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饮马黄河
过年赏灯游城一向是东京人的传统在那一天东京城九成以上的人会出来赏花灯看大戏。丰乐楼中当处是人満为患很多人为了等一个能更方便欣赏到皇位游城队伍的彩灯的空位要从太升起等到月正当空还有更多的人为了占住位置会点上一堆东西然后从早上吃到晚上只是为了观赏元宵夜盛世华美的太平场景。但是今年当东京城的人还在为即将来的除夕元宵而忙碌时;当无数孩童正盼着过大年穿新⾐玩炮仗时;当青舂年少的花样少女们正暗暗较劲元宵节那天自己一定要成为东京最时髦最漂亮的姑娘时北国越来越渐的马蹄声已经注定了今年东京的元宵是注定无灯。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十四⽇金军自涿州南下六万铁蹄以闪电的度直奔大宋都东京开封。
十六⽇东路军通过了四年前的宋辽边界⽩沟。
十八⽇东路军进攻保州结果遭遇到保州军民的顽強抵抗。完颜宗望留下部分兵力围城后金军主力绕过保州继续南下。
二十一⽇东路军进攻中山中山城⾝为大宋北方屏障的三镇之一城⾼池深岂是这么后打下的。当时完颜宗望下令折向西南。
二十二⽇东路军攻陷同为三镇之一的真定。
二十四⽇东路军攻陷庆源。
二十六⽇东路路攻陷信德。
二十六⽇东路军攻陷邯郸。
从十四⽇出以来金军靠着绕过坚城。更新最快。寻隙穿揷边走边打的作战风格在十四来连克四府。已经直接将战线推进到大宋腹地。
在东路军占领邯郸后完颜宗望命刚改姓的完颜药师率着两千精骑往黎方向直奔而去。
三百里的路程不过两天就已经走完。到了三十⽇金军已经能够达成他们饮马⻩河的梦想。
金线巷一幢普普通通地绣楼內一个三十多岁模样极其英俊一⾝打扮虽然华丽但却不张扬的男子。正对着坐在椅子上将头面向着自己的⾝子反方向地妇人苦苦哀求道:“师师你不要不理朕啊!朕到底做错了什么?”
“做错了什么?”李师师猛得转过头目光狠狠的看着正可怜兮兮对自己求饶地宋徽宗——赵佶冷冷的说道:“你都不知道你做错了什么我怎么知道?”
“师师朕知道朕相信阿谀奉、导致言路断绝、宠臣持权、致使贪官得志、贤良蒙难、小人猖狂。再加上朕横征暴敛、又使断民生计再兼官府牟利、又使军无⾐粮而那些豪门贵族。则奢侈成风、⾼官弟子、安享富贵。”为了消散美人的怒气赵佶亲口将自己登基二十五年来那些荒唐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末了。他还不忘加上一句。“朕已经命宇文虚中写了罪已诏诏告天下相信不久之后情势就会好转的。”
“情势好转!?”李师师几乎是从牙里蹦出这个字。她不顾自己以往温柔可人地形象用杀人的目光看着赵佶大叫道:“现在金军都快过⻩河了你竟然还说情势会好转?你以为金军是大宋那些不懂事的老百姓啊!你以为他们会被你一个假兮兮的罪己诏就糊弄走啊!”
“可是…”赵佶有些委屈但又不敢反驳只敢可怜兮兮的说道:“朕已经派了梁方平率领噤军卫士驻守浚州天成桥我相信一定能守住的。”
在三镇相继失守后大宋府政所唯一的依靠也就是我们的⺟亲线天险⻩河。在⻩河几次改道以后我们现在能看见的⻩河和宋朝那条河是绝对不同样地。
但是⻩河⽔文条件一向不佳⽔里泥沙众中特别是在冬季枯⽔期更是不利于大型船队通行。因此大宋在⻩河沿岸并没有建立⽔军。千里⻩河沿岸除了北都大名府外几乎都是不设防的城市。
浚州天成桥则是政和五年时新修建的⻩河大桥桥为两段分别连接河北浚州与河南滑州地处于⻩河上地重要地点是东京北方的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个头!”李师师一拍桌子再也不顾自己地⾝份骂起脏话来。她指着赵佶地鼻子痛哭道:“若是你觉得守得住你何必放弃皇位?你又何必传位给太子?你又何必想带我南逃?”
李师师一连几个问题将赵佶问得如霜打的茄子他支支吾吾半天才继续说道:“师师真得不和朕一起南巡?”
“官家请回吧!奴家不远送了!”李师师忽然很有礼貌但口气却冷冷地指着大门对赵佶说道。
“师师…”赵佶轻声叫道但李师师却动都不动只是冷冷的坐在那里摆出一副送客的模样赵佶想了一会一甩袖子说道:“我再等你两天!”
说罢赵佶转⾝离去。
等赵佶离开刚才还一脸冰冷背得直直的李师师再也无力支撑自己的⾝子她趴在桌子上痛哭起来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为什么?为什么历史还是这样的?”
李师师既然是穿越女那么穿越过来最大的目标也就是为自己找一个好男人嫁(寻寻的目标是找一群)。
她遇到赵佶时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爱上他只是想着背靠大树好乘凉上面有人好做官。后来赵佶对她越来越好她的心里也越来越感动感情的天平不知不觉就开始歪向赵佶。
虽然说她拒绝了赵佶要封她做“明妃”的要求但那并不代表她不爱赵佶她只是不想和别的女人一样成为赵佶后宮里的一只小鸟想保留一点女人的尊严。
寻寻曾经问她是不是真的爱上赵佶而愿意留下来和他同甘共苦然后两人一起老死五国城。当时她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她相信这种局面不会生她有信心改变这个男人就像自己以前看过的无数本言情小说里那样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一个男人。
现在她终于知道小说终究只能是小说只是寄托作者美好愿意的文字本不可能成为现实。正如完颜寻常说的历史不可改变不管她再怎么努力历史还是向着她所知的方向滑落。
李师师擦⼲眼泪一脸决绝的看着房中的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