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小说网
首页 > 官场 > 帝国的荣耀 > 第二百八十章 似有友人西来

第二百八十章 似有友人西来

目录

  …明历十,年十明甘肃省肃州嘉峪关。这里不是慡刊牲诚最西边最西在益兰省,但却是大明极西之地最重要的关口,而肃州今甘肃酒泉成了极西之的最繁华的地方。这是由于西边属于东察合台汗国地盘,大明时于这些蒙古遗族没有什么好感,不仅重兵屯集此地,还采用闭关政策,所以西域的商人过了嘉峪关之后,只能前行到肃州,在那里进行商贸。除了负有特殊使命的使节,任何人再也不能东进一步。

  嘉峪关的盘查是十分严格的,所有的人,不管你是亦力把里商人或是畏兀儿商人或是杜格拉特商人,甚至河中来的商人,通通需要查验⾝份,领取临时“通贴”然后才能获准通往肃州。正因为这种严格的查验,使得嘉峪关十五个道口排起了长队。

  “姓幕?”

  “忽都别失。”

  “来自哪里?”

  “迭里迷。”查验的士官不由抬起头,看了一眼这个操着奇怪口音的男子,来肃州做生意的多半是东察合台汗国地盘的商人,河中的商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毕竟现在统治那里的帖木儿汗国与东察合台汗国正在开打,要想穿过“敌境”一般只能从东察合台汗国南部,杜格拉特人控制的葱岭、塔里木盆地地区转到畏兀儿吐鲁番的区,再‮入进‬到嘉峪关。自从杜格拉特人首领哈马儿丁将东察合台汗国大汗也里牙思火连同其十八个儿子一起⼲掉之后,河中原西察合台汗国地盘统治者帖木儿借口哈马儿丁弑主,连连遣兵东进,将东察哈台汗国汗帐之地阿力⿇里打成了废墟。北部领土也顺带着陷入战火之中,而杜格拉特人控制的地区反而成了最‮定安‬的地带。打仗归打仗,生意还得照做不误,河中的商人只要向当的的部落首领缴纳“过路费”不仅可以畅通无阻,还会受到保护。

  “到肃州⼲什么去?”士官低下头继续边问边记录道,不过他这句话等于白问,因为答案大多相似。

  “我有珠宝,换丝绸和茶叶。”这个看上去有四十来岁的男子很镇静地答道。

  “有随从吗?”

  “有二十五人。”西域局势这么乱,一般商人都带有随从护卫,二十五人算是少的。

  “嗯,随⾝带有武器吗?”

  “有”男子将腰间的佩刀取了下来,士官只是看了一眼,然后挥挥手,随即记录下来了。

  士官最后递出一张通贴,然后很平和地说道:“不管你‮实真‬⾝份是什么,不管你来肃州想⼲什么,反正你记住了,到了这里就要遵守这里管你曾经和什么人有恩怨,到了肃州都都得给我老实,任何械斗打架都将视为暴乱。”

  说完,士官挥挥手道:“下一个。”

  这位男子在旁边等了好一会,才等到其属下二十五个随从护卫带着货品全部验关通过“苏丹殿下”一位随从网低声说了一句,男子挥挥手道:“不必多言,我们赶紧赶路。”

  走在通往肃州的大路上,除了络绎不绝的商人,就是来回纵驰不断的大明骑兵,他们⾝穿红⾊军服,背着步枪,以认为单位,不断地巡视着道路。而在大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则设有一个哨卡,上面有十几个人在驻守,下面控着十几匹马。他们站在哨楼上,端着枪密切注视着路上的行人。

  “苏丹殿下,这些哨楼只都是报信用的烽火台。

  一位眼尖的随从轻声禀报道。

  “这是自然,明军重兵屯集在嘉峪关和肃州,抚守要道两端,可以首尾呼应,没有必要在这大道上处处屯兵。”男子轻描淡写地说道,他们交谈用的是河中通用的语言,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截然不同。

  赶了半天路,来到肃州城外,只见这座城池显得非常雄壮,每一处都可见翻新过的痕迹,而且似乎用了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材料,完全不同于泥土、青砖等物,整个表面呈青灰⾊,而且显得十分整齐,有菱有角。如果说嘉峪关只是一道很简单的关口,肃州城则显示出镇守一地雄城的风范。

  “明人果然善守,能在如此贫瘾的河西之地修建出这么一座城池来,没有十万军队是攻不下这座城来。”一个随从低声说道。

  “大明人更加善攻,否则也不会将草原上的蒙古人连根拔起。”男子低声补充了一句道。众人不由凝重地点点头,正是这一点,才让自己的大汗不顾危险执意要来大明一趟。

  正在议论之时,一队人从远处缓缓地走来,他们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坐在一辆辆破旧不堪的车上,由一匹匹脫了⽑或者老得只能蹒跚而走的驾马拉动着缓缓向前而来,他们看上去神情非常疲劳,而⾝后很少的东西看上去就是他们随行的家当。

  男子施了个眼⾊,一个随从护卫上前去打听去了。

  “苏丹殿下,是陕西的回回,被大明驱逐出境,从嘉峪关递解出。

  “当底是怎么回事?”男子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另一个老练的随从护卫走了出去,然后花了几枚金币从一位看上去经常在肃州来往经商的杜格拉特商人口里套出了来龙去脉。

  大明占据陕甘之后。对当地的回回集取了相应的政策。原本”;皂想得很好,強硬而不愿屈服的生回回強行向西方驱伊咚…丙顺从而留下来的熟回回采取“大分散,小集中”政策。但是陕甘的回回又怎么能自愿离开故里。迁居他地呢?于是违令不遵,故意推延,最后在某些有心人的挑唆下。开始演化成一场暴乱,从甘肃全境蔓延,甚至影响到了陕西、河南、山西等地。

  这些回回在当地某些贵族世家的带领下开始袭击附近的汉民,冲击官府,抢夺粮仓。这些回回贵族世家属于⾊自人一类,大明占据陕甘等地便失去特权。心里自然纷纷不平,他们利用大明的迁居政策,挑起民族仇恨,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少被真主召唤迷红眼的回回们毫不犹豫地举起了他们手里的刀剑,开始进行他们所谓正义的。

  刘浩然和大明中枢闻之大怒。连下严令,集中西北的兵力进行围剿,并从和林、宜兰等省调来数万草原骑兵,协助平剿。十几万西北明军和近十万骑兵对甘肃、陕西包括今宁夏进行拉网式围剿。镇庒是无比残酷的,明军甚至沿用了原蒙古人在西北的政策:一个蒙古人被杀。方圆百里的所有回回尽数处死。明军的政策是一个汉民被杀,方圆三十里的回回尽数处死。

  这个时候的回回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民族,聚居在陕甘一带的回回多半是数十百年前被蒙古人迁居过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的后裔,他们原本以“回回军西域亲军探马赤军”以及“回回户”等形式散居于中原各地,但是随着元军在战局中的节节败退,他们也随之向西逃亡。最后聚集在了陕甘一带。他们中不少人对明军仇视,机会来了怎么会不趁机兴风作浪。

  长达近一年的平乱让十几万回回丢掉了性命,在大明严酷和毫不留情地镇庒下,不管是跟风行事还原本心有不満的回回们。都只得偃旗息鼓。但是大明王朝不比中原以前的历朝历代,是个非常強硬的‮央中‬
‮权政‬。在意识到西北民族矛盾之后。刘浩然和內阁开始采取非常強硬的政策。所有在大明境內的‮民回‬或穆斯林必须遵从大明严格的宗教律,在尊重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基础上使用汉文的古兰经,用汉语祈祷传教,遵守大明律令而不是宗教戒律,总之宗教信仰不能凌驾于‮家国‬律法之。

  愿意留下的就老老实实接受这一切,并遵从大明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政策,不愿意留下的,哪里来回哪里去,全部离开大明回波斯去。而且大明利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开始清查留在中原和江南各的的回回军和回回户后裔,要求他们也执行该律令。

  也许是此前大明毫不容气地镇庒吓坏了各地的回回,又或许是不知从哪里流传的“大明在未来十年里要杀光所有回回”的谣言让回回们有所动摇,数以十万计的回回开始向西迁移,离开大明,重回到穆斯林兄弟们的怀抱里。

  而大明也在各地严查回回,但有“违律者”一律驱逐出境,经过长达数年的迁移和驱逐。大明境內近三分之二的回回离开了大明,留下的回回一部分是前唐宋时期就迁居过来的波斯、大食人的后裔,数百年的时间早就让他们汉化了,而且他们人数不多,散居在中原和江南,大明对他们到也不再逼迫,还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与汉民或其它民族通婚成家回回的后裔,他们的根已经扎在这里,离不开了。而男子一行人今曰所见的,应该是这次大迁移和大驱逐的尾声。

  听完原委,男子一言不发。他的随从护卫却义愤填膺。情绪激动。男子站在那里默思了一会,最后挥手制止了随从们的冲动。他轻声说道:“我们是真主的信徒,大明皇帝不是。”

  男子抬起头,仰望天空许久,最后才说道:“我能理解大明皇帝的所作所为,如果我的属下遵从的最⾼旨意不是我的,我也会毫不犹豫砍下他的头。”

  众随从护卫们不由一凛,似乎意识到什么,是啊,大明的政策还算仁慈的,任何危及‮权政‬的行动都会被无情镇庒,帖木儿在河中夺权和排除异己的时候,不知杀了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同样信奉真主的穆

  林。

  早子接着微笑着说道:“我们应该感到⾼兴,因为大明皇帝此举意味着他害怕了,他看到了信仰真主的力量,所以才会如此畏惧。在信仰坚定的穆斯林和曾经是死敌的蒙古人之间,他宁愿选择蒙古人,难道这还不说明问题?”

  众随从护卫不由连连点头,一位看上去満是睿智的随从更是恭敬地说道:“我的苏丹。你的智慧就像大雪山一样让人仰视。”

  正在这时,一阵苍凉的歌声从远处缓行的人群中传了过来,是一个老者用波斯语在唱诵:“人们成群结队去祈雨,我说把我的眼泪拿去;我的眼泪能将雨代替。他们说你的话是真的,只可惜泪中杂着鲜。

  “忽者亚辛,这是什么歌?”男子问那位満是睿智的随从道。

  忽者亚辛听了一会才说道:“这应该是从极西的伊比利亚传来的,当年真主之剑指向那里,最后一位基督教国王就是唱了这首诗后被处死的。想不到传到这里来了。”

  众人不由一片静寂,在他们心里不由涌现出一幅极度壮观的景象,在真主的号召下,尔楼的穆斯林勇十向世界各地涌去,他们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心“颍了吐火罗和西域。但是现在,四分五裂的穆斯林再也不复当年的荣光。西方的伊比利亚半岛,穆斯林势力被庒缩到了只剩很小一块地盘。在东方,強大的中原皇帝开始大规模驱逐真主的信徒。在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由地涌出一个念头,我们要用生命去重兴真主的荣光!

  “真主照耀过的地方,永远属于真主的勇士。”男子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苏丹殿下,我们还继续前行吗?”忽者亚早问道。

  “继续!”男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在城门口,几名明军士兵查验了男子一行人的通贴,然后挥手将他们放入进去。

  找了一家旅馆住下,虽然这里不如中原旅馆那么舒适,但是⼲净整洁还是让男子等人觉得一阵诧异,这些在马背和帐篷里住惯了的人还有点不习惯。

  安顿好了之后,男子留下几名随从看守行李,然后带着十几个人前往集市。集市在肃州城的西城。方圆数里,这里挤満了各⾊人,操着各种语言在交谈着同一个目的。做生意。这里琳琅満目的商品让男子一行人看得眼花缭乱。茶叶、丝绸、瓷器、棉布、呢绒等等中亚地区贵族们梦霜以求的东西在这里就踉跄边的石头一样。在这里做生意的大明商人多半是陕西、山西、河南的商人,自从大明广通海路之后,对西的丝绸之路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加上明军对边境的严格监管,使得流向中亚的大明商品锐减,价格骤升了不少,于是这些闻到商机的商人们利用地理优势开始向肃州蜂拥而来。

  在集市转了一圈,看来男子的目的不在这里,于是一行人便离开了,在肃州城里转了起来,街上时不时可见穿着红军装,背着步枪列队巡逻的明军士兵,而在大街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两队人各走大街一边,怒目相视,最后是各走一边,扬长而去。男子等人明白,西域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杀来杀去,就算是同一势力下的各部落之间也有仇敌,这两队人恐怕就是相遇的仇人。要是在其它地方早拔刀相向了。但是在肃州却不敢,只好各走一边。用目光火拼了一把后各走各的。

  转了一圈,男子一行人没有见到他们想见的东西,只好回旅馆。在旅馆网吃完晚饭,一位不速之客找上门了。

  他穿着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都不会注意到他。此人开门见山道:“鄙人是大明西安卫戍区驻肃州的录事官,我知道,诸位来肃州的目的不简单,请问有什么需要我效劳的。”

  如果是熟悉大明军制的人一听就明白,这位就是枢密院军情司在肃州的‮报情‬官,他们一般挂了一个各大卫戍区录事官的外衣。

  男子猛地站了起来,宏声说道:“你们发现得快,我就是撒马尔罕苏丹一帖木儿,拜见贵国皇帝。”

  明历十二年二月初六,刘浩然带着一⼲人为帖木儿一行人送行,在确定帖木儿的⾝份后,肃州驻军将帖木儿秘密护送到西安,再转送至南京。帖木儿是正月底抵达南京城。谁也不知道他与刘浩然接连两天的会晤商谈了什么东西。不过刘浩然还是邀请他出席了二月初二的大明‮庆国‬庆典和阅兵式。

  看着帖木儿一行人远去,消失在朝阳照耀下的江北天地之际,刘浩然不由深昅一口气,注目眺望起眼前的山河,连绵起伏的丘陵和山峦披上了一层霞光,显得无比壮丽。

  “国瑞,你有没有志向?”刘浩然突然转头问⾝边的朱元樟。帖木儿悄悄地来,也是悄悄地去,一点声息都没有,就算是参加庆典和阅兵式也是蔵在人群中,所以送行的人不多,而原本与这事无关的內政部尚书朱元璋却被拉来了,而且就靠在刘浩然⾝边。他心中正琢磨着皇帝陛下此举是何意,刘浩然突然一问。朱元璋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我记得我最初的志向是活下去,后来与三位义兄及多位兄弟们在定远起事后,志向也变了,变成了要从教胡手里收复这片土地。现在这个志向实现了,你知道我现在的志向吗?”

  “陛下,臣不知。”朱元障老老实实地答道。

  “我现在的志向就是让这片土地和上面的百姓永不再受內乱外侮之难。”刘浩然指着前方说道。

  听到这里,朱元獐不由也眯起眼睛看起前方的锦绣山河,过了一会说道:“回禀陛下,臣年少贫苦之时,最大的志向是希望这生能吃顿饱饭;后来加入郭元帅军中,就是想和兄弟们建功立业,不白活这一世;归附陛下之后臣的志向就是除暴安良,铲尽这些上不平之事。”

  刘浩然不由点点头,朱元璋少时吃过不少苦头,非常痛恨欺凌弱的劣仲和贪官,有这个志向到也不奇怪。

  “国瑞,人有志向就好,免的在各种诱惑中迷失自己应该坚持的方向。”

  朱元璋的眼角不由跳了跳,最后拱手肃正道:“陛下,臣记住

  “走吧!”刘浩然一踢马刺。率先策马而去,朱元璋和侍卫们紧跟其后,一行人很快披着霞光蒋失在茫茫天地之间。,请登陆肌仙。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目录
返回顶部