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历史 > 抱朴子 > 仁明

仁明

目录

  抱朴子曰:门人共论仁明之先后, 各据所见, 乃以谘余。 余告之曰:“三光华象者乾也, 厚载无穷者坤也, 乾有仁而兼明, 坤有仁而无明。 卑⾼之数, 不以邈乎! 夫唯圣人, 与天合德。 故唐尧以钦明冠典, 仲尼以明义首篇。 明明在上, 元首之尊称也。 明哲保⾝, 大雅之绝踪也。 虫口月飞蠕动, 亦能有仁。 故其意爱弘于长育, 哀伤著于啁噍。 然赴阬阱而无猜, 入罻罗而不觉。 有仁无明, 故并趋祸而攸失炽, 潜景以易咀生, 结栋宇以免巢⽳, 选禾稼以代毒烈, 制衣裳以改裸饰。 后舟楫以济不通, 服牛马以息负步, 序等威以镇祸乱, 造‮械器‬以戒不虞, 创书契以治百官, 制礼律以肃风教, 皆大明之所为, 非偏人之所能辩也。

  “夫心不违仁而明不经国, 危亡之祸, 无以杜遏, 亦可知矣。 夫料盛衰于未兆, 探机事于无形, 指倚伏于理外, 距浸润于根生者, 明之功也。 垂恻隐于昆虫, 虽见犯而不校, 睹觳觫而改牲, 避行苇而不蹈者, 仁之事也。 尔则明者才也, 行者行也。 杀⾝成仁之行可力为, 而至鉴玄测幽之明难亡假。 精耝之分, 居然殊矣。 夫体不忍之仁, 无臧否之明, 则心惑伪真, 神乱朱紫, 思算不分, 琊正不识。 不远安危, 则一⾝之不保, 何暇立以济物乎! 昔姬公非无友于之爱, 而涕泣以灭亲;石石昔非无天性之慈, 而割私以奉公。 盖明见事体, 不溺近情, 遂为纯臣。 以义断恩, 舍仁用明, 以计抑仁, 仁可时废而明不可无也。 汤武逆取顺守, 诚不仁也。 应天⾰命, 以其明也。 徐偃修仁以朝同班, 外坠城池之险, 內无戈甲之备, 亡国破家, 不明之祸也。”

  门人曰:“仲尼叹仁为任重而道远, 又云, 人而不仁如礼何?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 孟子曰, 仁, 宅也;义, 路也。 人无恻隐之心, 非仁也。 三代得天下以仁, 失天下以不仁。 此皆圣贤之格言, 竹素之显证也。 而先生贵明, 未见典据。 小子蔽暗, 窃所惑焉。”

  抱朴子答曰:“古人云,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子近之矣。 曩六国相呑, 豺虎力竞, ⾼权诈而下道德, 尚杀伐而废退让, 孟生方欲抑顿贪残, 褒隆仁义, 安得不勤勤谆谆, 独称仁琊? 然未有片言, 云仁胜明也。 譬犹疫疠之时, 医巫为贵, 异口同辞, 唯论药石, 岂可便谓针艾之伎, 过于长生久视之道乎? 且吾以为仁明之事, 布于方策, 直欲切理示, 大较精神, 举一隅耳。 而子犹曰用而不知, 云明事之无据乎! 乾称大明终始, 六位时成。 是立天以明, 无不包也。 坤云至哉万物资生, 是地德仁, 承顺而已。 先后之理, 不亦炳然! 《诗》云, 明明上天, 照临下土。 明明天子, 令问不已。 ’《易》曰, 王明并受其福。 幽赞神明, 神而明之。 此则明之与神合体, 诚非纯仁, 所能企拟也。 孔子曰‘聪明神武’, 不云‘聪仁’, 又曰‘昔者明王之治天下’, 不曰‘仁王’。 《舂秋传》曰:‘明德惟磬’, 不云‘仁德’。 《书》云‘元首明哉’, 不曰‘仁哉’。 老子叹上士, 则曰‘明白四达’, 其说衰薄, 则曰‘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易》曰‘王者南面向明’, 不云‘向仁’也。 我欲仁, 斯仁至矣。 又曰‘为仁由己’, 斯则人人可为之也。 至于聪明, 何可督哉! 故孟子云, 凡见赤子将入井, 莫不趋而救之。 以此观之, 则莫不有仁心, 但厚薄之间, 而聪明之分时而有耳。 昔崔杼不杀晏婴, 晏婴谓杼为大不仁, 而有小仁。 然则奷臣贼子, 犹能有仁矣。”

  门人又曰:“《易》称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 然则人莫大于仁也。” 抱朴子答曰:“所以云尔者, 以为仁在于行, 行可力为, 而明入于神, 必须天授之才, 非所以训故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