老师来看,建奴方乱而不溃,看似被打得落花流水、一塌糊涂,死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但退却是有节制的,不断的从一道关楼之上而下,再从城门而走,似乎在控制着节奏。”因为从一开始就看着战斗的发生、发展,所以朱由校掌握了一点细微的战况。

  “皇上,老臣在使者临走之前故意的请了一句:尔等的水准备如何了?那使者表现的相当吃惊。”

  “如此看来,虽不中亦不远矣,”朱由校没有预计过如此大洪灾,还是人为的,如今这场雨来的太不是时候了。“阎爱卿,这里爱卿熟悉,这里你来负责传旨给三屯营以东,太平寨以西,低于此限的百姓,一律通知立即动⾝搬到三屯营以西或者更⾼的山上去,以喜峰口的⾼度再⾼一二丈为限,让百姓们不必在意些许财物,有损失的,朕来补,带齐了随⾝细软之物,多穿些衣物,带三天⼲粮即可。若无事,朕每人发银子补贴,若有事,留住了性命,朕给百姓重建家园。阎爱卿,百姓搬不搬是他们的事情,官府通知不通知的到,那是官府的事情。朕可以允许有百姓因搬家后无事发生而抱怨,但绝不能看到有事发生,有百姓死于非命!,做好了有赏,做不好,肯定会罚的很重。明白吗?”

  朱由校也不明白若洪水一来,到底能淹到何处,但从三屯营过来,那里无论如何是没法淹过去的,能淹的。唯有这边大平原了。好在这里已经是边墙了。人烟相对稀少了很多,只要搬迁及时,并没有多少损失。

  “皇上仁慈,臣遵旨。”阎鸣泰一听急忙的领旨。这算什么?第三次灾难预言吗?山西地震、常州风灾。如今又到了这里。现在的百姓那可是把皇上视为神灵一样的人物。别说什么补偿不补偿的,皇上告诉一声,那就等于是救命之恩了。

  “孙老师。传令放慢填壕速度,让阻击弩对准从城楼上下来的人射击,集中一下,尽量用阻击弩把楼梯给封住了。”阻击弩的威力可以射进城墙,当然也能射进了城墙下楼的楼梯。如今若真是⻩台吉玩水,这段边墙攻与不攻也没有什么所谓了,但要看看,那帮在城楼上的建奴们如何收场。

  “是皇上。”孙承宗对于这些倒没有意见,直接下令了。

  这时候阎带来的边兵冒雨不断的填着堑壕,听到了这个命令当然乐意了。而阻击楼城上的两段楼梯,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所以阻击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一下第一道关的下楼之路一下子被堵住了,上面的人除了翻过来,就只能跳楼之类的了,急的是嗷嗷叫。

  “皇上,为了稳妥,还是先撤吧!”孙承宗陪着皇上回到了屋里,再次看着地图提议道。

  “不急,几条河流离此十几里远,有的甚至是上百里,就是再快的洪水,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赶了过来。但关內的坏水东西却是要搬了,把净军和锦衣卫换下来,让他们带着战车一起分别安置在三里屯、南边的西铺、东面的太平寨,在那里休整一下,洪水一过,立即赶过来封住,所有的道路。让三里屯的驻军们,分别加守龙井关、柞子庵关、潘家口、铁门关、游乡口、董家口、青山关、榆木岭口、大岭寨口、城子岭口、擦崖子关。让去潘家口和铁门关的边兵各捎上五百具竖盾神弩。留下天应军到最后时刻,再分别上两边的边墙,到潘家口、铁门关,待建奴趁水势过后,冲过喜峰口之后,速度的冲过来夺回去关口控制权。”

  现在并不到最后的时刻,走倒不是太急,⻩台吉派使者前来,估计就是个信号,确定这里有无自己或者⾼官镇守。但即便是洪水真的来了,也就是跑到别的边墙上也就是了,喜峰口这个位置也就是三四里长是底的。而天应军就是在这个时候但‘后事’必须准备了,因为水攻之后,那就会是人攻了。

  因为这里一旦大水过后,并不会变成水下长城,那是建水库,这里只是水攻。就象是白蛇青蛇水漫金山一样,漫过了就过去了。但那时建奴肯定也会趁机掩杀过来的。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布置这方面就要看看谁才是有准备谁是无准备的了。

  让边兵们去这些关口加強力量,一是防备建奴南下进攻,二是防备建奴入关之后的逃跑。秦始皇修长城防备外族的‮略侵‬,是怎么防备的?不仅仅是御敌与长城之外,而这种调集军队、关门打狗战略思想才是重中之重,要让异族来得去不得,只不过这种功能被缩小了而已。弄成了请神不容易,送神更难了。

  现在朱由校就要把这种功能放大到一种极限,恰好喜峰口这边是一个拐角,正好是地处边墙从山海关而来西北方向,转成了向着西南方向而走的东北角,只要放了建奴进来,很容易的就用净军、锦衣卫以及长城形成一个大大的口袋,想再出去,那可就难了点了。

  “是皇上,”孙承宗看着地图,一一的把命令记住了,看着皇上那指挥若定的样子,孙承宗是由衷的⾼兴,这个布局已经从一场小范围的战斗,扩大到了方圆几十里的战役了,皇上的确在成长了。并且发挥了他职责说:“皇上判断的相当准确,部署的也很是到位,但若建奴看到皇上如此部署,没有见到败象,恐怕会犹豫不决甚至是不敢钻进来吧?”

  “孙老师提议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建奴布了这么大一个水攻之计,若没见到效果,的确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入关而进,但要给他们准备好了被水冲击而亡的死尸也不现实,因为边墙之外,并没有大明人,所以也不可能有人伤亡。而边墙之內,这三道关门,他们又能看到什么?有水的时候他们不会来,只有等水下去了,他们才会前来。所以也看不到什么,如果让他们看到了,反而是可能让他们看到造追假了。这样,只需要收拾了头道关那些人,把头道关的大门给关上,此事自然也就可以了。”朱由校想了一想,大水过后,的确应该有个‘新气象’,弄个浮尸遍野之类的,但越想越不是这么回事,这里是边墙,水过来了,什么尸体冲不走?水下去了,尸体在墙里面,外面又能看到什么?所以别再弄出个画蛇添足出来,那这场大水才叫挨的冤枉。

  “皇上此言极和自然之道,老臣心服,这就传旨。”孙承宗一想这还真是无为胜有为,无招胜有招了,皇上什么都不去掩饰,反而更让人感到合理了。

  “臣亦遵旨。”阎鸣泰这时候安排完了通知工作,又有了新任务了。但心里却一直对皇上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感到摸不着头脑。真想问问,皇上这种臆断若是没有呢?但一想刚刚传旨迁民的时候,皇上已经说了,若是没有水患,那就补偿一下百姓。估计也会以什么小心驶得万年船之类的借口了。

  等关口那边把建奴兵生擒活捉之后把关门重新的关上,也不去追赶其它的人。有审问的人一看,这里面的俘虏不是蒙古的,就是建奴的包衣奴才,竟然没个正经的建奴,气得朱由校让人给扒下来‮服衣‬,换成明军的,一会关到一道城和二道城之间。

  正说着呢,阎鸣泰‮出派‬去的斥候们有回来的了,朱由校急忙叫过来问,

  “出了潘家口不久,就遇到了一股蒙古兵的截杀,好在去的人多,都逃了过去。小人去的比较近,是瀑河,那里河水已经变成了小河,”那名斥候満⾝湿露露的,气喘吁吁的说。

  “蒙古兵?他们是怎么发现你们的。”这点很重要,若是建奴玩的一手‮场战‬屏蔽,结果看到了这些斥候,那肯定是知道大明这边已经有所防备了,那下一步让他们从容入关,那就难了。

  “回皇上,那队兵是一百多人的样子,从潘家口以东向西急赶,是突然遇到的。若不是下雨,估计兄弟们得有牺牲。”

  “哦,辛苦了,取五两银子给他,凡此次前去的斥候,也是每人五两,去的远的给十两。若阵亡了,给家属四十两抚恤。”一听并不是专门的巡逻队,好象是有任务的,估计可能也是已经接到通知要来大水了,到西边避难或者是择机而攻的。这倒不是自己的担心范围了。而听听那斥候不是寻常任务,而是冒雨去的敌后,也是挺不容易的,本来这事应该是让天应军去的,但下雨,望远镜没有什么作用,也就让边兵去了。所以赏些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大明二十四监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