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康熙国策顾问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

目录

  康熙这段时间算是开心坏了,真有点人逢喜事jīng神慡的味道。

  话说福建的耿jīng忠、广东的尚可喜眼瞧着三藩节节败退,吴三桂自己又当上了皇帝,便开始动起了投降的脑筋。这也难怪他们,当初三藩起事虽然是有点被无奈的味道,可是权衡一下实力和控制范围,即使打不赢清军,毕竟満人就那么多,要是天底下的老百姓都能顺势而起,支持三藩,即便是不能推翻満清,至少划江而治是不难的,等到了那个时候,耿jīng忠、吴三桂和尚可喜自然是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各自控制各自的地盘,关起门来当皇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秦有福玩一样的带着全火器营的一帮兵痞,三两下就打破了僵局,使得大清顺利渡过长江,一路攻打了下来,再加上清军多路出击,采用分割包围、步步蚕食的手段不断庒缩三藩的生存空间,吴三桂背靠趾到也好说,实在不行就退到属国去,可耿jīng忠和尚可喜就难办的,他们的生后就是大海,难道还能变成了鱼游到⽔里去?无奈之下,耿jīng忠和尚可喜也顾不得世人会这么看他们,最要紧的是保全了xìng命,在耿jīng忠和尚可喜康来,大清既然可以接受他们第一次降清,想必也能第二次接受他们的投降的,了不起不当什么王爷,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过自己的小rì子。于是这两个再也撑不下去的王爷先后投降大清,想落个优待的条件,可是的是这个时候得大清不再是刚刚进关,为了更好的掌控整个中原不得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合理的条件的时候了,别看康熙年纪不大,可是志向却是不小,在他看来,満汉一家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没骨气的汉人却是留着没什么用的,耿jīng忠和尚可喜的投降固然可以降低一些伤亡,但是凭他们现在的实力,投降只能说是迫不得已的事,对这样反复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闹出一点事来的家伙,留着只会给大清带来不‮定安‬的因素,很有可能会给世人留下一个大清软弱可欺的印象。这样一来,耿jīng忠和尚可喜固然是投降了的,可是优待条件确实没有了,康熙早就磨快了刀子,等着砍他们俩的脑袋。

  三藩本来还可以跟康熙拼一阵子的,可是随着长江防线被打破,形势一下子便急转直下,三藩不得不收缩兵力全力抵抗,耿jīng忠和尚可喜的突然投降,使得吴三桂更是独木难支,整个防御体系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再加上吴世藩本来就是在藌罐里长大的人,年纪小不说,见识就更没有办法跟吴三桂比了,打仗对他来说就是拿刀子砍人,哪里来的什么章法?结果没几天功夫,这位刚刚继位的大周皇帝便给大清的几路人马困在了云南昆明,想跑也跑不了了。要不说jīng英教育还是有些好处的,至少审时度势的能力还不错,再加上耿jīng忠和尚可喜的例子放在前面,吴世藩知道,康熙绝对不会放过自己,与其受尽羞辱然后被砍掉脑袋,还不如索xìng光一点,吃喝⾜以后自己了断,至少还能落得个有骨气的名头。

  一个孩子都能想明⽩的事情,吴三桂那些比鬼都滑溜的手下当然也清楚,只不过吴世藩还在的时候大家都得做一个样子,现在大周皇dì dū‮杀自‬了,他们这些当臣子的人还能怎么样?当然是老老实实的整理一下昆明城的人口名册和田地档案什么的,然后⾼举⽩旗开城门投降了事。这帮人心中有数,他们和吴世藩不一样,毕竟吴世藩是当过皇帝的人,康熙当然不会留着他,但是自己不过是一个打工的,平时出谋划策而已,即使是康熙看不上,但是也不会要了自己的命,毕竟当年⽩起坑杀降军的是可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康熙只要想为他自己的将来留下一个好名声,应该不至于将这些跟过吴三桂的人都给杀了。

  康熙当然不会把吴三桂手底下那些投降了的官吏给杀光。三藩平定了以后,大清基本上就不存在內部发生混的危险了,在这样的时候,迅速归拢民心,树立统治者的权威,表现出皇帝怀柔天下成了最关键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面对一些已经变成了落⽔狗的投降者,杀了他们非但对统治没有好处,反而会让天底下的老百姓担惊受怕,也显得他这个当皇帝的太小心眼,这样的事情,康熙自然是不⼲的。不过康熙也不是那么大方的人,三藩作闹得⽝不宁,好容易存下的一点家当又变成了军费丢到了⽔里,换了是谁,碰上这样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好态度,现在吴三桂一家老小全都死了,剩下的这些吴三桂的走狗又想像没事人一样混个好,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康熙一声令下,所有随吴三桂犯上作的,一经查实尽数抄没家产,全家发配于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宁古塔地处级北之地,历来都是充军发配之所。当地的披甲人当多都是当年被満人‮服征‬的小部落的兵丁,大清占据了中原大地,能够享受这一切的当然得首先考虑満人,可是这些披甲人当年也是出过⾎、流过汗的,在条件那么艰苦的地方,别说老婆,就是⺟猪都难看到一头,他们守护着大清的龙兴之地,当然也得有所表示,现在好了,一下子抓了这么多臣贼子和他们的家眷,送到宁古塔去,男的当奴隶⼲活,女的…,当然也是奴隶,不过奴隶主想怎么样他们就难说了,也算是大清对当年那婿过力的披甲人的一点优待吧。

  康熙原来以为与三藩的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少年,可现在看来,自己当初还真是多虑了,别看当年三藩闹得厉害,可是不过几年,连吴世藩都死了,剩下那些小鱼小虾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即使是不去理会,用不了几年,将年便会变得风平浪静,一切又都回到了正轨。

  “小喜子,宣读圣旨吧”端坐金銮宝殿的康熙一脸的笑意,下令喜公公宣旨。

  这是当然的,不管怎么说,三藩平定之后,也该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明降将吴三桂、耿jīng忠、尚可喜…钦此”圣旨当然写得华丽异常,关键是得把吴三桂等人描述得罄竹难书,还得显示皇上平时对他们的优待,最后自然是大清官兵在英明伟大的康熙皇帝的带领下,不辞劳苦,奋勇杀敌,最后终于夺取了胜利。这其中,像岳乐、傅弘烈、莽依徒等人当然是表彰奖励,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至于秦有福就没什么事儿了,毕竟他不过是去溜达了一圈,而且也封赏过了,当然没有必要记录在那么重要的典籍里。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満朝文武磕头虫一般用自己的脑袋跟地板较劲,好像跟地板有仇一样,不过心里都美滋滋的,不管怎么说,这打了胜仗了,不光皇帝开心,他们这些当大臣的也舒服,眼看好rì子就要来了,能站在这大殿之上的那个没有点能力?‮家国‬稳定了,他们就能放开手脚搞钱了。

  毕竟是⾼兴的rì子,康熙也愿意跟自己的大臣们乐呵乐呵,于是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了的御膳流⽔一般传了进来,金銮殿上,康熙也走下了宝座,跟大臣们做到了一起。当然了,康熙不过是象征xìng的跟大臣们打成了一片,否则谁跟他坐在一起,这顿饭就不用吃了。

  虽然金銮殿面积不小,但是能留下吃饭的人却不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都留下来,这桌子可就摆不开了。

  “列位爱卿,今天朕与众位爱卿在这金銮宝殿上共饮庆功酒,还有一人却没有能来,众卿家知道朕说的是谁么?”康熙对秦有福被迫离京的事已在觉得有些愧疚,其实想一想也是,秦有福既不争权夺利,又不会妨碍着谁升官发财,只不过因为风头太健,这才变成了过街老鼠,要说起来,这秦有福对康熙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别看康熙不得已着秦有福丁忧,但是內心里,康熙还是能把秦有福留在⾝边的。当然了,康熙也明⽩,他这个时候提起秦有福的名字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有了这几句话,至少秦有福能‮全安‬一些。

  康亲王可是秦有福的福晋的爷爷,这个时候要是不马上站出来一下秦有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了,当下马上接上康熙的话头:“当初三藩与我大清划江而治,若不是秦有福带着全火器营几千兵勇破了长江天险,要想这么快拿下三藩怕是比较困难的,不过当初皇上已经对秦有福和全火器营进行了封赏,况且秦有福志不在殿堂,现在又请了丁忧,不能来也是正常的,皇上无需挂记。”康亲王自然明⽩康熙的心思,他当然知道康熙也就是这么一说,要不然秦有福早就回来了,可皇帝既然说了,当臣子的自然是得给皇上找好台阶的。

  “话可不是这么说,秦有福怎么了?他秦有福不过…。”康亲王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跳了出来。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才把秦有福弄走了,难到一句话又弄回来?不能什么好事都落到秦有福头上。

  “秦有福怎么了?没有秦有福打败了吴三桂的长江⽔师,我的大军就过不了长江没有秦有拿下岳,我们就没有登陆上岸的地方,吴三桂这会说不定还在湘潭当大周皇帝呢”岳乐不⾼兴了,秦有福可是帮了他的大忙,虽然他跟秦有福没有什么情,但是这么诋毁秦有福,岳乐却是不⼲的,毕竟是武将、是亲王,他还没有那么下作。

  “…”“…”一时间,金銮殿里哄哄的差一点没吵起来。当然了,只能说是差一点,毕竟君前失仪的事可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谁的庇股都是⾁长的,要是真的到了挨板子的程度,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了。

  “众位爱卿,大家就别争了,今天朕与众爱卿在这金銮殿上用膳本是为诸位得胜还朝的将军庆功的,比⾼兴的事情就别说了,要不然朕还怎么呆在这?”康熙一看再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儿了,连忙出来打圆场。

  “皇上所言极是,臣等明⽩了。”只要不是傻得厉害的,到了这个时候,谁也不敢继续争论下去。横竖秦有福已经丁忧回家了,按照规矩,这一去至少三年,三年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除非康熙下旨夺情,否则秦有福怕是回不了厩了。

  …

  就在酒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御林军侍卫走进大殿,来到喜公公⾝边,小声说着什么。喜公公听了一会,点头示意知道了,侍卫转⾝出了大殿。紧接着,喜公公俯⾝贴着康熙的耳朵边,小声禀报着:“皇上,姚启圣、秦有福八百里加急联名上折子,施琅将军拿下了澎湖,我大清⽔师大获全胜”毕竟军报都是直接呈报给皇帝的,没有皇帝的许可,当然不能随便说,即使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哦?传”康熙一听是这么个好消息,顿时也顾不上别的了,当即下令通传。

  传递八百里加急的正是被秦有福踩了一脚的传令兵,连续几天几夜,传令兵都是在马背上渡过的,困了在马背上打个盹,饿了在马背上吃点⼲粮,撑到běi jīng,几乎已经累得快倒下了,不过在八百里加急没有送到皇上手里之前,再累再饿也只能撑着,还好这內城里面有专门负责招呼像他这样的传令兵的机构,至少一到皇城就能混上一碗热汤⽔喝,也免得累倒了。

  “启禀皇上,小人奉姚启圣姚大人和秦有福秦大人的差使,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施琅将军三rì前大破澎湖守军,现已拿下澎湖”别看这传令兵一辈子都没想过能有一天会在金銮殿上见到皇帝,但是平时在姚启圣⾝边呆久了,见到的大官不少,心里动是自然的,但是还不至于到语无伦次的程度。

  康熙本来就在大殿內跟大臣们饮宴,这个时候也方便,碰上这样一件好消息,当皇帝的也顾不上什么矜持,几步抢了上去,接过装着捷报的信筒,也来不及验看什么火漆之类的,三两下就将捷报拆了出来。

  “太好了这可真是太好了没有澎湖,我看‮湾台‬还能撑到什么时候”看完姚启圣写的折子,康熙恨不得跳起来,连声叫好。

  一边的康亲王和岳乐都急得不行,还是康亲王的面子大一些,顾不得什么失礼不失礼的,站起来跟康熙伸手:“皇上,让老臣也看看这捷报。”

  “好,都看看都看看哈哈哈”康熙心里⾼兴啊,随手将澎湖捷报递给了康亲王,接着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传令兵,想进一步询问一下消息,结果一眼看去,传令兵正満脸的灰尘跪在地上,手上着已经看不出颜sè的纱布,偷偷的扭着脸看着边上酒桌上的大鱼大⾁,就差没留下口⽔来了。

  康熙当然知道八百里加急的规矩,距离近一点还好说,要是远一些,累死人是正常的,浙江到京师的路程那么远,这传令兵没有跑死已经是不容易的了,这个时候肯定是又累又饿。康熙也知道,凭姚启圣的文采,这澎湖大捷的事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再问传令兵本来就是多余的事情,还不如赏这传令兵一点好吃的,也算沾点喜气。

  “今天可真是算喜临门,一来是三藩之事以盯,现在又传来了澎湖大捷的消息,真是可喜可贺。小喜子,把朕桌上的这碗⾁端给信使,就让他在这大殿里吃上一顿”

  话说为了表示亲切和慰问,逢年过节的时候,皇宮里经常会给各位大臣家里送些菜肴,表示君臣一心的意思,一般情况下,皇上只会给亲王这个级别的大臣送吃食,再往下就是皇后或皇贵妃之类的派人送去的,当然了,不管是谁做的,送吃食的太监肯定都会说这是皇后娘娘或者是皇贵妃亲自下厨动的手。大家其实都知道,但是这份情谊自然是要领的。

  可是今天却不一样,一个只是勉強穿上了补子的信差居然在金銮殿上得到了皇上赏赐的吃食,而且这还是从皇上那一桌上端下来的,这意义可就不一样了,要是传了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这小小的信差,要是放在平时,康熙的这个举动说不定会惹得御史的弹劾。但是在今天,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坐満了得胜还朝的将军的殿堂里,大家顶多也只是羡慕之小信差碰上的好事,却没人会说什么。

  信差听到康熙的话的时候吓了一跳,他当然知道自己刚才走神了,本来以为会因为这个事受到责罚,可万万没想到,皇上居然会赏了他一碗⾁食,而且让他就在金銮殿上享用,这事若是说出去,这辈子算是有吹牛的资本了。

  “谢谢皇上赏赐”信差差一点没把脑袋给碰出⾎来,不过这个时候磕多少个头也不为过。

  康熙很満意自己这碗⾁的效果,笑着吩咐道:“好了好了,不用磕头了,赶紧吃点东西,一会下去领赏去吧”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